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关系辨析

2014-02-11 23:49吴瑾
图书馆学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资源

吴瑾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关系辨析

吴瑾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高校图书馆该如何提供社会服务的问题是各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与社会服务的6种关系的辨析,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只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服务策略,就能在保证校内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高校图书馆 社会开放 关系

2012年3月,“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同时宣布了《首都图书馆联盟惠民服务措施》,其第三条指出:“高等院校图书馆逐步实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通过办理借阅证使读者共享图书资源。”这一消息一经报道,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再次将高校图书馆该如何提供社会服务的问题推向热议焦点。在强调人的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今天,社会对图书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社会开放是必然发展趋式。社会公众急切地希望高校图书馆能够全面向公众开放,能够无障碍地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与服务,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及校内读者则担心资源的过度占用会导致高校图书馆对学校教学科研的保障能力下降,影响高校的发展。

在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变革行动中,无论观点如何,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首先要正确认识高校图书馆校内服务与社会服务的各种关系,进而做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策略的规划,才能使得高校图书馆在有力保障高校教学科研所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1 高校图书馆与纳税人的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有观点认为,图书是公共产品,那么图书馆自然也是公共产品,无论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既然接受了来自国家税金的补贴,自然需要回馈纳税人,向公众全面开放。同时,公益性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从属部门,其公益性毋庸置疑。

但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特点出发,其公益性的体现不能与公共图书馆一概论之。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的消费的减少,即它是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劳务,一般由政府提供。而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完全具有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这两个特性。高校图书馆如果向社会全面开放:①其所增加的读者必然会带来扩大馆舍面积、增加图书数量、增加人工劳务等额外支出,导致拥挤成本的产生,这样,某个消费者(读者)对图书馆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消费就妨碍了其他读者的消费;②读者通过消费图书馆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后,其获得的个人提升效用是私人的,其受益是独占的,具有排他性。因此,在公共产品理论下,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属于纯粹的公共产品,而属于准公共产品。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时,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文化设施,同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社会责任。但高校履行职责的方式应该是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生产、提供学术思想来实现,不应简单地向公众开放其资源,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有效保证学校教学科研所需,保证高校以优秀的人才和科研产出回馈社会。高校图书馆具有对社会开放的责任,但其社会服务应在优先保证教师和学生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并以合理的方式参与推动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2 校内资源与开放服务的关系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肩负着收集、组织和向广大市民提供信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使命,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标志。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尚存在着经费不足,信息资源建设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等相对滞后,服务能力较弱,缺少创新等问题,很多方面与高校图书馆相比凸显弱势。许多赞同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全面开放的观点认为,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投入较为稳定,应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使其成为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属性和职能,无论是文献资源还是人力资源,其配备重点都与公共馆有较大差异,服务方向也有不同,高校图书馆无法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完全替代,只能是公共图书馆某方面的补充。笔者就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与服务方面做如下比较:

①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馆藏体系是以学术性资源为主,充分考虑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师生读者的利用特点,馆藏文献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性强,外文文献丰富,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入藏的重点偏重于学术性和研究性,情报价值高,较公共图书馆藏书适用的读者范围较窄。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偏重于知识普及性文献,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文献特点具有互补性。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学术性强,内容专深,只能作为公共图书馆学术类文献的补充,无法完全填补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的巨大缺口。

②人力资源。由于经费紧张,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深造机会较少,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在高等学校的环境内,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深造,更新知识,并且易于吸纳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工作人员,因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较公共图书馆具有优势。

③服务内容与质量。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主要还是流通、借阅、讲座、展览、读者活动等传统项目。强化娱乐休闲服务职能,所提供的多为普泛性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强,其信息加工的手段、信息服务人员配置、信息服务水平等与公共图书馆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在高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方面具有权威性。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由于服务职能、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不同,高校图书馆只能够作为公共图书馆公众文化服务能力的补充,不能够完全解决公共图书馆对于公众文化建设服务能力的缺口,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仅是交叉互补的关系。对于公众文化权益需求的满足还是要依靠文化设施网络体系的构建,形成完全覆盖服务对象的设施群,使公共信息资源形成规模,以保证公众文化需求。

3 封闭管理与开放服务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将服务对象定位在校内读者,进入图书馆需凭学生证、校园卡,处于这样封闭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对于公众来说似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的第一条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可见,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高校,同样要为社会的信息化工作做出支持与保障。高校图书馆的馆舍环境虽然相对封闭,但并非与社会公众隔离开来。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所体现的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都是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力,许多科研成果更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这些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在各个环节中提供了相应的信息保障,是校内科研成果向社会产业转化的桥梁。因此,高校教、学、研的社会效应也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价值。

