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为例

2013-12-26 02:28张秀枝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体育教师问卷

张秀枝,李 超

1 研究目的

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指体育教师能够胜任现实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以及未来发展的主观条件,是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全面运用各类知识实施体育教育教学的保证,是体育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的全面体现[1]。

教育部于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即“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般。从教师职业能力的角度研究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充分有利于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作为研究对象,为进一步明确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以期对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这一任务提出现实性、针对性、合理化的实际方案。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要求,笔者在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了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师队伍发展类书籍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类书籍,并在相关学术网站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期刊、硕士、博士相关毕业论文等。

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经验等逻辑分析法对本研究中体育教师职业能力采集的数据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用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3 特尔菲法

本文采用特尔菲法对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共计21人经过三轮专家调查(问卷共发放50份,回收49份,有效回收48份,有效回收率为96%)依次确立了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2.4 层次分析法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各级各层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分析。

2.5 集体经验法

笔者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将前期准备工作中分类汇总的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一级指标专家筛选调查问卷中专家备选态度按照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分成“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五类,并依据指标设计逻辑程序依次按照备选态度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很不重要=1分赋值,对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数据进行采集。

2.6 数理统计法

本文运用Excel2007统计软件对调查收集的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一级指标的构建

目前就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维度的划分多种多样,参照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中关于职业能力方面的研究理论并根据哲学观点中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即个性中包含共性的原理,通过文献资料整合发现,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维度划分的共识之处有教学能力、课余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职业道德、组织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七个方面。经过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一级指标专家筛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专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见表1[2]:

表1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一级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据此得出表1专家筛选后的调查统计结果中各项一级指标得分依次为:教学能力103分、科研能力88分、学习能力66分、管理能力67分、社会活动能力55分、课余训练能力87分、职业道德87分。

依据研究指标设计逻辑程序第二步计算出各项指标得分与满分的比率小于0.7即舍去的指标筛选方法,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各项一级指标得分与满分的比率分别是:教学能力0.98、科研能力0.84、学习能力0.62、管理能力0.63、社会活动能力0.52、课余训练能力0.83、职业道德0.83,其中学习能力(0.62)、管理能力(0.63)、社会活动能力(0.52)小于0.7均舍去[3]。

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2)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3)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4)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5)承担学校代表队的日常训练与比赛任务;6)加强自身职业能力水平,更好的发挥学校体育在构建体育强国中的作用。7)通过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实践创新、技术创新等提高我国高校体育科研水平,加速高等学校体育科学化进程,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高校体育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4]。据此得出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一级指标体系包括:教学能力、课余训练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道德四项。

3.2 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二级指标的构建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二级指标筛选方法与一级指标筛选方法相同,通过发放第二轮专家筛选调查问卷并采用集体经验法确定,依据首轮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一级指标专家筛选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筛选后最终确定下来的各项一级指标依据已有的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并以教师质性评价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特点并在借鉴前期收集整理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建立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二级指标体系。通过二级指标专家筛选调查问卷运用Excel表格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后,建立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各项二级指标。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二级指标专家筛选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二级指标专家筛选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据此得出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图见图1:

图1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层次结构模型图

3.3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的设计

按照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值的步骤,首先构造比较矩阵aij(两个指标两两比较的影响大小),aij比较矩阵也称为判别矩阵或正互反矩阵,正互反矩阵满足条件:1、aij>0;2、aii=1;3、aij=1/aji;4、aij常取整数值1至9或倒数(若元素i与j的重要性之比为aij,那么元素j与i重要性之比为aji)共计18个数值[5]。1至9级标度的含义见表3:

表3 1—9级标度的含义

若正互反矩阵中满足aik*akj=aij这一条件,称为一致性矩阵。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同时满足条件:1、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2、随机一致性指标:RI见表4;3、一致性比率:CR=CI/RI,CR<0.10时,即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并接受该分析的结果。

表4 1—9阶正互反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依据层次分析法通过第三轮专家调查共发放8份专家赋权值表,回收7份,回收率87.5%,有效问卷(所填数据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6份,有效回收率75%。本文中对正互反矩阵权重的计算采用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表5是某位专家对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一级指标赋权值的数据,以此为例,对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均按如下方法。

表5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一级指标正互反矩阵表(某位专家赋值)

首先,计算每行元素的乘积,计算乘积的n(4)次方根,得到最大特征根λmaxAi(i=1、2、3、4)。

λmaxAi=(λmaxA1,λmaxA2,λmaxA3,λmaxA4)T=(1.5650,1.5650,0.8409,0.4855)T为对应正互反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向量。

第二步,求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归“1”化处理后的取值公式:

带入此公式得到A1=0.3512,A2=0.3512,A3=0.1887,A4=0.1089。

Ai=(A1,A2,A3,A4)T=(0.3512,0.3512,0.1887,0.1089)T为对应正互反矩阵的特征向量。

第三步,根据公式:D*Ai=λmax*n求最大特征根的近似值(D为对应元素之间两两比较专家赋权值)。首先计算出D*Ai=(D Ai)1+(D Ai)2+(D Ai)3+(D Ai)4见如下步骤:

(D Ai)1=1*0.3152+1*0.3152+2*0.1887+3*0.1089=1.4065;

(D Ai)2=1*0.3152+1*0.3152+2*0.1887+3*0.1089=1.4065;

(DAi)3=1/2*0.3512+1/2*0.3512+1*0.1887+2*0.1089=0.7577;

(D Ai)4=1/3*0.3512+1/3*0.3512+1/2*0.1887+1*0.1089=0.4375。

随即带入求最大特征根近似值的公式中得出:

第五步,查出对应的随机一致性指标,n=4,根据表5(随机一致性指标RI)对应的RI=0.90。

按照同样的方法以算术平均数的形式计算出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平均权重值,得出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各层指标相对于上一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各层指标均值统计结果见表6[6]:

表6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权重表统计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设计出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保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准确、客观、有效、真实性。2)本研究中构建的河南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评价其他专业、不同学科教师的职业能力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法。

4.2 建议

1)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属于教师自评,如能结合领导、同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得出的结果更加全面。2)依据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操作时,可参照此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各地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 东 芬.21世纪体育教师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J].苏州类本科院校学报,2005,1(1):137-141.

[2]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类本科院校出版社,2009.

[3] 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杨 军.学校体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5] 贾朝玲,唐东辉.体育统计学—Excel与Spss数据处理案例[M].重庆:西南师范类本科院校出版社,2010.

[6] 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商业模式新生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体育教师问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