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润通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产后便秘60例临床观察

2014-02-28 08:07彭清慧黄赛琼雷法贤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白术耳穴生姜

彭清慧 黄赛琼 雷法贤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妇科,广东阳江 529500)

产后便秘是产后常见症状,是指新产后或产褥期排便次数明显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但排出不畅。可伴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痔疮、肛裂,甚至子宫脱垂等并发症。2011-01—2012-12,笔者应用运脾润通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产后便秘60例,并与麻仁丸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120例均为我院妇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年龄21~40岁,平均(29.51 ±4.24)岁;初产妇46例;顺产39例,剖宫产21例。对照组60例,年龄20~39岁,平均(30.24±3.92)岁;初产妇47例;顺产40例,剖宫产2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①排便时间延长,3 d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腹部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1]。

1.2.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无肠道器质性病变;③1周内未使用过其他通便方法和药物;④患者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试验。

1.2.3 排除标准①全身器质性病变;②既往有便秘病史;③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依从性差,不予配合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麻仁丸(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32020097)6 g,每日早、晚各服1次。

1.3.2 治疗组予运脾润通汤。药物组成:生地黄20 g,玄参20 g,麦门冬15 g,厚朴(后下)15 g,生姜3片,法半夏15 g,炙甘草5 g,党参20 g,黄芪30 g,生白术30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联合耳穴贴压:主穴取便秘点、大肠、直肠、三焦,每次于单侧贴王不留行,两耳交替,2 d 1次,嘱每日按压耳穴5次,每次3~5 min,以周围有红晕为宜。

1.3.3 疗程2组均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治愈:2 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 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1]。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产后便秘为产科产后病中的常见病,由于分娩失血,营血骤虚,津液亏耗,不能濡养肠道,以致肠燥便难;或素体阴虚,产后更甚,阴虚生内热而灼津液,津少液亏,肠道失于滋润,传导不利,则大便燥结。中医学称此病为“产后大便难”,属新产三病之一,在《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已有详细记载:“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后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指出亡血伤津、肠燥液亏是产后便秘的主要原因。基于本病的生理病理特点,治宜增液润燥,益气健脾,辅以行气导滞。不宜妄行苦寒通下,徒伤中气。若服苦寒药润通,反伤中焦元气,或愈加难通,或通而泻不能止,必成败证[2]。

运脾润通汤是以增液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黄芪、生白术化裁而成。增液汤出自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原为阳明温病、津亏液燥而设。由于本方功擅养阴润燥,故吴鞠通又用之治疗产后便秘:“液短则大便难……产后无他病,但大便难者,可与增液汤。”方中重用玄参,苦咸而凉,滋阴润燥;生地黄甘苦而寒,壮水生津,以增玄参滋阴润燥之力;又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用甘寒之麦门冬滋养肺胃阴津以润肠燥。三药合用,养阴增液,使肠燥得润,大便得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厚朴、生姜、甘草、人参组成,人参益气,生姜散满,宣通气机,炙甘草补中,厚朴理气导滞。《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张仲景言“汗后”,示津液受损,“腹胀满”是脾虚不运所导致。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糟粕内停而致虚性便秘。妇人产后便秘的病机为津液受损,脾虚不运,与此方的病机相合。人参易党参健脾益气,加黄芪大补脾肺之气,滋气血生化之源;白术补气健脾,升清降浊,疏腑气而通大便。众多医家认为生白术剂量基本在15~60 g,大多治疗虚证便秘[3]。笔者用量从30 g起,脾虚明显者加至60 g。使用本方时不必拘泥于腹胀满,但若腹胀明显者,应适当加大厚朴用量以加强行气消满。诸药合用,共奏增液润燥、益气健脾、行气导滞之效。

耳不但是听觉器官,从经络上来讲,也是人体脏腑器官的一个全息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五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耳为宗脉为所聚”,论述了耳廓与全身各器官的密切联系。便秘点是治疗便秘的经验要穴,有润肠通便之功;再取大肠、直肠、三焦调节肠道功能,促进肠蠕动。全穴共用以达润肠通便之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对本病患者还要指导其尽早下床活动,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进行腹部按摩,辅以健脾润肠通便的膳食等等,调治结合,提高疗效,促进恢复。

本研究针对患者产后的病理生理特点,以运脾润通汤联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在调整患者紊乱的胃肠功能、解除便秘的同时,又可改善患者津亏气弱的状况,突出了中医药标本兼治与中医经方“普、简、廉、效”的特色和优势。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运脾润通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产后便秘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运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2]罗元恺,曾敬光.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36-137.

[3]李宝金,宗文汇.重用生白术组方防治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09,28(11):899-903.

(本文编辑:董军杰)

猜你喜欢
白术耳穴生姜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夏吃生姜益健康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地龙生姜平喘
生姜拌醋治腿关节疼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