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同时,为了保证高校图书馆资源能够首先满足高校校内读者的需求,馆舍封闭式管理也是必要的。①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购经费虽然相对稳定,却并不宽松,有限的馆藏资源难以同时满足本校师生和社会读者的利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如果向社会读者全面开放势必造成社会读者与高校师生互相抢夺资源,既影响师生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标准,又影响正常教学和科研的秩序。②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好,学习氛围浓,社会读者渴望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阅览座位异常紧张,“占座”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阅览座位不能够完全满足校内读者的情况下,再增加公众的需求压力,图书馆内将会人满为患,原来吸引读者的良好学习环境也将不复存在。③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数字资源的服务能力等都是按照校内教学科研能力进行配置的,服务对象的增加会给高校图书馆的运行带来强大压力。对高校图书馆而言不管是管理成本、管理资源还是管理能力,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对于社会公众的服务,高校图书馆更应注重自身信息能力优势的发挥,向社会开展如提供文摘类、索引类三次文献,参与到提升全民信息素质的培训类活动中,与企业合作承担科研课题的信息支持等服务项目。

4 校内服务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隶属于高等学校,作为高校的教育资源,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是与学校的发展建设相适应的,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的文献需求是高校图书馆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图书馆还应把目光聚集在校内服务上,把校内读者作为服务对象的主体,在保证完成对本校读者服务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提供服务时,馆员服务和馆藏资源必须在校内读者和校外读者间模糊分配,因此平衡好两个群体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国外高校图书馆在提供社会服务时也将社会读者的使用权限区别于校内读者。哈佛图书馆针对校外读者可以办理一个正式的Windener图书馆开架访问卡,可以进入大多数哈佛学院的图书馆,每年可免费随意入馆6天或借阅6本书,也可免费获取只能阅览的权利,如果要求正常的借阅权限,则需购买一个特殊的借用卡。国内已开放的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的身份进行了限定,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规定与学校有合作研究项目、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外读者可享有办理借书证的特权,一般读者只能在馆内阅览和复印。

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应遵循“立足本校,服务社会”的原则,在确保本校师生的文献需求基础上再考虑满足社会读者的需求,而不能顾此失彼,影响本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高校图书馆在提供社会服务时应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两个读者群体并非完全对立,如校内读者和校外读者同时需要相同文献时,图书馆员应为两者协调,特殊情况下,校外读者也可优先使用,以体现服务的人性化;二是应避免少数馆员和个别部门为追求社会化而偏离服务主体。

5 向社会开放与向社会全面开放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所担负的文化传承与育人职能使其肩负着无可推卸的社会职责,使社会民众文化水平得以提高是高校图书馆应当承担的义务。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与向社会全面开放并非同一概念。一谈起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就认为是全面开放,把对社会开放问题绝对化的认识既不严谨不也恰当。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全面开放意味着高校图书馆除了为校内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外,再承担与公共图书馆相同的职能,负荷的增加必然会给高校图书馆的运行带来诸多困难。高校图书馆的馆舍面积、阅览空间、文献购置经费和工作人员配置是按照学校的办学规模来确定的,如果无限制地向社会读者全面开放,势必挤占校内读者的资源,降低服务效率和效果,影响校内师生的正常学习与研究。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仍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服务能力,规划社会化服务方式,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①可设定多种服务模式,对不同读者群体开放不同权限。如对科研人员、本校毕业的校友和中小学生读者可利用的服务、文献类别和数量给予不同权限。②参与建设区域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依托图书馆联盟开展社会服务,提高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实现馆藏资源共享。③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信息素养培训讲座,帮助公众提升信息素养,有效掌握信息获取技能。④拓宽服务范围,向社会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如情报跟踪服务、科技查新服务、信息代理服务、文献代查服务、参考咨询等。

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开放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高校图书馆自身功能和服务对象的限制,这种开放只能是部分的、受限的、有选择的。

6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体系中的一部分,有义务为公共文化建设做出其贡献。在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国家已在政策层面上要求并支持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可见,挖掘社会化服务潜力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一规定中使用了“有条件的”和“尽可能”这样的限定词,这种限定缘于:①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对象和办馆特点上具有明显的区别,由于区别的存在,目前并不是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具备提供社会开放服务的能力。②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

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中,公共图书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主干网,那么高校图书馆只是分支网络中的节点。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室的资源严重不足所造成的公众对图书等文化资源的需求与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应依靠增加公共图书馆资源,而不是简单地将高校图书馆资源变为公共资源。正如北大图书馆朱强馆长所说:“高校图书馆并不是对所有公众都有价值,因为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是用来解决学术性问题的,一般性的阅读适合去公共图书馆,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人力、资金的占用。”

7 结语

通过对以上几种关系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切实可行的。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好主与次、内与外的关系,建立适当的管理机制,做出科学、合理的服务策略规划,一定会实现高校图书馆无围墙服务,迎来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春天。

[1]龙新民,赵家文.论高校图书馆部分有偿服务的经济学基础及其意义[J].图书馆建设,2005(6):12-13.

[2]章靖平,秦丽萍.高校图书馆公众服务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6):60-66.

[3]杨玫.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优势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4):23-26.

[4]张建国,田秋菊.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冷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19-22.

[5]李美琴.浅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6):20-22.

[6]肖烨.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2011(4):111-113.

吴 瑾女,1974年生。副研究馆员,副馆长。

G252

2014-04-10;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资源回收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