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之比较研究

2014-02-11 23:49赵封华
图书馆学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台湾地区义工志愿

赵封华

(新乡医学院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3003)

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之比较研究

赵封华

(新乡医学院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3003)

从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意义和作用着手,分析了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现状,剖析了两者在该领域工作的异同,论述了大陆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几点举措。

公共图书馆 志愿者 大陆 台湾地区

图书馆志愿者是立足图书馆不为物质报酬专门为读者服务的人。他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服务图书馆,服务读者”为原则;本着“自愿、利他、无偿”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图书馆指导下自愿参与图书馆各种服务活动。笔者分析了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现状,剖析了两者在该领域工作的异同,展望了全球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大陆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几点举措。

1 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发展现状

1.1 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发展现状

台湾地区志愿者服务是全球开展较早和比较发达的地区。其文化志愿者称为“文化义工”。“文化义工是具有相当特色的志愿服务群,通常泛指在文化机构担任志愿服务工作的人员。这些文化机构涵盖各地的文化中心、社教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并透过提供各种文化活动来达到教育民众和提升民众生活及精神品质的目的。文化义工已经成为文化机构不可或缺的组成分子。”2005年“台湾地区青少年志工参与现况大调查”结果显示,86%的青少年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是重要的,有将近5万名的国、高中的学生从事过志愿服务,其比例较5年前的统计数字增长了两倍,而学校鼓励学生从事服务的比例也增长了4倍。可见,志愿服务的理念已经在台湾地区社会逐渐形成。在公共图书馆领域,志愿者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公共图书馆把志愿者定位为战略圈伙伴,扮演着增值和改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角色。1990年在145个公共图书馆中,运用志工者就有43个,占29.66%[1]。

1.2 大陆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陆志愿者活动才开始出现。各地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应始于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之后。公共图书馆方面,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开始招募志愿者。在此之后,图书馆志愿服务相继在广东、北京、上海、河北、辽宁等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开展起来,并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200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召开“新年峰会”,就志愿者培训地区与主题展开研究,并举办志愿者工作会议,决定编撰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等,落实了志愿者具体培训活动,将大陆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 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比较

2.1 两者之间的共同点

①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均由非营利组织或团体组织开展。

②志愿服务工作得到大陆政府和台湾地区“官方”的扶持。大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1993年)曾提出要“鼓励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也曾指出,要求“各级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服务”。同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团结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进步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动,发扬互相关心、助人为乐的精神。”

台湾地区“政府机构”专门负责志愿者的法律制定与经费支持、联络社会团体,在监督招募与管理、考核与奖励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法。2003年“内政部”推动了“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建立,专门提供志愿者管理、资源整合、研习训练及活动消息发布、统计查询、志愿者交流等服务。台湾地区吸引12~30岁之青少年参加志愿者服务行列[2]。

③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内容大致相同。图书馆志愿者普遍参与到接待参观、文献整理与外借、各种公益讲座、馆内导游、特殊读者服务等各种服务工作。

2.2 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①法律法规健全与完善的差异。台湾地区是全球第二个为志愿服务立法的地区,1988年制定了《表扬文化机构绩优义工实施要点》,奖励在各地文化中心、图书馆、艺术馆、纪念馆等各级公私立文化机构默默付出的绩优义工,给予他们应得的肯定与奖励。2000年颁布了《“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表扬文化机关绩优义工办法》。2001年发布《志愿服务法》,就志愿服务组织招募、训练、管理、辅导、考核、运用志愿者服务的一系列问题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规定了志愿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和风险等[3]。其后,一些有关志愿服务的法规及规定,如《志愿服务奖励办法》《志工申请志愿服务荣誉卡作业规定》《志工伦理守则》等9种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对于大陆来说,志愿者服务工作起步较晚,关于志愿服务的法制建设也相对缓慢,尚未就如何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规机制。但在具有法规效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均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精神。

