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自身运动规律之我见

2013-06-14 06:27牛英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原穴顺时针脏腑

牛英虹

(内蒙古中蒙医医院,呼和浩特 010020)

阴阳五行学说是认识、解释万物变化、发展的一种学说。这一学说认为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五行之间生克制化是事物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阴阳之间是以消长平衡来维持事物相对的稳定,五行则是以它们之间的生克制化维持动态平衡。

但是阴阳和五行自身的运动规律又是什么?这两者本身也属于万事万物之一,如果能够找到它们自身的运动规律就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从而能更好的应用它们。

图1 太极八卦图

图2 六气圆运动之图

换句话说,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以及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是如何实现的?大家都看过阴阳太极图,从图1中可以发现白色之气代表着阳气,从最下方由无到有再到最顶端的最多,这是一个运动变化,同时,黑色之气代表阴气也由最下方开始,不过是由最多到最少,达到方位的最高点。那么它们是怎么回到原点的呢?当我拜读了彭之益先生的《古中医之圆运动说》之后,深受启发,如图2所示:阴阳之气只有运动成圆,才能达到阴平阳秘。而日夜交替,四季循环是以时光之轮来完成的,时间则以顺时针方向度量,阴阳交替也同样。换句话说,阴阳之轮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阳气在最低时以顺时针方向逐渐上升,达到最高时再以顺时针方向逐渐下降到达最低,而阴阳之气是互根的,阴与阳共存,应该是一同运行的,阴气由最多的时候 (此时为圆的最低值)同样按顺时针方向在达到最少时再下降,最终达到最多的时候,这样同时完成一个循环。阴阳是共存于一体的,如太极图中所示,白色的太极鱼里有代表阴的黑色圆圈,同样,黑色的太极鱼里有代表阳的白色圆圈,可以充分说明这二者是共存的。阴阳之气的圆运动是升降运动,以阳为主,左部阴多则阳不能升,右部阴少则阳不能降,也就是说,左为阳道,阳多阴少,主升,右为阴道,阴多阳少,主降。如图3,十二经圆运动以及十二正经的运行规律所示,肝、脾、肾三阴经由足到腹,由下到上,主升,胆、胃、膀胱三阳经由上到下,主降。

图3 十二经气圆运动图

人秉大气而生五脏,五行的圆运动,合成一气。木升金降,木不病风,金不病燥。水升火降,火不病热,不病暑,水不病寒。土运于中,土不病湿。运动不圆,升降不交,各现各气,则病风、热、暑、湿、燥、寒,病者,大气病也。人身之气,亦如是也。初气之时,宜养木气。二气之时,宜养火气。三气之时,宜补相火之气。四气之时,宜养土气。五气之时,宜养金气。六气之时,宜补水气。相火下降于水中,为君火之始气。君火者,相火之终气,君火又随相火下降也。如此,在一日之内,也可以划分各脏腑所属的时间。因为六气将一年的时间划分开来,而一日因为日夜交替,与四季循环是相似的,也可以如此划分。夏气属火,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多。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火也。热则上浮,故夏时大气热浮而属气。夏时太阳旺于南方,故南方属火气。一日之午时,亦属火气。午时太阳的热,射到地面的多也。春分至立夏的热称为君火;小满至小暑的热,称为相火。秋气属金,秋时太阳往南,地面的压力渐大,天空之间,金气弥漫,大气的压力,即金气之下降也。一日之酉时,亦属金气,酉时金气凉降之力独大也。冬气属水。……一日之子时亦属水气。子时,大气沉极之时也。春气属木。……,一日之卯时亦属木气。中气属土。……夏秋之间,为圆运动的中气。则以此类推,午时与酉时之间属土气。一日当有十二个时辰,分属于各个脏腑,在一日之内,也可以划分各脏腑所属的时间。子时属水,卯时属木,午时属火,未时属土,酉时属金。十二经的俞穴和募穴以及原穴和八会穴是否可以依照这个时间来应用呢?经过我在临床上的实践发现,如此应用要比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针法简单得多:不需要繁琐的计算和记录,每天按这些特定的时间行针就可以。俞穴和募穴是指脏腑之气汇集于背及胸腹部的穴位,募为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俞为阳,为阴病行阳的重要位置。而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三焦是原气之别使,导源肾间动气而输布于全身,调和内外,宣导上下,关系着人的脏腑气化功能,因而,“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八会穴是指人体气、血、筋、骨、髓、脉、脏、腑等其精气聚处的八个腧穴,在临床应用时,每穴均能治疗相关的组织、脏腑的病症。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病人病在肾脏或者是膀胱的话,可以选择在子时针刺肾脏的俞穴、脏会、原穴;如果一个病人病在膀胱的话,则可以选择膀胱的募穴、腑会、原穴及下合穴。因为时间的关系,也可以在午时针刺,因为子时与午时是相克的关系,水克火。同理,卯时治疗肝胆之病,午时治疗心及小肠疾病,未时则治疗脾、胃疾病,酉时治疗肺与大肠的疾病。根据母子相生和五行相克的原则也可以如下所示时间进行针刺:心病可以在子时,也可以在巳时或者未时针刺;肝病可以在酉时,也可以在寅时或者辰时针刺;肾病可以在未时,也可以在亥时针刺;脾胃之病则可以在卯时、午时、申时进针;肺病可以在午时或者申时、戌时选则。这样尽可以选择白天的时间行针,当然穴位也有相应的变化。

下面就应用这一原则治疗的一些疾病作一阐述:

(1)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该病人为中年女性,疼痛病史长达3年,究其病因是减肥引起,曾予中西医治疗,虽可缓解,但停药后几日就会复发。应用上法,于未时取脾俞、中脘、足三里、冲阳、太白,予补法兼泻法,即以补法为主,少用一些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继续第二个疗程,休息时间自行按摩腹部,在未时以逆时针方向进行。结果2个疗程后患者再未出现疼痛,平时坚持按摩,已经保持半年。

(2)流感:流感初起,选取酉时,取大椎、肺俞、章门、太渊、外关、合谷、太阳以及迎香,予泻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然后在大椎穴和肺俞上拔罐。治疗1次患者病情明显减轻的有10人,1次有15人。

(3)肺癌:一个肺癌晚期患者,胸膜、肝多发转移,不能平卧,予中药制剂以抗癌扶正治疗的同时,选取肺俞、华盖、大椎等穴,予补泻兼施法,5天后病情缓解,水肿消退,喘咳只在夜间发作。

(4)心律失常:一老年女性,心律失常多年,口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后,因副作用明显且因家庭困难而应用针灸治疗。在午时取心俞、大陵、神门、章门、膈俞等穴,经5个疗程症状改善。

(5)呃逆:一小孩,时常呃逆,发作频繁,一但发作,持续时间都比较长,经各种方法均无效后,予中脘、膻中、脾俞、胃俞在未时按顺时针方向按摩,经1次之后,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经治疗2次后,再未发作,考虑与儿童的经络比较敏感有关。

目前,就所观察的病例来看,儿童治疗比较简单,经治疗1~2个疗程就会明显好转。在治疗中,还可以根据左取右、右取左,上担下截、下担上截和局部与远部取穴相互结合,以求可以更简单、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

这只是我在临床中的经验,有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猜你喜欢
原穴顺时针脏腑
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路
最后才吃梨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图形前线
按压神门穴安神
论筋性脏腑病❋
为什么表的指针都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
心情不好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浅议原穴理论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