关于边缘小人物幻想的思考
——解读《华尔脱·密蒂的隐秘生活》

2013-04-07 14:25郭亮亮
关键词:幻想现实小说

郭亮亮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临沧 677000)

关于边缘小人物幻想的思考
——解读《华尔脱·密蒂的隐秘生活》

郭亮亮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临沧 677000)

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1894-1961)的小说《华尔脱·密蒂的隐秘生活》中的主人公密蒂在一次短暂旅行中就有五次荒诞幻想,显然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危机所致。追其原因,则是人与人、人与自我异化的结果。密蒂作为一个爱幻想的边缘人物,应当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注。

边缘小人物;荒诞幻想;异化

每星期,华尔脱·密蒂都要陪他太太到华脱伯雷镇来“旅行”。无非是陪太太卷头发、买日用品。《华尔脱·密蒂的隐秘生活》就给我们展示了在一次短短旅行里,密蒂在似乎无聊闲暇中五次“白日梦”似的幻想。小说一开篇就是密蒂第一次幻想,为叙述方便,我称之为幻想1:“海军航空生涯中的大队长”。作者描摹的情形相当紧急,密蒂身为大队长,坚定地命令大家一定要冲出来,从文中描写不难看出,大队长是一位果断、刚强、统率力强、聪慧、勇敢而饱经风霜的“老者”。现实中,他却换了一副模样(为便于叙述,将小说中现实部分依次分为现实A、现实B等)。

现实A中,密蒂太太责怪他把车开得太快,这位太太并不是一位对丈夫唯命是听的“男权”下的太太。恰恰相反,是一位“妻管严”太太,这下可苦了密蒂,他觉得妻子是“完全陌生的人,像是人群中冲他嚷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女人”。密蒂在太太呵斥下完全没有了幻想中的大队长的风度,而只能是“默默的”。密蒂太太从她的角度看待丈夫,以为他“又神经紧张了”,让他去看一下仁肖大夫,这引起了密蒂的下一次幻想。密蒂不愿买套鞋,不愿戴手套等一些小事都要太太约束,甚至成了一种生活中的压抑。小说中描写密蒂在太太命令下戴上手套,当背对太太时又摘下,当听到一吼声时又“匆匆戴上”,充分反映了他是个“怕太太”的男人,把警察的叫声当成了太太的怒吼,他在生活中完全是“无己”的。当密蒂“吭吭两下把车开向前去”的时候一下有一种巨大的恐惧在他心里隐藏着,直到他“一无目的地在街上绕了几个圈子”后心情才平静、镇定下来。只有这时他才可以有自己的空间,尤其是自己的自由思考想象的空间,于是幻想2开始了。

一次技艺高超的医生的幻想。由于现实生活中太太老是逼他去找仁肖大夫去看病,所以密蒂不无对那个大夫有几分敌视。于是在幻想中将其想象成是“一副心神不宁和憔悴的样儿”。他的病人也非同一般,是一个“大财主银行家”,且是“罗斯福总统的亲密好友”。密蒂医生可了不起,不仅写过学术著作《炼丝菌学》,而且对待临时突发故障也是临危不乱,且处理自如,真可谓是技术精到。

转而又回到现实B时,密蒂居然连倒车也倒不好,停车也得叫停车场服务员来帮忙。他似乎对这个熟悉停车的家伙不满,又回忆起了自己的一件“丑事”,那次取车链时,竟然将其缠到车轴上了。于是太太“总是要他把车开到修理库去把链子取掉”。为了不失“尊严”,他甚至想去让人家帮忙取链子时,“把右手吊在绷带里”,以免别人“笑话”。在这种情况下,我对密蒂的同情变了些味,夹杂着对他的一种蔑视。“逃避生活”往往会让自己掉入死泥潭,“虚伪”也会让自己“空空如也”。现实中的密蒂还是健忘者,或者说他回到了常人三岁买东西时常出错的那个年龄段。“总得要出点什么差子”好像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妻子的问话也颇有意思,“那个叫什么的东西在哪里”。当然这是从密蒂角度而叙述的。密蒂绞尽脑汁来想太太叫他买的东西叫“什么”,可就是想不起来。于是在密蒂头脑中的叙述方式只能是那个样子:“不要对我说你忘掉买那个叫什么的了。”作者詹姆斯·瑟伯创作的话语权此时交给了他的主人公密蒂。

