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激素SA对大蒜受Cu2+、Zn2+胁迫的影响

2013-06-06 10:44刘小阳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水杨酸大蒜叶绿素

刘小阳

(宿州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

外源激素SA对大蒜受Cu2+、Zn2+胁迫的影响

刘小阳

(宿州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

以大蒜为材料,研究外施SA对大蒜受Cu2+、Zn2+胁迫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常规测量方法测量形态性状,采用经典的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结果表明:(1)大蒜在受Cu2+、Zn2+胁迫时,外施适量的SA可以缓解胁迫,改善生长性状。(2)大蒜在受Cu2+、Zn2+胁迫时,外施适量的SA可以改善生理活性,如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光合性能得到改善;体内POD活性明显增强,可提高大蒜的抗逆性,且胁迫赿重,POD活性赿高。

SA,大蒜,Cu2+胁迫;Zn2+胁迫;形态性状;叶绿素含量;POD活性

水杨酸(salicylic acid,简称SA)作为植物体内的内源信号物质和激素,已受到植物生理学界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SA及其类似物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1]、抗盐性[2]、抗寒性[3]和抗热性[4]及减少重金属对细胞膜的伤害[5]等,说明SA能够缓解植物的逆境胁迫,提高植物的抗性。本文以大蒜以材料,对其进行Cu2+、Zn2+胁迫,并施以外源SA,研究大蒜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以进一步探讨水杨酸在植物抗逆性诱导方面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大蒜(llium sativum L.)购于宿州市南关菜市场。挑选大小均匀、健壮无损伤的蒜瓣为实验材料,大蒜剥除外部的膜质鳞片,洗净、晾干备用。

1.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离心机、751紫外分光光度计、磁力搅拌器、剪刀、研钵、移液管、刻度尺、容量瓶。

1.3 试剂

CuSO4·5H2O、ZnSO4·7H2O、水杨酸、丙酮、CaCO3、石 英 砂 、 愈 创 木 酚 、H2O2、KH2PO4、NaH2PO4、Na2HPO4。

1.4 实验设计

挑选大小均匀、健康的大蒜鳞茎(蒜瓣),插入细沙中,施加自来水,每日自然光照10 h。待出苗长至约5 cm高,挑选长势相同的大蒜幼苗,分置于塑料盆中,每盆10株,用细沙固定其根部。

施液情况:根据塑料盆中的沙重以及国家规定的重金属污染指标,配置3种不同浓度不同的Cu2+、Zn2+溶液和SA溶液,对大蒜幼苗做如下五组不同的处理:

处理一:加入不同浓度的 Cu2+(浓度分别为30mg/kg,150mg/kg,300mg/kg)溶液;

处理二:加入不同浓度的Zn2+(浓度分别为80mg/kg,200mg/kg,400mg/kg)溶液;

处理三:加入不同浓度的 Cu2+(浓度分别为30mg/kg,150mg/kg,300mg/kg)溶液和不同浓度的SA(浓度为2ug/kg,20ug/kg,200ug/kg)溶液;

处理四:加入不同浓度的 Zn2+(浓度分别为80mg/kg,200mg/kg,400mg/kg)溶液和不同浓度的SA(浓度为2ug/kg,20ug/kg,200ug/kg)溶液;

处理五:加入不同浓度的SA(浓度分别为2ug/ kg,20ug/kg,200ug/kg)溶液。

采用根施技术,分别处理大蒜幼苗,空白植株施等量蒸馏水。每组除所施加的培养

液的组成不同外,培养液的体积及其他栽培情况完全相同,每日自然光照10h。适时补充营养液。

培养12d后,取大蒜的植株做形态指标测定,取大蒜的叶或根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晾干后做生理指标的测定。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完成。

1.5 测定方法

1.5.1 形态指标的测定 将大蒜小心取出后,先用自来水漂洗,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测量株高和根长,观察叶片和根的颜色;置于8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用电子天平精密称取大蒜的干重。另外在培养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叶片的颜色变化。

1.5.2 生理指标的测定

1.5.2.1 POD活性的测定 POD活性的测定采用经典的愈创木酚法[6]。用KH2PO4提取大蒜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加入愈创木酚和过氧化氢混合液,于分光光度计470nm波长下测量OD值,每隔1min读数一次。每分钟OD值变化大小表示酶活性大小,即以ΔOD470/min·g鲜重表示。

1.5.2.2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7]。取新鲜叶片,称取0.5 g放入研钵中加纯丙酮5mL,少许CaCO3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5mL 80%丙酮洗涤研钵,一并转入离心管,离心后弃沉淀,上清夜用80%丙酮定容至20 mL。取上述色素提取液1 mL,加80%丙酮4mL稀释后转入比色杯中,以80%丙酮为对照,分别测定663 nm、645 nm处的光密度值。按下式分别计算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

Ca=12.7 OD663-2.69 OD645

Cb=22.9 OD645-4.68 OD663

CT=Ca+C b=8.02 OD663+20.21 OD645

再根据稀释倍数分别计算每克鲜重叶片中色素的含量,即:

