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2013-04-07 14:25常瀚文倪思然
关键词:本雅明艺术作品艺术品

常瀚文,倪思然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重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常瀚文,倪思然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关注20世纪新兴的机械复制技术及其对现代艺术、现代社会产生的影响,立足于“灵韵”学说、机械复制理论以及文化与大众之关系等视角,阐述了颇为深刻的真知灼见。

灵韵;机械复制;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是一位对机械复制艺术及其影响有着深刻而独到见解的美学家,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对20世纪中叶以来的西方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著作中,本雅明对“灵韵”这一概念进行了精辟论述,也对机械复制技术的代表——电影的艺术意义及社会功效进行了详尽诠释。此外,现代艺术在机械复制时代所发生的微妙演变,在该著作中也得到了精到的阐述。

一 观点概要

首先,本雅明给“灵韵”概念下了精确定义:“(灵韵)从时空角度所作的描述就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①在本雅明的视域中,某件艺术品的灵韵包含了该作品的原真性(Echtheit)。原真性是由原作的即时即地性组成的。也就是说,闪耀着“灵韵”的本真之光的原作,在其问世地点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艺术作品的灵韵缘起于神学色彩浓厚的宗教礼仪。机械复制技术的兴起使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丧失了,原作的灵韵也随之被破坏。

其次,电影作为机械复制技术最典型的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意义与社会效能。第一,电影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世界。人们借助电影摄影机了解到平常容易忽略的“视觉无意识”事物。第二,电影通过一个个代表着现实的片断,进行目的明确的剪辑与组合,展示出“现实中非机械的方面”②。第三,电影集照相的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于一身,并使大众在“惊颤效果”中,获得了消遣性的审美享受。电影艺术由此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起到了“革命功能”。

再次,当时光之轮驶进机械复制时代,人类的艺术活动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第一,随着艺术作品灵韵的消失,传统的灵韵艺术以无可逆转之势被照相、电影等机械复制艺术所取代。第二,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逐渐取代了它的膜拜价值。存在于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原真性已丧失,于是现代艺术品自然也就失去了受到膜拜的基础。第三,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态度,由从前的凝神专注演变为心不在焉、精力涣散。可见机械复制艺术给艺术与大众的关系带来的是天翻地覆的变革。

二 内容评析

1.关于灵韵的消失。

本雅明在《摄影小史》一文中曾写道:“早期的人相,有一道‘灵韵’(aura)环绕着他们,如一种灵媒物,潜入他们的眼神中,使他们有充实与安定感。”③在该文中与早期人相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张“带着无限的哀愁”的卡夫卡幼年照,这也正是被现代机械复制技术剥夺了灵韵的产物。诚然,传统艺术中无数经典作品展现的灵韵,是艺术家们智慧与原创精神的结晶。而在现代社会,日益发达的机械复制技术造出数以万计精美耐看的相片、影片等作品。这样就使传统艺术作品的“原真性”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洞“能指”,也使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灵韵之花”惨然凋谢了。本雅明在书中流露出对古典艺术中“灵韵”消失的遗憾。而从另一方面,本雅明又看到了灵韵消失有利的一面。首先,他指出,灵韵的衰竭是由于“现代大众具有着要使物在空间上和人性上更易‘接近’的强烈愿望”④,以及“他们具有着接受每件实物的复制品以克服其独一无二性的强烈倾向”⑤。其次,根源于宗教礼仪的灵韵在现代社会消逝了,于是那些代表着传统意义中精英文化的绘画、雕塑等古典艺术作品也脱离了他们的神圣“光晕”,能够为大众所欣赏与接受。因此,本雅明洞察出潜藏在逝去的灵韵背后的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趋向。

显而易见的是,本雅明在著作中更侧重于对灵韵消失的客观益处的论述。在他看来,灵韵的“时空距离”特征与传统艺术的礼仪功能密不可分。既然灵韵根源于宗教膜拜,它无形中就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大众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心理距离。于是高雅的古典作品显得越来越神圣,越来越令人敬畏,也就越来越脱离大众的审美情趣。这样的艺术作品,在逐渐向远离社会现实的“乌托邦”境界靠拢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误入虚无缥缈的艺术泥淖。然而,随着复制技术的兴起及灵韵的消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了出来。”⑥在现代社会,作为审美主体的普通民众终于能够摆脱一种崇敬的眼光,而用自己的心灵去真切地审视传统艺术品的美了。这一现象是对精英文化提倡的审美传统的有力颠覆。

灵韵的消失,还使得艺术“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即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⑦。可见艺术的社会功能也随着灵韵的消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走向大众化的艺术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们独有的“象牙之塔”,具有较为清晰明确的社会意义。

2.关于机械复制。

在本雅明时代,受机械复制技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电影了。关于电影艺术,本雅明在将它与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进行对比后,以赞赏的态度肯定了它的积极作用:“电影对现实的表现……实现了现实中非机械的方面,而现代人就有权要求艺术品展现现实中的这种非机械方面。”⑧此外,他还指出了电影所具有的“革命功能”:“使照相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合为一体”⑨。显然,对电影在拍摄过程中由独特技术手段带来的益处,本雅明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一方面,他认为:电影以其最强烈的机械手段使人们能够以全新视角洞察生活中的现实,获得异于往常的审美体验——这恰恰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感知世界时的强烈欲求。另一方面,较之照相,电影的突出优势在于以其所展示成就的“可剥离性”,首次将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融于一身。总之,本雅明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思想穿透力,指出电影在艺术表现效果及艺术价值方面的重大意义。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技术功能的某些描述,具有一定的夸大色彩。譬如,机械复制设备展现艺术美的功能被他描述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他甚至认为,这些机器设备使艺术作品的美得到了最高程度的诠释。诚然,在艺术作品“去审美化”趋向明显的现代社会,艺术品那富有宗教色彩的美学属性已不复存在。然而,无论机械复制技术如何先进、如何高明,它所展现出的美学意蕴,也只有通过大众通过悉心的审美体验,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因而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技术某些功能的片面强调,似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对大众真切审美经验的漠视。