当报童叫喊着“有关华脱勃雷审判案的什么事情”时,密蒂又进入了幻想3,将自己美化成一个内行高级枪手,而且对律师替他辩护也不屑一顾,充分显示他的“英雄”风度。正当幻想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一句脏话“狗杂种”让他想起了该买的东西“小狗饼干”,于是又回到现实C:小说从“一个女人”侧面写出了密蒂的“自顾自说”式的常人看来“可笑”的举动。他回答店员提问,是否要名牌时,答非所问,终究是为了他的“面子”,同样是他的虚伪在作怪吧!“有种盒子上写着‘小狗吠着要吃’的”,看来密蒂并不傻,还挺会运用逻辑。密蒂“埋头坐在大皮椅里”,看着“过期”《自由》杂志上的轰炸机和街上废墟图片时又开始了幻想4,成了一位“性情中人”似的不无浪漫情怀的上尉。当太太打他肩头时,才顿时回到现实D:二位在对话中,充分展示了密蒂太太“快嘴婆”威力。密蒂太太绝对是一位无法忍受密蒂超现实想象的近乎变态的女人,变得十分刻薄、凌厉、甚至性格分裂。她毫不给丈夫一点面子,她允许自己去买自己忘掉的要买的东西,但决不容忍丈夫忘掉该买的东西。丈夫可以等她等到胡思乱想,她却决不容忍丈夫迟到半点钟。当密蒂在等待太太返回时,又无聊地不由自主地想了起来,终于进入新一轮幻想,幻想5。

以上是对文本的一个细读。从小说结构来看,有两种分析法:小说共15个自然段。第1、5、6、13与15段中的省略号后面的半段为一部分——幻想部分。第2、3、4、7、8、9、11、12、14与15段中省略号前半段为另一部分——现实部分。作者在幻想的段落中都运用了“……”来作标志,将其幻想似乎联结起来。当然密蒂幻想由现实产生引发,又由现实所打破打断。现实与他的幻想既是引发与被引发的关系,又是打破者与被打破者的关系,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开篇的幻想也并非无根之木,虽无“……”打头,但可想见,他的想象源于他的“车速”,文中第三段他的车速达到“五十五”,与第一段幻想中,“海军水上飞机”飞速达到了“8500”形成了照应,正是太太的反对才将他拉回现实。接下来我们看另一种分析法。按照几次幻想及其被打破来分: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8)、第三部分(9-11)、第四部分(12-15)。其中第四部分包含密蒂第四次、第五次幻想。这是一种常见的划分方法,似乎将小说支离,但也有一定意义。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创作思路,以把握小说脉络。几次幻想均与现实有密切联系。无论是第一次由车速加快产生的“大队长”幻想,或是第二次由太太叫他去看医生而幻想自己成为“技术高超的医生”,或是第三次报童的叫喊让他产生的法庭“枪手”幻想,第四次看到杂志上图片而幻想成为“上尉”,等等都可以将其每一次幻想与现实引发划到一个部分。结构分析的目的,一为弄清作者的创作思路,把握文本;二是为从主人公密蒂角度来发现他的“隐秘生活”的本质,可以说他是一个“幻想狂”,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懦夫”,或者其他符合其性格的定位,总之是丰富的。

现代派文学总特征有三个方面:危机、异化、荒诞。密蒂生活中这个“隐秘”幻想本身就是一种危机。时不时被外界现实所打断,导致他的“个人的生活危机”,如果将他作为一种现象看,则成为一种“社会危机”“文化危机”。作为一个本体,密蒂无论如何“白日梦”,别人无权干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或是他的太太,或者是停车场服务员,或是嘲笑他的修理厂职工,都介入了进来。这种“白日梦”也正是人在背离、抛弃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后感到的痛苦、迷惘,以及在现代竞争环境中造成的焦虑与恐惧的精神状态的反映之一。

