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宁波帮文化,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

2013-08-15 00:54杨秀容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宁波人文素质教育

杨秀容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1—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根据《纲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中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都是属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尽管各高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作为高职教育发达地区,宁波高职院校率先从“职业本位,就业导向”向“素质本位,市场导向”转变,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相比,与宁波快速发展的特色经济和临港经济对高职人才素质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而这些不足,体现一是人文素质教育为本的理念和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处于边缘化状态;体现二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人文素质认识不足,重专业轻人文,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体现三是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忽视或不重视教师的人文教育素质方面的培养和要求,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培养的毕业生不具备真正的继续学习能力,缺乏创新意识,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人文缺失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纲要》全面实施的重要因素[1]。

一、高职教师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美国学者迈克尔·彼特指出,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不是资本,不是土地和劳动力,而是文化。同时,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有着与生俱来的区域性,直接、有效地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和控制。这一显著的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始终渗透了浓厚的区域文化精神,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人文素质时,能否依托区域文化,能否与区域的市场环境和需求零距离对接,进行职业人文教育,是增加高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高宝立教授通过对全国多所高职院校调研发现,造成职业人文教育的缺失的重要原因,关键在于教师问题[2]。鉴于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大学的教育教学的模式,其特征为年限较短,一般为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训,技能实践、实训比例较大,就要求将区域职业人文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中,这也就意味着提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关键在于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职业人文教育建设。

二、依托宁波帮文化,进行专业教师职业人文素质建设

(一)宁波帮文化的内涵特征

浙东文化是宁波帮文化的基调,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清初的黄宗羲则主张“经世致用”,是职业精神中“求实”“求实务本”的思想理论基础。

海洋文化是宁波帮文化的主调。宁波地处东南沿海,面临大海,四通八达但又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使得宁波商帮具有海魄商魂,其特征有勇于开拓、敢于冒险、善于学习、团结协作。上海的宁波帮创立了四明公所,帮助和提携涌入上海的宁波人,而宁波商人黄楚九则充分体现了冒险开拓、善于学习的精神,投资娱乐业,其所经营的娱乐场所“大世界”无奇不有,击败众多的新世界、小世界,称霸上海滩,“白相大世界”成了内涵丰富的新名词。

宁波帮文化的核心则是商帮文化,其特征有善于创新、见利思义、诚信。宁波帮朱葆三、虞洽卿、宋汉章众多的第一次,使得甬商掌握了上海滩商界大权。

由上述可见,宁波帮的文化内涵核心就体现了宁波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人文职业精神。

因此对于教师,这只教育的主力军,必须进行相关的区域文化培训,并内化为本身的人文素质,而不仅仅是具备相关的人文知识。因为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这样教师才有能力深入挖掘专业课堂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既避免了教师掌握一些案例也很难作出深度的拓展分析,从而使人文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3-7]。

(二)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人文精神的方法

首先,更新观念。提高教师本身对人文素质培养重视程度,明确区域文化能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置身其中,是不可代替的优质教育资源。

其次,开展多种途径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第一,组织校内宁波帮文化的培训班,宁波高职院校中一般有为数不多的通晓宁波帮文化的人文社科教师,院校应发挥这部分老师的作用,在校内举办各种宁波帮文化的培训班,主题有宁波帮风云人物史、宁波帮精神案例分析,有计划、分批、分层对教师进行宁波帮人文素质教育。第二,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宁波帮文化的系列讲座,进行深层次的培训。专家学者以其自身的渊博知识,旁征博引,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活跃了文化,激发了专业教师学习宁波帮文化的热情。开设宁波帮文化讲座,组织校内宁波帮文化培训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只能是人文教育的浅层次,要使人文教育向深层次发展,就需要专业教师在实践中力行,体会宁波帮的文化,从而内化为其人文精神。因此第三,建立宁波帮论坛。经过前期的培训,专业教师积累了一定的宁波帮文化的知识,为建立宁波帮论坛奠定了基础。专业教师定期举办宁波帮文化论坛,各期由不同的专业老师主持,这样可以增加视角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每期主题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案例,或是宁波帮文化内涵的一个层次,并组织讨论、演讲、发言,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理解、独特的理解。第四,开发适合人文职业精神教育的宁波帮教材。组织一批专业教师对宁波帮文化与人文职业教育相关的内容挖掘、整合,精选出宁波帮新老职场的鲜活的内容和精华案例,或编入相关的专业教材,或作为辅助的讲义,或编写一本体现宁波职业人文精神和职业价值的案例范本的本土教材[8-10]。

最后,专业教师下企业,体会学习宁波企业的企业文化。

三、结束语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是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特征,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因此利用区域文化这个优势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是高职院校提高、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落实《纲要》发展要求的有力措施。

[1]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5):54.

[2]高宝立.提高教师人文素质: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关键[J].江苏高教,2011(6):132.

[4]农德昌.高职教师的人文素质与高职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9):178.

[5]付永昌.根植区域文化全方位推进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1(5):51.

[6]魏捷,殷世东.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推进地方高师素质教育[J].教师教育研究,2009(3):12.

[7]牛笑风,李晓华.依托区域文化优势创新职业价值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6.

[8]杨叔子.科学人文不同而和[J].高等教育研究,2003(3):15.

[9]刘献君.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0]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宁波人文素质教育
一图读懂宁波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