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屈肌腱损伤微创修复临床分析

2013-12-05 00:37林少辉李朝辉王大水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21期
关键词:患指腱鞘断端

林少辉 李朝辉 王大水

手部肌腱损伤为手部常见外伤,约占手部损伤的30%[1],损伤多为开放性,常合并神经血管伤或骨关节损伤,也可发生闭合性撕裂伤。肌腱断裂后,相应的关节失去活动功能[2]。目前采用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和显微手术等[3]。传统手术理念认为对于手部肌腱损伤可以切除受损局部腱鞘,并只缝合深腱,但由于指深屈肌腱长腱鞘的血流来自于指浅屈肌腱的短腱鞘[4],因此对于同时损伤指深、浅肌腱的患者,目前主张对深浅腱均行修复。本研究采用微创修复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44例,并以同期行传统修复手术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部屈肌腱损伤病例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其中观察组行微创修复术,男32例,女12例;年龄15~63岁,平均(38.7±7.2)岁;手术时间:受伤后1~9 h,平均(5.6±2.1)h;损伤类型:锐性切割伤30例,挫裂挤压伤14例。观察组行传统修复术,男31例,女13例;年龄14~61岁,平均(36.9±8.1)岁;手术时间:受伤后0.5~9 h,平均(5.8±2.0)h;损伤类型:锐性切割伤28例,挫裂挤压伤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及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后,如合并有血管损伤,末梢血供不足,先用显微器械行血管吻合术。采用臂丛阻滞麻醉,术前于手臂上气囊止血带,根据损伤时患指指位,屈肌腱患指伸直位时受损为伸直型,屈曲位时受损为屈曲型[5]。对于伸直型患指,采用Bruner切口,经腱鞘伤口轻拉出指深屈肌腱近断端并固定,用Kessler法缝合肌腱,再用5-0涤纶线缝合外膜;对于屈曲型损伤患指,在离远断端约0.5 cm 处切开腱鞘,用津下法在近侧伤口先缝合肌腱近断端,将其穿过鞘管引至远端切口处,固定肌腱近端,直接缝合肌腱近、远端,最后将远近两腱鞘的切口及伤口进行缝合。松开止血带,彻底止血后,关闭创口,用背侧石膏托处外固定。对照组:术前准备均与术后外固定均与观察组相同,术中与观察组不同的是同一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断裂者,仅缝合指深屈肌腱。

1.3 评价标准 根据手部肌腱修复后总主动活动度(TAM)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患指TAM和健侧相同;良:患指TAM>健侧的75%;中:患指TAM>健侧的50%;差:患指TAM<健侧的 50%[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86.4%和56.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粘连发生率分别为2.3%(1/44)和13.6%(6/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肌腱由腱周组织、腱鞘、肌腱支持带组织等构成,具有精密的滑动功能和血管网滋养作用,肌腱滑动结构一旦损伤,将严重影响其滑动功能[7]。传统手术方法对深浅肌腱同时损伤的情况,只修复深肌健,同时切除浅肌腱,这种方法严重影响了手指血运功能,且不能恢复滑液的营养、润滑作用,妨碍术后伤口愈合和手指功能恢复[8]。微创修复术能够将腱鞘与肌腱的断端清晰地暴露于手术视野,避免了盲目的寻找断端以致过度暴露肌腱的粗糙面。改良的Kessler缝合法能良好地对合断裂的肌腱,且基本不影响肌腱背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损伤手指血供的早期恢复;肌腱的断端边缘通过间断内翻缝合,不仅吻合口较整齐,且抗张力的强度大,有利于肌腱的内源性愈合。

过去认为肌腱本身无主动愈合能力,依靠周围组织长入成纤维细胞来完成,肌腱在愈合过程中发生黏连不可避免,但目前认为肌腱损伤修复后的粘连是影响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9],术后需要早期运动训练、物理治疗及动力性支架应用等康复治疗来提高效果,达到内源性愈合[10-11]。笔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微创手术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应注意以下事项:(1)修复时间最好控制在伤后6~8 h内;(2) 创面保持清洁或污染较轻;(3)对于深浅肌腱均断裂的情况,深浅肌腱都应缝合,单纯缝合深腱不利于术后愈合;(4)修复时注意保护腱鞘和腱纽的完整性,有利于肌腱营养促进愈合,对腱鞘缺损的要进行修补;(5)缝合张力不能过大,外固定不可过紧。

[1]刘景臣.手部屈肌腱损伤的微创手术外科修复分析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2):921-922.

[2]廖伟奇.手指屈肌腱损伤修复及其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4):4171.

[3]柴益铜,江志强,张健.手部肌腱损伤微创手术的修复研究[J].现代医生,2011,49(24):40-41.

[4]钟世镇,张正治. 屈肌腱的外科解剖学[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14(1):61-62.

[5]王金昌,王天斌,李炳万.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后鞘内置入法的回顾:413例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4):8671-8673.

[6]潘达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5.

[7]梁进华,谭玉娟,王荣春,等.微创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2):24-26.

[8]杨顺永.创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3):45.

[9]樊东升,温树正,王润生,等.微创手术修复手部肌腱损伤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2):190-191.

[10]李明,康进祥.手部纤维鞘管区屈肌腱损伤治疗体会[J].临床研究,2007,45(14):31-33.

[11]向铁城,邓展生,王欢喜.再改良式Bunnell法修复II区屈肌腱损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15(15):2351-2355.

猜你喜欢
患指腱鞘断端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分析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腱鞘囊肿多半自消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