作为现代人的异化,小说着重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中的第二种与第四种。密蒂原本也许并非一个“幻想狂”,但是他怕孤独,在无助情况下结婚,而婚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的孤独,反而将其增加。这种孤独是一种为了维持家庭不至破裂而忍受一切的痛苦。在这种层面上可以说,密蒂太太将密蒂异化了。密蒂最终成为了一位奥尼尔《毛猿》中寻找归宿感的“杨克”。但结局我们也可想而知,那就是“不可思议”“幻想”的疯狂。这篇小说中同样可看到萨特小说《禁闭》中“他人即地狱”似的循环——“幻想”不断由现实引发,又不断被打破,循环往复,永不停止。从另一个意义上看,密蒂太太本也并非“妻管严”式,但由于密蒂的虚伪、懦弱、无聊的病态的幻想使其变成一位“妻管严”。这样,太太也就被“他人”异化了。总之他们都一样,没有归宿感。在“人与自我”这种关系中的异化,体现在密蒂的“二重人格”上:幻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的矛盾冲突。因为现实中对自我的陌生感,一种自身的异己感,从而为了逃避“现实”,安慰自我,只好不断“幻想”从而形成了一种癖好,进而达到病态程度。就是有关评论所说的“许多美国人都做这种白日梦,正是资产阶级提倡的‘英雄’这种价值标准影响了势单力薄的‘小市民’思想”,让他们的“双重人格”突显出来。

从荒诞角度看,在哲学层面,正如与洛伦兹的“情感的暖死亡”类似,密蒂的荒诞就体现在“现实的暖死亡”,对幻想中“自我英雄”的过度追求,对现实中的“性格缺失”真正自我的极端逃避。至于小说是否可以界定为“荒诞小说”则另当别论。从荒诞派戏剧理论来看,我们可以作一下分析:荒诞派戏剧基本观念,首先以“荒诞”为主题。尤奈斯库认为“意义之虚无正是荒诞的本质”,他说因为“在这样一个现在看起来是幻觉和虚假的世界里,存在的事实使我们惊讶,那里,一切人类的行为都表明荒谬,一切历史都表明绝对无用,一切现实和一切语言都似乎失去彼此之间的联系,解体了,崩溃了”。在这个意义上,小说中密蒂隐秘生活中的幻想也可以看成是“荒诞”。这种神经质的病态幻想似乎也是“荒诞”的,但按照福柯的相关理论来看,这是极为正常的,且是独立的。这涉及到“话语权”问题,以主流话语权来代替或剥夺密蒂的话语权。福柯为此任务而奋斗终身。其次,荒诞主题与怪诞风格的统一。怪诞在小说中并不突出。仔细阅读文本也不难看出:幻想与现实可谓是泾渭分明,与尤奈斯库的那些荒诞戏剧比起来就“差多了”(艺术比较而已,并无优劣之分)。密蒂的想象往往由现实引发,所以“怪”较难体现。从叙事学角度看,也非荒诞戏剧剧本语言那样“非理性”。最后,荒诞戏剧目的在于使人们正视现实,该小说是有此意义的。

小说可以说体现了一种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密蒂心理活动那种“幻想”在个体意义上讲本无可厚非,但一旦影响他人就有了社会性,必然会出现各种复杂状况。这种“小人物”往往被漠视。瑟伯可以如此不带主观色彩客观地将其叙述出来,正是体现了现代派文学中抛弃全知叙述,进行多重叙述(密蒂的幻想属于密蒂叙述,现实中则由作者叙述)的表现。密蒂作为一个爱幻想的小人物,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习语存在。其实,存在即合理。密蒂不肯面对这个让人四处碰壁的现实,其“隐秘生活”给他带来挥之不去的困境。

ClassNo.:I712.074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ReflectionoftheMarginalizedSmallPotato’sFantasy

Guo Liangliang

(Lincang Teachers College, Lincang,Yunnan 677000,China)

The Secret Life of Mitty is the American writer James’s novel. During a short journey, Mitty had five absurd fantasies. It is taken as a personal life’s crisis because of the alien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hemselves . As a marginalized small potato loving fantasy, Mitty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by the society.

marginalized potato; absurd fantasy; alienation

郭亮亮,硕士,助教,云南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研究方向:比较诗学。

1672-6758(2013)05-0114-2

I712.074

A

猜你喜欢
幻想现实小说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锁不住的幻想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