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42例临床分析

2014-02-28 08:07高建辉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血竭光密度肱骨

高建辉

(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骨科,河北行唐 050600)

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骨折后大部分患者经正确治疗均能在预期的时间内愈合。而当骨折愈合时间超过平均愈合时间1倍以上时,就称为骨折迟缓愈合,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骨不连现象,影响患者生活。临床一般采用切开复位、植骨或内固定等治疗,但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后还有可能再次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给患者带来痛苦[1]。笔者采用骨愈汤治疗骨折迟缓愈合42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2013年我院骨伤科骨折迟缓愈合住院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26~72岁,平均(52.2±17.4)岁;病程3~6个月,平均(5.1±1.5)个月;骨折部位:肱骨干骨折10例,膝关节骨折14例,踝关节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3例;骨折类型:横断形骨折21例,斜形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11例。对照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8~71岁,平均(57.7±16.9)岁;病程2.7~6个月,平均(4.9±1.8)个月;骨折部位:肱骨干骨折12例,膝关节骨折17例,踝关节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5例;骨折类型:横断形骨折24例,斜形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1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超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倍以上,尚未形成骨性连续,伤肢不能正常活动,甚至伤处仍有疼痛、压痛,纵向叩击痛及异常活动现象,X线片可见骨质脱钙,骨质疏松,无骨痂或少量骨痂,骨折线清晰可见,折断面模糊或呈囊性改变,即可诊断为骨质迟缓愈合[2]。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若有复位不良者先行手法复位,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或者配合改变牵引力量及方向,或以小夹板等对损伤部位加以固定。同时予碳酸钙D3片(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600 mg,每日2次餐后30 min口服。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骨愈汤。药物组成:骨碎补20 g,续断20 g,丹参15 g,血竭10 g,自然铜20 g,当归10 g,黄芪18 g,党参16 g,赤芍药13 g,乳香15 g,没药12 g,杜仲15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

1.3.3 疗程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项目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期间骨痂平均光密度值[2]。

1.5 疗效标准痊愈: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在解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平举1 kg重物达1 min,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 min,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好转:骨折接近愈合,X线检查见骨折线模糊,有较多连续性骨痂形成,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功能均有所改善;未愈:骨折未愈合,肿胀、疼痛仍较明显,活动功能障碍仍严重[2]。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2例,痊愈21例,好转13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80.95%;治疗组52例,痊愈18例,好转14例,未愈20例,总有效率61.5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d,±s

表1 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d,±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 肱骨干骨折膝关节骨折踝关节骨折股骨干骨折治疗组4260.31±1.43*63.21±2.41*58.54±3.77d*66.98±4.05*对照组5268.47±2.6569.55±3.7563.12±1.7274.69±5.73

由表1可见,治疗组肱骨干骨折、膝关节骨折、踝关节骨折及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2.32组骨痂平均光密度值比较见表2。

表2 2组骨痂平均光密度值比较±s

表2 2组骨痂平均光密度值比较±s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n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组420.09±0.020.28±0.07*0.37±0.11*对照组520.08±0.010.15±0.060.26±0.05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2、3个月骨痂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

3 讨论

骨折迟缓愈合在骨科临床较为常见,其产生的原因大多为早期治疗不当、对位不良或者局部固定不妥当,如能及时改善治疗措施,仍可有获得自然愈合的机会。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仍无骨性连接,伤肢不能正常活动,甚至有异常活动,X线可见骨质萎缩、硬化、骨髓腔闭合,则为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程度、骨折端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应力情况等。也有人为原因,如术中骨膜剥离范围过广泛,从而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致骨折愈合迟缓[3]。

中医学认为,骨折愈合的过程是瘀去新生的过程。骨折愈合缓慢,多是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导致脏腑亏虚,筋骨失养。而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导致骨折端瘀血积聚,新血不生。肾藏精,主骨生髓,肾虚则精气不足,骨髓生化乏源,筋骨不能营养,出现骨髓不坚,骨折愈合迟缓。在治疗时,以气为主,行气化瘀,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补肾坚骨,续筋接骨。骨愈汤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养血以行血;丹参、赤芍药、当归活血化瘀,以生新血;自然铜、续断、杜仲、骨碎补肾强骨;血竭、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祛瘀生新、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使瘀去新生,促进骨折愈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自然铜能够明显提高家兔骨痂中微量元素铁、铜的含量,从而增加骨痂的生长,使实验性骨折提前愈合;自然铜煎液能增加骨密度,具有明显的成骨效果[4]。骨碎补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能促进微循环血流,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有良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具有升高大鼠骨密度和提高血钙含量的作用[5]。杜仲水煎液内服能促进骨折断端矿物质的沉积,加速兔骨痂的生长,促进创伤性骨折的愈合[6]。血竭可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血肿吸收,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还可促进骨痂塑形,对骨折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7]。本研究表明,骨愈散具有良好的促骨折愈合的作用,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光文彬.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296.

[2]张安祯.中医骨伤科学[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49-50.

[3]吕忠文.中医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体会[J].河北中医,2002,24(5):355.

[4]张志杰,蔡宝昌.中药自然铜研究概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1):66-68.

[5]刘剑刚,谢雁鸣,徐哲,等.骨碎补总黄酮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1):46-49.

[6]崔永锋.杜仲对兔骨折端骨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3):16-19.

[7]陈林芳,任杰红,陈维静.血竭的药效学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9,20(1):31-33.

(本文编辑:曹志娟)

猜你喜欢
血竭光密度肱骨
病理辅助诊断系统中数字滤光片的实现方法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血竭三七接骨膏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化及其粉体学性质
小麦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正交试验优化麒麟血竭中血竭素的超声提取工艺
应用数字图像技术测量炮口火焰的方法研究
微生物密度在线检测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