②资金来源与保障的区别。台湾地区1998年颁布的《“内政部”开展社会福利服务补助作业要点》规定,除政策性补助视需要另行制定外,一般性补助为经费补贴,最高标准可达整个志愿服务项目总经费的70%。补助项目主要包括奖励表扬、教育训练、宣传推广、服务和观摩活动、因特网系统建设文件费、联系会报及因特网终端机及调制解调器等[2]。大陆的志愿组织经费来源渠道较为狭窄,主要收入来自会费、国内外捐赠等。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资金基本上是自筹。经费短缺已严重阻碍了大陆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③志愿者人数、年龄结构、职业及服务时间的不同。台湾地区文化义工以20岁至50岁的成人居多,占81.1%;而12岁至20岁的青少年义工仅占6.3%[4]。在大陆公共图书馆领域,北京志愿者协会2002年仅200多名志愿者到11家图书馆服务[5];2005年109名志愿者到国家图书馆、朝阳、崇文和西城区四家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5]。大陆《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年满14周岁者都可以成为志愿者。然而,目前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中,虽有少数中老年人参与,但绝大多数都是青年学生,在职人员为数不多,退休人员更是寥寥无几。

④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程度的高低。台湾地区志愿者服务工作业已形成制度化。在台湾地区的中学里,社会服务是必修课程,像台北市的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做8小时志愿服务工作,如课业辅导、病房陪伴、募集善款、导游解说、回收垃圾等。大学生必须做够50小时志愿服务工作方可毕业[7]。大陆志愿者成分较单一,服务领域比较窄,服务活动多围绕有影响项目开展,例如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多是临时招募的大学生,而长期服务于图书馆领域的志愿者则为数不多,没能形成长期化和制度化。

3 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思考

3.1 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的法规建设

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目前,大陆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的国家法律、法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省一级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仅广东、山东等少数省才有。志愿者管理办法也是在少数图书馆,如南京图书馆、厦门少儿图书馆制定并实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强,缺乏制度化建设。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服务法律、法规建设,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确定志愿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和风险,确保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3.2 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志愿者保障机制

①要规范志愿者招募程序。公共图书馆对于志愿者应采取开放而从简的管理方式,即只要有参加志愿活动的意愿,并具备基本的活动条件,都接纳为志愿者。在具体招募中坚持规范化,采取登记管理制度。志愿者可通过团体或个人自愿报名参加。在招募过程中,要求志愿者填报基本信息,以待图书馆留档备查。

②细化志愿者指导和培训。要对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使志愿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些图书情报知识,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隐性知识,更好地做好图书馆工作,保证将人才资源安排在最需要的岗位。

③量化绩效考核与综合评估。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界业已形成了集中、整合、有序和系统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志愿者考核项目包括出勤、服务态度、工作绩效、工作技能等。部分大陆公共图书馆没有正确认识评估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评估技术;应充分认识到,没有评估就没有信息的反馈,也难以对今后的志愿者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

④完善激励机制。公共图书馆有义务维护志愿者的积极性,让志愿者在奉献服务过程中有所收获。具体做法是实行表彰奖励制度,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计时考核、奖励制度。加拿大多伦多图书馆对于志愿者奖有交通补贴和午餐费,也可以为按规定完成服务的志愿者提供便利和各种(如升学、找工作、从政)证明和嘉奖。大陆公共图书馆要借鉴该馆做法,开展多种激励方式,确保志愿者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3.3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志愿者队伍

如何吸引更多人,特别是专业人才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是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价值和意义,从而愿意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公共图书馆可以走进大学、企业和社区,进一步加大志愿者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并能主动热情地参与图书馆的志愿服务活动。

[1]汪海波,强小旎.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志工制度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8):13-16,6.

[2]艾明江.当代台湾地区青年志工队伍中的机制化路径研究[J].青年探索,2009(11):86-90.

[3]任菡瑾.两岸三地公益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比较研究[EB/ OL].[2012-04-06].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htm.

[4]林胜义.公共图书馆义工资源的开发与训练[J/OL].台北市立图书馆馆讯,2007(2).http://www.docin.com/p-5274414.html.

[5]百万志愿者服务社会[N].北京日报,2002-11-16.

[6]中国义工手册[EB/OL].[2012-04-06].http://bbs.0688.com/ thread-193979-1-1.html.

赵封华女,1978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G251

2014-04-20;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台湾地区义工志愿
我志愿……
反向而行,探索有意味的形色语言一一以台湾地区张美智《春天在哪里》为例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国际义工,一段在国内未曾有过的经历
“偶遇”一次义工活动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当代台湾地区法学教育与司法官训练制度之现状与启示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台湾地区拟修订车辆容许耗用能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