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大学体育形体课实验教学研究①

2014-03-02 05:52曹萍杨宁贺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态语形体师范生

曹萍 杨宁 贺红

(1.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仙林小学 江苏南京 210046)

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素质教育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体态语是教师职业技能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生必须加强训练的技能。体态语是以人的表情、动作、姿势、界域和仪表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1]。师范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内外兼修,拥有大方的外在形象和优雅的举止,形体课为迎合这一需要而设置,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师范院校要生存发展,必须要创新,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如何将体育课与师范生职业技能素养相结合,通过形体课提升师范生的体态语水平,这是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的尝试。

体态语的提高与姿势训练密不可分,形体中如何进行有效地姿势训练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平衡是良好姿势控制的基础,本文主要通过测量受试者实验教学前后平衡能力的变化来反应学生姿势控制的变化,从而反映出学生体态语的变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实验教学研究的实验班是一个行政班级,共27名女大学生,所有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教学。每周1次课,2次俱乐部活动。

1.2 实验教学内容

形体课是以形体训练为主要内容,以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为基础,以塑造人的优美身体形态为目的,以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为主要手段,借鉴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等的动作,辅以合适的音乐进行的一种技术教学方式[2]。现今教材资源非常丰富,可选择的范围广,本文的实验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由于单纯的把杆练习太耗费时间,我们的课时有限,把把杆练习的四个动作串编在钢琴曲《在水一方》中完成;素质练习可选择的内容很多,这个素质练习是科研的需要,学生每学期末要去实验室的平衡仪进行测量,了解“星形”伸展平衡训练对动态平衡的影响。

形体课的教学考核,总的要求:在音乐的伴奏下,合拍的、正确的、富有表现力(微笑与眼神)的完成动作。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动作技能掌握情况的测量和评价,也是强化动作技能的一个有效手段。动作技能考核有两种:结果测量和过程测量。形体课的考核内容应是过程测量,即对运动中人体的身体、头部、肢体的特定运动特征进行评价。考核的同时进行录像,作为最后给分的依据,这样会比较更客观公正。

1.2.1 测试方法

使用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Footscan Balance7.7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睁眼状态下双脚站立静态平衡能力测试。受试者脱鞋后站立于测试平板上,双脚自然开立,两手下垂置于体侧,双眼平视前方,双腿测试时间为20s。

1.2.2 测试指标

(1)压力中心移动轨迹总长度,从测试开始到结束,压力中心移动轨迹的总长度,该值越大表明在测试过程中人体频繁移动或移动幅度较大,反映人体站立时稳定性较差。

(2)椭圆面积(包络面积),指包络95%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在内的区域面积。椭圆面积越大,则说明站立时移动范围也越大。

(3)单位面积的轨迹长度(晃动的轨迹总长度与晃动椭圆面积的比值)既体现了身体的平衡稳定性,又反映了身体姿态的调节能力,更能有效地体现人体平衡稳定性的特点,值越大稳定性越好。

表1 南师大形体课教学内容

表2 睁眼双脚站立实验前后平衡指标比较

2 结果

表2所示的是某行政班级在实验教学前后平衡数据的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实验教学后包络面积值显著性低于实验教学前(P<0.001),实验教学后轨迹总长度显著性小于实验教学前(P<0.05),但实验教学后单位面积轨迹总长度与实验教学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3 分析与讨论

3.1 平衡与姿势

姿势是指人的身体各部位(肢体、躯干、头)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或称存在于空间的人体状态。姿势控制指的是控制身体在空间位置以达到稳定性和方向性的目的。姿势方向性是指保持身体节段间和身体与任务环境间适当关系的能力。姿势稳定性,也被称作平衡,是控制身体中心与支撑面关系的能力。控制身体在空间位置的能力体现了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被称为“姿势控制系统”[3]。形体训练就是调节肌肉和骨骼与神经系统相互关系的过程,通过改变任务与环境及支撑面来训练学生。

