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作风拂去形式主义之风

2013-08-15 00:48唐泽勇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形式主义作风领导

唐泽勇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四风”之首的形式主义,突出表现在严重脱离群众,完全背离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败坏党风。因此,群众作风是治疗形式主义的一剂良药。

一、形式主义的表现

形式,是相对于内容来说的,是指事物内在的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是直观感受,即感受到事物的形式,然后才能抽象与概括。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强调第一印象。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整洁,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个人做事干练。这就是形式的魅力。然而,我们过于注重形式,就会走向反面——形式主义。

所谓形式主义作风,就是只注重形式而非内容的处事态度。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也有其共同特征。习近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在现实中,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一些领导干部或领导机关通过一系列表面工夫,而做这些工作的目的只是沽名钓誉,为了给自己赢得好名声,给上级留下个好印象,进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从这看出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目的就是“做给人看的”以获得个人利益。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形式从属于内容,它是内容的表现形式,属于存在物的非本质方面。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凌驾于内容,控制了存在物,成为主体,乃至成为目标本身的现象,形式主义便发生了。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曾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1]为我们党内搞形式主义的同志画像。为什么会头重脚轻根底浅,根本的是缺少坚实的群众基础,工作接不了地气。其危害非常大。

二、形式主义是危及党的群众基础的大敌

毛泽东同志曾严肃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一个形式主义盛行的政党,会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没有了群众基础,一个政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将枯竭。

形式主义损害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习近平同志要求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然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时高高在上,不能深入群众,不能深入基层,不能做深入调查研究,不能拿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办法。即使是下去,也只是在下级人员的簇拥下,在报社电视台记者的“跟踪”下,迎来送往,搞得热闹非凡;讲起话来,大话套话连篇,解决实际问题的话一句没有。对于上级的要求也只是满足于开会了,布置了,工作就算落实了。这些形式主义过场,严重损害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形式主义隔断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形式主义却在破坏它。形式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假、大、空。名义上是为了老百姓服务,但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害怕声势不够大,上请领导剪彩,下烦百姓观看,又是上电视,又是上报纸。本来是自己分内之事,还要老百姓“感激涕零”。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向上报假数据,向下压高指标,造成假繁荣,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些脱离群众的做法造成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为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这一根本的宗旨的质疑,有动摇根基的危险。

影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犯形式主义毛病的人,既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也不可能依靠群众开展工作,更不会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对于同志善意的批评置若罔闻。这些都是与我们党优良作风相背离的。年初,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倡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一个形式主义盛行的政府,不可能是廉洁高效的政府。社会风气是推动或阻碍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社会安危、国家存亡与民族兴衰。形式主义风气对于社会前进恰恰是起阻碍作用。形式主义要人们不求实效,只求有效,人浮于事。这与我们追求积极向上、勤劳朴实、道德高尚的良好社会风气隔隔不入。

削弱党在群众中影响力和号召力。俗话说的好,众人划桨开大船。我们党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保证。只有充分发动群众,万众一心,才能开动这艘中国大龙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形式主义是个人利己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主义作为,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严重破坏团结,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形式主义者空话连篇,对党的政策宣传只会照本宣科,不能结合实际,不能与群众打成一遍。这样不但不能起到正面的鼓动作用,反而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丧失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走群众路线,从根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

既然形式主义做法最突出表现就是脱离群众,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要以群众作风克服形式主义作风。群众作风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

1.树立正确观念。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增强服务人民的意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工作成效好与差,应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自觉杜绝形式主义,以群众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工作中,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好大喜功装点门面的“盆景工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群众是否满意标准来衡量工作成效。

2.改进工作作风。领导机关要带头,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不搞提升政绩的虚报浮夸,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活动。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能急功近利。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一布置马上要经验做法。这种向雏鸡要蛋的做法,往往是滋生形式主义的温床。因此,要克服形式主义,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落实各项工作。

3.发扬民主监督。畅通民主渠道,让每一项决策都在阳光下进行,力求从源头上杜绝形式主义。积极向群众宣传政策,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发动群众一起同形式主义作斗争。评定一项工作的成效,评定一个干部的成绩,要充分听到群众的意见。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广泛听取上级领导、直接领导意见,更要听取周围群众的意见。任用那些群众基础好的干部既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4.严肃党纪政纪。在解放战争年代弄虚作假,直接导致革命的失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搞形式主义,对于复兴事业更是有害无益,甚至会消弱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应受到严肃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一些搞形式主义的人没能受到查处,反而被提拔重用,会误导人,让一些干部误认为做表面文章见效快,名利双收,于是滋生投机取巧的想法。这种想法做法的人多了,我们党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为了有效地克服形式主义,夯实群众基础,对于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歪风要坚定制止,对于造成负面影响的人与事,要给予严肃处理,让形式主义没有市场。对于领导干部作风飘浮造成损失的,弄虚作假掩盖过失的,必须根据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党纪政纪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上杜绝形式主义。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http://www.gov.cn/test/2013-03/19/content_2357136.htm.

猜你喜欢
形式主义作风领导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