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语新邵方言的“在咯里、在嗯里”

2013-08-15 00:49周敏莉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句末助词形容词

周敏莉

( 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

一、引 言

湘语新邵话的“在咯里这里/嗯里那里”意义类似普通话的“在”,表达“动作开始和结束之间的进行,其时间位置为,从过去的某一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一直持续到说话的时刻,即所表达的是一个时间区间。”(石毓智2006)。可见,表达的“进行”中隐含着“持续”。不过,它们除了作状语外,还可位于句末。不同的位置所能搭配的对象、共现的词及句法结构等不同,句子的意义也有别。

由于动态范畴跟动词的关系密切,为方便对本文的比较,我们参考戴耀晶(1997)等,根据动词的不同情状类型,尝试把动词分成以下几类:

V1:唱、哭、飞、吃、教、演、做……

V2:跳、敲、踢、锄、剁、挖、拍、劈……

V3:绣、栽、戴、挂、印、刻、穿、包……

V4:站、睏、跪、蹲、坐、拦、挡、躲……

V5:看、听、想、记、瞒……

V6:横、斜、正、尖、光、亮、红、荒、空……

V7:死、到、断、垮、熄、丢……

其中,V1类表示的动作行为在续段上呈现匀质的状态;V2类是结束性动词,但动作的重复进行也可看作一种动态的持续,续段上呈现异质的状态;V3类表示的持续既可以是动作处在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也可以是该动作结束后事物的存在状态;V4类的持续是保持某一动作行为所造成的状态;V5类动作性不强,但也可像V1类那样,在续段上呈现匀质的状态;V6类是形容词;V7类为非持续性动词。

二、作状语的“在咯里/嗯里”的句法分布及语义功能

(一)在咯里/嗯里+V(O)

“在咯里/嗯里”修饰动词,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一直到说话时,该动作一直在持续进行。与V4和V7类动词不能搭配。V4类虽然是持续性动词,但动作发生的瞬间也就意味着同该动作对应的状态的出现,V7类为非持续性动词,均不能表示动作的持续进行。作状语的“在咯里/嗯里”之前还可出现副词“正、紧倒一直、还”等:

例1 我正在咯里这里讲你,你就来哩了。

例2 外头紧倒一直在嗯里那里落雨。

“咯里、嗯里”本是指示地点的近指、远指代词,因此“在咯里/嗯里”表示“进行—持续”义时,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词义,例1用“在咯里”,表示“你来”的地方正是说话人所在的地方;例2用“在嗯里”,表示下雨的地方离说话人所在之地有一定的距离。

(二)与持续体貌助词“倒、起”共现

持续体貌助词“倒、起”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在咯里/嗯里”修饰“V倒”或“V起”时,表明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到说话时刻,动作或性状一直处于持续的状态。这时V4类动词也可以进入“在咯里/嗯里+V倒/起+(O)”结构。如:

例 3 我在咯里这里做倒着作业嘅的,冇得没有空咍玩得。

例 4 只灯紧倒一直在咯里这里亮起着,不浪费电嘅的唵啊?

(三)与起始体貌助词“起”共现

当助词“起”表示起始义时,“在咯里/嗯里+V起”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一直到说话的时刻,该动作或状态一直处在开始发生的阶段:

例5 你紧倒一直不来,我在咯里这里吃起开始吃啊!

例6 快滴去,其俚他们在嗯里那里坐起开始入座!

(四)与实现体貌助词“哩”共现

“在咯里/嗯里+V(O)+哩”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一直到说话时刻,新情况已经实现,且当前还在持续,如:

例7 食堂里在嗯里那里造反哩。

“要V不过”表示很想要做某事,或者某个动作已经到了发生之前的临界状态,“在咯里/嗯里+要V(O)不过+哩”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一直到说话的时刻,这种想要的状态或临界状态出现并持续着。如:

例8 毛毛在咯里这里要吃奶奶不过很想喝奶哩了。

三、句末的“在咯里/嗯里”的句法分布及语义功能

(一)与持续体貌助词“倒”共现

当V1、V2、V4、V5类动词进入“V倒(O)+在咯里/嗯里”时,该格式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到说话时刻,一直处于动作在持续进行的状态。V3类动词进入“V倒(O)+在咯里/嗯里”时,则还可表示一直处于动作所导致的状态。

例9 我嗯时节唧那时候泡倒着木耳在嗯里那里,不空空闲。

例 10 只这个盆嗯时节唧那时候泡倒着木耳在嗯里那里,不空空闲。

少数V6类动词进入则表示到说话时刻,一直处于性状在持续着的状态,如:

例11 嗯那间屋还空倒着在嗯里那里,你来住是嘅的。

(二)与持续体貌准助词“起”共现

V3、V4类动词进入含“V起+在咯里/嗯里”的静态存在句,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到说话时刻,一直保持动作所造成的静态状态或动作完成后的静态状态:

例12 床上睏起睡着好多人在咯里这里。

例13 黑板高头上面写起着滴字在嗯里那里。

含“V起(O)”及其重叠形式的描写句(V主要为V6类动词)句末也可加“在咯里/嗯里”,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到说话时刻,一直处于动词表示的状态:

例14 只天阴阴起在咯里这里,肯最好莫出门嘚先。

(三)与副词“还只才”共现

副词“还只”相当于普通话的“才”,强调数量少、程度低,可修饰名词、状语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或含体貌助词“哩了、过”的动词短语,句末的“在咯里/嗯里”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到说话的时刻,一直处于前面小句表示的事态,如:

例15 还只才三点钟在咯里这里,不要着急。

例16 姆妈还只才去过邵阳在咯里这里。

例 17 其他屋里还只才刚刚唧绊咕禾收完稻子在嗯里那里。

例16、17中表经历的“过”、表动作完成的“咕”与“在咯里/嗯里”同现并不矛盾。因为这两个体貌标记都是指向动作,而动作经历或完成以后,都会造成相应的结果状态,“在咯里、在嗯里”实际所指的应该是针对这种结果状态或者说事态的。

(四)否定结构+在咯里/嗯里

“在咯里/嗯里”还可位于包含否定结构的句末,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到说话时刻,一直处于否定的事态。否定词前一般用语气副词“还、连”等表强调,如:

例18 老弟还是不肯去在嗯里那里,硬实在是着急。

例19 我连一点儿也冇得没有空在咯里这里,累不过。

(五)状态形容词+在咯里/嗯里

新邵话的状态形容词及含极性程度意义的形补结构作谓语时,句末可用“在咯里/嗯里”表示从过去某个不确定的时刻开始到说话时刻,一直处于形容词表示的状态,如:

例20 只脸绯红嘅的在咯里这里,你吃哩了酒喳是吗?

例21 明天放假,大厮大家味高兴死哩了在嗯里那里。

四、两种位置上的“在咯里/嗯里”的比较

(一)可间断性与不可间断性

“在咯里/嗯里+V(O)”的动作可间断,“V倒(O)+ 在咯里/嗯里”的动作不可间断。

例22 我在咯里这里做作业,中间只咍玩咕了一下唧。

从动作不可间断性这点来看,“V倒(O)+ 在咯里/嗯里”与“在咯里/嗯里+V 倒(O)嘅”的意义(如例3)更接近,都隐含有“当前无法或不适合进行其他动作行为”的语义。

例23 我做倒着作业在咯里这里,冇得没有空咍玩得。

(二)动态性与静态性

“在咯里/嗯里+V(O)”侧重表现事件经过的动态侧面,而“V倒(O)+ 在咯里/嗯里”侧重表现事件经过的静态侧面,如下例24用来描述语境是:一个人在走来走去追赶鸭子。例25A、25B用来描述的语境是:一个人站着,手里抓着一只鸭子。

例24 其他在嗯里那里捉鸭子。

例25 A.其他捉倒着只鸭子在嗯里那里。

B.只鸭子捉倒着在嗯里那里。

(三)可完结性与不可完结性

从事件内部观察,“在咯里/嗯里+V(O)”表示的动态持续时间上有个可预料的“内在终结点”,而“V倒(O)+在咯里/嗯里”表示的情状延续没有内在终结点。 因此“在咯里/嗯里+V(O)”可用“V咕哩吗?”提问,而“V倒(O)+在咯里/嗯里”不可。

例26 A.我在咯里这里剁猪草。

B.剁咕哩了吗?

C.我剁倒着猪草在咯里这里。

* D.剁咕哩了吗?

储泽祥(2004)把赣语岳西话的持续体分成动态的过程体和静态的定格体,过程体凸显事件处在持续的动态过程中,基本形式是“在V”;定格体凸显事件处在延续的静态情状中,基本形式是“V在/在底”。新邵湘语用两种位置的“在咯里/嗯里”表达类似的对立。

五、余论:句末的“在咯里/嗯里”的主观化倾向

时体标记向情态标记发展是人类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普通话句末的“着呢”,最初主要用于表达时体功能,同时带有一定的情态意义,后来情态意义逐渐凸显,两者凝固为一个语气助词(徐晶凝,2008)。石毓智(2010)指出英语的进行体存在着向主观化功能扩展的现象。新邵湘语句末表示状态持续的“在咯里/嗯里”也有一定的主观强调功能。这表现在否定结构比相应的肯定结构更易后附“在咯里/嗯里”,如例18、例 19。如果句中含有表示强调的成分,则句末更容易后附“在咯里/嗯里”,如例15、例16、例17。状态形容词相对于性质形容词更容易后附“在咯里/嗯里”,如例 20、例21。另外,夏俐萍(2007)则提到益阳方言的“在咯这/哦那里”位于句末时,也有加强语气的情态标记用法。

[1]石毓智.论汉语的进行体范畴[J].汉语学习,2006,(3):14-24.

[2]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9-16.

[3]储泽祥.赣语岳西话的过程体与定格体[J].方言,2004,(2):139-147.

[4]徐晶凝.情态表达与时体表达的互相渗透——兼谈语气助词的范围确定[J].汉语学习,2008,(1):28-36.

[5]石毓智.英语进行体向主观化功能的扩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48-51.

[6]夏俐萍.益阳方言“在咯里、在哦里”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7,(1):108-112.

猜你喜欢
句末助词形容词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认识形容词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形容词
人生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