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阈下外语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

2014-02-05 06:36赵春喜张占奇
中国轻工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外语类办学协同

赵春喜 张占奇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倡导协同、协作的创新工作机制。高校作为创新策源地与主阵地之一,必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随后,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联合财政部共同推出了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举措——“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于外语类高校而言,如何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认真思考和研究人才协同培养的路径,从而打破目前人才培养资源分散、校内各单位之间、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等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和界限,进而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协同创新是外语类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语学科的发展尤其迅速,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置了外语院系。但是,数量庞大、发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英语专业甚至一度位居于“全国五个最难就业的专业之首”。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为外语类高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内涵发展、实现特色发展营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1.协同创新对外语类高校保持并彰显办学特色提出了客观要求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个性化体现。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独立设置的外语类高校逐渐凝练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和风格。协同创新鼓励高校打破校际壁垒,共同提升创新能力。但协同创新不是简单的科研合作,也不是课程设置的趋同化、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更不是目标与任务完全一致的你我不分、互相替代。而是发挥资源共享、人才汇聚、文化互补等协同优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凸显特色、共同发展。目前,外语类高校都积极参与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建设之中,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外语类高校都在加强与其他创新力量的合作,组建、培育协同创新中心,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牵头组建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牵头组建“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牵头组建“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等。目的通过打破校内教学单位之间、教学单位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界限、破除学校与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科研院校以及国际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一个需要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各个高校在牵头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过程中,是否认真思考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是否认真思考了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对这种特色加以强化,从而避免出现同质化的倾向。因此,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2.协同创新对外语类高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客观要求

从内部环境来看,尽管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外语类高校都已摆脱纯外语的学科体系,走上了多学科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外语类高校的性质以及长期培养单一外语人才的历史传统等原因,外语类高校内部不同院系甚至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之间,都还存在严重的壁垒和界限,从而导致彼此之间的资源难以共享,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数量不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果不能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影响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外部环境来看,外语类高校虽然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也有合作,但是体制机制的障碍,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很难形成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合力。协同创新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要打破这种体制机制上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各创新要素封闭、分散、缺乏集聚效应的现状,充分释放各创新要素的活力。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外语类高校亟需推进协同创新,通过对组织管理模式、科研评价机制、人事制度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规定的八个方面的改革,从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3.协同创新是外语类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要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协同创新作为整体提高外语类高校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必然要体现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各方面。当前,外语类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加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提高国际合作的深度,加快培养能够解决国际化背景下相关问题的高层次人才,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协同创新的意识,通过探索校地、校企、校所等合作的途径,整合国内外创新要素和资源等,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学科和国际化办学的优势,从而培养汇聚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特别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力阵营。

二、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各个高校都在抓紧时间,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协同培养人才的有效路径。天津外国语大学着眼于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不断加强与政府机关、行业企业以及国际社会的合作,在联合培养人才及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开展跨文化的专业教育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确,具有复合知识背景,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人才,成为各用人单位重点青睐的对象。为适应这一社会需求,天津外国语大学坚持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积极探索多种外语与专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实施了“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双学位”等培养方案,通过语言类和非语言类专业的复合,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通过举办“世界风情文化展”、组织学生赴国外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具有外语类高校特色的跨文化教育。同时,学校还不断完善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承办“第十届世界日语教育研究大会”、“东北亚经济发展论坛”等学术会议的契机,组织在校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发表论文、在全国性会议上增设研究生论坛等项,开阔学生视野,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学术能力。

2.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教育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但是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大都由原来的“集中”转向“分散”,有的专业的实践教学甚至还出现了弱化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天津外国语大学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组织,联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与中央编译局共同开展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与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单位合作建设了协同创新中心;邀请今晚报社、万豪国际酒店集团等实务部门或单位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结合实践案例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共同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国际传媒人才;学校鼓励各学院与对口单位、部门共建实习基地,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同时,学校还支持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外语技能,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以培养、锻炼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整合国际教育资源,开展跨地区、跨国界的联合教育

国际化办学从广义上而言,也是协同培养人才,是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之间共同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天津外国语大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教育合作交流项目,探索多种国际化联合教育培养模式。学校先后与全球近50个国家的近11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合作范围涵盖本、硕、博等人才培养的多个层次。每年都招收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学历生、短期生等千余人。依托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孔子学院平台以及与国外高校签署的合作交流项目,学校与国外大学积极开展学生的互派交流工作,年均派出600余名学生赴国外大学开展短期交流学习,既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也使我校的相关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我校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以来,每年都选派大量学生到里斯本大学学习,目前葡语专业学生派出比例已基本达到100%;每年选派学生担任国家汉办学生汉语教师志愿者赴12个国家开展跨文化交流;在天津建立韩国世宗学堂、德国歌德语言中心等教育培训项目等,都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外语类高校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路径

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外语类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结合天津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宜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

1.改革现行体制机制,搭建跨学科、多层次、宽领域的协同创新育人平台

协同创新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改革现行的体制机制。简单地讲,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需要主动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与其他创新力量共同搭建联合培养人才的平台。对于外语类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发挥外语语种齐全、国际交流渠道广泛的优势,积极同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以及其他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整合各个方面的创新要素,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要重视内部各创新要素的整合与协同,通过组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学平台和研究中心,完善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稳定机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院、不同单位之间的专家学者共同突破体制机制上的壁垒和界限,例如开设跨学科的公共课程供全体学生选修等,以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替代现行的学科分类课程,尤其是要开设自然科学类课程,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融合,进而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坚持开放办学,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当前,国内高校大都把国际化办学作为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广泛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建立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合作研究和培养人才。外语类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办学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推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来者不拒”,积极借助校校、校所、校企、校地、国际合作等协同创新形式,依托多语种、外向型的学科优势,开展政产学研用等实质性合作,支持和鼓励师生更多参与、承担重大联合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密切学校与海内外其他创新要素、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构建跨学科、多层次、宽领域的协同创新育人平台,通过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组织管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师生的视野,提升师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3.注重环境育人,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能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创造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创新氛围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成长往往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协同创新追求的是集聚效应,即通过打造使不同利益主体都认同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各创新要素的热情得到激发、形成合力。因此,外语类高校要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需要做到两个方面:其一,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各单位要有相互尊重、宽容失败的团队文化,使具有不同个性的优秀人才的潜力得到极大的激发,都能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进而实现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目的;其二,要发挥外语类高校“外”字当头的专业布局和办学优势,通过设计科学的体制机制,积极培养广大师生的协同意识,从而营造出“人人讲协同、个个讲创新”的整体氛围,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融入师生的思想。

[1]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4-23(5).

[2]张德祥.协同创新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新引擎[N].中国教育报,2012-3-26(5).

[3]侯建国.加强协同创新 实现人才质量和科研能力双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3(3).

[4]何勤华.协同创新 提升法学教育质量[J].法制资讯,2012(7).

猜你喜欢
外语类办学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外语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青岛工学院应用实践小学期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外语类院校全口径PGT英语学习模式研究报告
构建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量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