叶绿素含量=5·0.02L·C/0.5g=0.2mg/g鲜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杨酸对大蒜受胁迫Cu2+、Zn2+时生长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外施Cu2+高于150mg/kg、Zn2+高于80mg/kg时,大蒜生长受到胁迫,株高、根长和干重明显小于对照组。施加外源SA,当浓度达到20ug/kg时,性状得到改善,即株高、根长和干重明显大于受胁迫组,但仍低于对照组。但当施加的外源SA达到200ug/kg时,性状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胁迫加重之趋势。

2.2 SA处理对大蒜生理特性的影响

2.2.1 对大蒜POD活性的影响 POD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细胞防止活性氧伤害的三大保护酶之一[8]。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不外加SA的情况下,Cu2+、Zn2+对POD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随着Cu2+、Zn2+浓度的升高,POD活性增强,其中Cu2+浓度升高,POD活性提高比Zn2+明显快。

表1 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大蒜受铜、锌胁迫时生长的影响

外加SA对POD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在只外加SA,而不加Cu2+、Zn2+的情况下,SA对PO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SA浓度在2ug/kg、20ug/kg时与空白对照基本相等,在200ug/kg时略有增强。在同时加SA和Cu2+的情况下,与只加同等Cu2+相比,SA浓度为20ug/kg时可以明显增强POD的活性,并随Cu2+浓度和SA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同时加SA和Zn2+的情况下,与只加同等Zn2+相比,Zn2+浓度低时SA对PO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而Zn浓度达到400ug/kg时比较明显,此时随着SA浓度升高,POD活性增强,其中SA浓度为200ug/kg时POD活性达最高。

图1 水杨酸对Cu2+胁迫下大蒜POD活性的影响

图2 水杨酸对Zn2+胁迫下大蒜POD活性的影响

2.2.2 对大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在不外加SA的情况下,施加Cu2+、Zn2+对叶绿素含量有明显影响,表现为低浓度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高浓度降低叶绿素的含量。其中当Cu2+浓度小于150mg/kg时,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大于150mg/kg则降低叶绿素含量;当Zn2+浓度小于80mg/kg时,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大于80mg/kg则降低叶绿素的含量。

外加SA对叶绿素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只外加SA,而不加Cu2+、Zn2+的情况下,表现为SA在2ug/kg和20ug/kg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将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32倍和 1.58倍;而在200ug/kg时,叶绿素含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却略有降低,是空白对照的98%。在同时加SA和Cu2+、Zn2+的情况下,与只加同等Cu2+、Zn2+相比,低浓度SA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而高浓度SA降低叶绿素的含量,其中以20ug/kg提高叶绿素含量最明显。

图3 水杨酸对Cu2+胁迫下大蒜总叶绿素的影响

图4 水杨酸对Zn2+胁迫下大蒜总叶绿素的影响

3 结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1)外施适量的SA(20ug/kg)可以缓解金属Cu2+、Zn2+对大蒜生长的胁迫,改善生长性状。

(2)不同金属离子对大蒜产生胁迫的浓度不同,Cu2+为150mg/kg,Zn2+为80mg/kg。

(3)外施适量的SA可以改善植物受金属Cu2+、Zn2+胁迫时的生理特性,大蒜幼苗在Cu2+、Zn2+胁迫下,外施20ug/kg浓度的SA,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光合性能得到改善。

4)外施适量的SA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在大蒜受Cu2+、Zn2+胁迫时,外施SA达到20ug/kg时,植物体内POD活性明显增强;同时随Cu2+、Zn2+浓度的提高,POD活性也随之增强,其中SA浓度在200ug/kg时,其活性达到最高。说明SA可提高大蒜的抗逆性,且胁迫赿重,SA活性赿高[9]。

[1]汤晓莉,薛红芬,邓国宾,等.水杨酸诱导马铃薯疮痂病抗性的生理机制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1851-1854.

[2]王利军,占吉成,黄卫东.水杨酸与植物抗逆性[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6):619-622.

[3]Al-Hakimi AM,Hamada AM.Counteraction of salinity stress on wheat plants by grain soaking in ascorbic acid,thiamin or sodium salicylate[J].Biol.Plant,2001,44:253-261.

[4]Janda T,Szalai G,Tari I,et al.Hydroponic treatment with salicylic acid decreases the effects of chilling injury in maize(Zeamay L.)plants[J].Planta,1999,208:175-180.

[5]Monika N,Tibor J,Eszter H,et al.Exogenous salicylic acid increases polyamine content but decrease drought tolerance in maize [J].Plant Science,2002,162:569-574.

[6]Ho-Min K,Mikal E S.Chilling tolerance of maize,cucumber and rice seedling leaves and roots are differentially affected by salicylic acid[J].Physiologia Plantarum,2002,115:571-576.

[7]张志良,瞿伟菁.植物生理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马文丽,王转花.铅胁迫对乌麦及普通小麦抗氧化酶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2):8-12.

[9]张芬琴,李晓利,马斌山,等.水杨酸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567-56.

[责任编辑:钱立武]

Q946

A

1674-1104(2013)06-0053-03

2013-09-21

宿州学院教授(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2jb03)。

刘小阳(1963-),男,安徽怀宁人,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抗逆生理。

猜你喜欢
水杨酸大蒜叶绿素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提取叶绿素
桃树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叶绿素家族概述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水杨酸的吸附性能
对氯水杨酸的纯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