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梅毒16例临床分析

2014-01-23 14:18汪信科冯益满谷占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宁海县头孢曲松梅毒

汪信科冯益满谷占河

1浙江省宁海县西店镇卫生院 宁海 315613

2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

咽梅毒16例临床分析

汪信科1冯益满2谷占河2

1浙江省宁海县西店镇卫生院 宁海 315613

2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

咽梅毒;临床分析

咽梅毒临床少见且易误诊。笔者对本院1999—2012年所确诊咽梅毒16例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6例中男4例,女12例,年龄28~45岁。2例首诊本科室,14例曾在全科门诊或卫生诊所以咽喉炎治疗3天到半年不等。误诊咽喉炎扁桃体炎10例,口腔溃疡2例,肉芽肿1例,疱疹性咽炎2例,肿物待查1例。16例中农民6例,工人4例,自由职业6例;承认1个以上性伴10例,全部否认同性恋及口交史。

1.2临床表现 主诉为咽部异物感10例,咽微痛6例,体格检查所有病例均有咽部大小不等的溃疡或斑疹。其中发病位于咽后壁10例,软腭3例,扁桃体3例。表现为轻度隆起的浸润红斑或黏膜白斑,其中伴手足掌面玫瑰疹2例,躯干皮疹2例。追问病史其中3例1周前出现生殖器溃疡,口服抗生素好转。16例均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滴度均>1:16,其中2例>1:64,2例>1:128。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阳性。心电图及胸片均未见异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所有病例均行溃疡面活检,病理切片提示:鳞状上皮增生,部分细胞水疱,细胞间桥消失,真皮层及乳头层见散在大量淋巴及浆细胞,并用Warthin-Starry(W-S)染色寻找病原体,在黏膜上皮及渗出物中找到大量螺旋体。

1.3治疗方法 1例因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均过敏使用阿奇霉素0.5g,1天1次,口服共10天。余15例均使用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共15天。

1.4结 果 治疗3天后,所有患者均感觉明显好转。16例均按规定完成疗程。1个月后复查RPR滴度明显下降。其中用头孢曲松治疗15例1年内RPR、TPHA转阴,用阿奇霉素治疗1例2年内转阴。

2 讨 论

2.1咽梅毒临床特点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近年来因性行为的放纵和性交方式的改变,生殖器以外的梅毒逐渐增多,耳鼻喉科梅毒中以咽梅毒为好发,女性多见。主要由直接接触(如口对生殖器)传染,极少数经其他途径感染[1]。医务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经验,认识不够容易误诊。滥用抗生素,可使病情更加复杂化而延误治疗时机,有些患者将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误以为治愈,而未能彻底治疗,使得梅毒螺旋体侵入其他器官造成更大损害。临床诊疗时应详细询问病史,除常规检查咽部情况外,还应询问检查其他阳性体征。本组病例均非首次确诊,本科首诊2例初诊鱼刺划伤黏膜,予以消炎药口服。复诊时才考虑检查RPR、TPHA。其他所有病例均经不同次数的治疗,反复发作,最终因患者提供确切病史或躯干手足掌面出现皮疹考虑梅毒。

咽梅毒与生殖器梅毒一样分为三期。耳鼻喉科就诊患者大多是Ⅰ期硬下疳,Ⅱ期梅毒黏膜斑。文献报道Ⅱ期梅毒患者约有36.3%发生咽梅毒[1]。

2.2治疗及随访 梅毒首选青霉素治疗。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青霉素皮试阳性率的增高,代替青霉素的药物逐渐出现,而且取得了不错效果。头孢曲松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组织穿透能力强、作用维持时间长、中枢神经系统浓度高及抗菌谱广等特点,已经逐渐取代青霉素的地位治疗梅毒。周平玉等[2]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07例早期梅毒患者分别用头孢曲松钠及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在统计学上无差异,且头孢曲松钠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疗效优于青霉素组。国外也有学者进行有关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研究且证实有效[3]。对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都过敏者可使用阿奇霉素。为了预防出现吉海反应,在治疗开始3天口服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并向患者交代清楚。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RPR滴度、TPHA。以后每6个月1次,直至转阴[4]。

2.3误诊分析 凡是有咽部不适,检查发现口腔咽喉黏膜有红斑或白斑、浸润隆起的损害、无明显疼痛,均应在检查血常规的同时检查RPR、TPHA。黏膜损害表现常缺乏典型性,因此应重视反复治疗复发的黏膜损害。糜金绵等[5]报告咽梅毒的黏膜损害表现为酷似AgNO3烧灼样外观。临床医生对梅毒硬下疳及皮疹缺乏必要的认识,患者也并非均表现典型的皮疹,如皮疹表现很轻,出现时间短,容易忽视[4]。长期抗生素治疗也可导致皮肤黏膜皮疹不典型,而误诊为疱疹性咽炎、阿弗它溃疡、真菌感染、肉芽肿、肿瘤等。首次大剂量青霉素注射容易出现吉海反应,更容易误诊为输液反应或药物过敏等,本组2例即出现此种情况,首诊被误诊为药物过敏,常规请会诊后才考虑检测RPR、TPHA后确诊。本组16例均经2次以上就诊获确诊。除了咽梅毒发生可能性较少,医务人员意识中缺乏梅毒概念,对咽梅毒的症状体征认识不够也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1]龚向东,叶顺章,张君炎,等.1991~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178-182.

[2]周平玉,段志武,王侠生,等.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早期梅毒的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3):188-189.

[3]Psomas KC,Brun M,Causse A,et al.Eficacy of ceflfiaxone and dox-ycyc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syphilis[J].Med Mal Infect,2012,42(1):15-19.

[4]赵辨.中国皮肤性病学(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85-1803.

[5]糜金绵,钟纯.咽梅毒病变粘膜特殊性改变的诊断[J].中国医师杂志,2001,198.

修回日期:2013-10-28

2013-09-23

猜你喜欢
宁海县头孢曲松梅毒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隐性梅毒更危险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梅毒血清固定再认识
头孢曲松治疗梅毒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