姿势控制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控制技巧,当人们要完成指定任务时,中枢神经系统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后下达运动指令,这时人体通过3种运动调节机制和姿势协同运动来做出相应的改变即踝关节调节、髋关节调节及跨步调节[4-5]。在运动中,人会接受到各种感觉信息输入,大脑从中选择最重要的信息做出相应地运动反应,并从此存入记忆,使有意识的随意运动变成一种无意识的模式化运动[4,6],本研究采用的平衡仪系统可以用于姿势控制能力的评估。

日常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在睁眼双脚站立状态下进行教学,所以在这种状态下的姿势稳定性对教师的体态语影响较大。本文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后,选择测试学生睁眼双脚站立下得平衡指标,受试者双脚站立睁眼情况下的包络面积和轨迹总长度都有显著性降低,这说明学生的平衡能力变好了,进一步可以说明该班学生的姿势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3.2 姿势训练与师范生的职业技能素养——体态语

体态语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准确、自然、优美、灵活、自如地授课姿态,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体态语分为三类:第一类教师的体态语,包括行姿、站姿、坐姿,是构成教师整个形象的重要因素。第二类教师的面目表情语言和目光语言,教师要面带微笑,亲切、和蔼、热情、端庄的面部表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表达需要,要表现出不同面部表情。教师目光要富有神采,明快丰富,运用眼神交流组织课堂教学,捕捉反馈信息,及时调节课堂气氛。第三类教师的肢体语言,其中重要的就是手势。教师的手势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强调教学的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综上所述,对于师范生来说,要加强训练的是静态和动态(行进和转体)中身体的姿势,完成动作时微笑和目光转换,各种优美的姿态。

正确优美的姿势要求上体直立、挺拔,身体静态(站立状态)时,身体的四点在一个平面上,即后脑勺、肩、臀和脚后跟位于额状面的平面上;同时尽力的挺胸、立腰、沉肩,尽力做好脊柱的四个弯曲,体现曲线美。正确的运动模式的输入、改善姿势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首先要从培养动机着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地姿势,为什么养成正确地姿势,与教师职业技能的关系;当学生有强烈的动机时,训练才得以顺利进行。

实验教学在形体课分立动作教学时,强调身体各部分的具体位置,让他们感到一定的困难;在系列动作教学时要强调整体性和连贯性,每次课都要让他们有成就感。形体课就是要通过千百次的重复训练来巩固和提高正确和优美的运动模式,这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在训练中用音乐伴奏和教师的语言指令,让重复练习变得有趣。用音乐伴奏不仅能提高动作技能的精确性,还能神经系统对特定的功能肌肉和关节配合的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形体课中行进间练习要求学生的躯干控制,手位练习要求学生养成正确地手位摆放;头面部姿态是表达人类丰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形体训练,使女生掌握正确的姿势与表现,以便充实头面部姿势和神态的美。在动作自动化阶段,要求他们面带微笑地完成动作,以培养微笑能力和习惯。这些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教师体态语的提高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

4 结语

好的体态是平时训练得来的,只有通过较系统的严格训练,才能获得较好的体态;经过体态训练不仅能增强教师的信心、表现力,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素养。体育课和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也是高校体育的一个发展方向。进一步进行形体的教学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杨霞,李园,马丽娅.教师职业技能素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1-179.

[2]单妙琴.高职院校形体课教学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1).

[3]Anne Shumway-Cook,Marjorie H.Woollacott.Motor Control: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J].Williams & Wilkins,1995:99-101,134.

[4]Shumway Cook A,Woollacott MH.Motor Control[M].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1995:119-239.

[5]Horak FB.Posture orientation and equilibrium: what do we need to know about neural control of balance to prevent falls[J].Age and Ageing,2006,35:1-7.

[6]Mulder T.A process-oriented model of human motor behavior:toward a theory-based rehabilitation approach[J].Phys Ther,1991,71(2):16-157.

猜你喜欢
体态语形体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女大学生体态语优化课程建构与训练技巧研究
职业院校文化教师体态语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英语教学中体态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