3.艺术的演变及其他。

在早期的复制艺术(如照相摄影)中,本雅明就清楚地认识到:“展示价值开始整个地抑制了膜拜价值。”⑩而到了电影业勃兴的时代,艺术品的膜拜价值更是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那笼罩于传统艺术品周围的神圣“光晕”的消逝,其根源显然是机械复制技术和大众文化的兴盛。从大众接受艺术品时态度发生的巨大转变中可见机械复制技术对现代艺术内部矛盾运动的巨大作用力。因而,本雅明对“展示价值取代膜拜价值”的精辟阐释,是他机械复制理论的一种延伸。

本雅明还在艺术品展示价值居主导地位这一现象中,觉察出大众对艺术品态度的剧变:由凝神专注变为心不在焉。由于现代艺术品的灵韵荡然无存;并且艺术品本身失去了进行神圣膜拜的基础,因而人们看来艺术已不再高不可攀。此外,现代社会中,人们颇受社会竞争压力折磨的心灵渴望寻求松弛与消遣。于是大众艺术(尤其是电影)在当时成了不少苦闷的民众进行消闲娱乐的首选。本雅明指出:“大众寻求着消遣,而艺术却要求接受者凝神专注” ,这是不合时宜的“古老的职责”。他进一步阐明,电影的“惊颤效果”迎合了大众的消遣活动,并使观众在鉴赏影片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种心不在焉的新式“视觉方式”。

综上,在本雅明看来,复制技术的发展、艺术品两种价值间的更替以及大众的审美观变革这三者存在着一以贯之的因果链条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这三者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无论如何复杂,都可在本雅明的“灵韵”学说、机械复制理论及大众文化理论之中寻求精到的诠释。

三 引申探讨

本雅明在审视传统艺术作品中“灵韵”的内涵时,借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概念。事实上,当人们以崇拜的目光仰视那放烁着灵韵之光的古典作品时,那种虔诚而敬畏的态度,显然可以看作一种“商品拜物教”。这样的灵韵崇拜传统,在具有浓厚的文化反叛色彩的本雅明看来,显然是应当破除的。于是他在现代社会中,选择了机械复制这一破旧立新的武器。诚如伊格尔顿所说的:“机械复制客体损害其独特的灵韵,可望破除在重复中找到其最高形式的拜物教。”在这里,“复制”与“重复”迥然不同。机械复制破坏了艺术品的灵韵,也使象征着商品崇拜之胜利的“典型的重复”寿终正寝了。本雅明以革命者的姿态,从“商品拜物教”的视角,对灵韵崇拜的传统作了绝佳的阐释。作为精英文化的叛逆者,他毫不留情地解构并颠覆了传统艺术品崇高与神圣的特征。因此,本雅明对灵韵的宗教属性及“商品拜物教”的坚决否定,正是他对复制技术大唱赞歌的根源之一。

纵览全作,本雅明对以电影为代表的新兴大众文化现象表达出由衷的赞赏和肯定。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文化工业业已兴盛。报纸、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媒介设备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工业在阿多诺、霍克海默等其他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眼中,是统治阶级用以蒙蔽、控制社会成员的一种手段。然而,本雅明跳脱了他们二人的思维圈子,摈斥了主流的政治观念,将思考的焦点放在了先进科技对艺术的作用和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上。通过翔实而富有说服力的论证与阐发,本雅明充分肯定了传统艺术世俗化的积极意义。此外,现代大众渴望接近精英艺术、寻求心灵消遣与栖息的真实姿态,在他笔下也得到了展现。因而可以说,本雅明以独到的视角和真知灼见,开辟了大众文化理论的新天地。

四 结语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确是一部饱含着真知灼见的著作。本雅明以传统艺术颠覆者和大众文化拥护者的姿态,鞭辟入里地阐述了自己的技术美学思想。我们坚信,本雅明与他这部不朽著作将恒久地成为东西方美学界和文艺学界无数知识人悉心观照的对象。

注释

③[德]沃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M].许绮玲,林志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

[1] [德]沃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 [德]沃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M].许绮玲,林志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英]特里·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M].郭国良,陆汉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童庆炳,程正民,李春青,王一川.马克思与现代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ClassNo.:J0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StudyofSeinerTechnischenReproduzierbarkeit

Chang Hanwen,Ni Sir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China)

Walter Benjamin’s monograph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focused on the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emerging in the 20th century , which has influenced the modern art and the modern society. Benjamin’s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aura" doctrine, the theory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commonalty. He provided us with his profound insights in the artistic theory.

aura;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elite culture; popular culture

常瀚文,在读硕士,厦门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2011级。

倪思然,博士,厦门大学。

1672-6758(2013)05-0145-3

J02

A

猜你喜欢
本雅明艺术作品艺术品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众生喧哗中的记忆星光——本雅明记忆理论及其视域下的《红高粱》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本雅明神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