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无言临床经验之特色

2014-03-21 05:29傅延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仲景白虎承气汤

周 易,傅延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余无言(1900—1963年),原名余愚,字择明(一作则民),别署不平,江苏省阜宁县人。余无言学术思想奠基于儒、理、史学诸籍;少年即承庭训,随其父学习传统医学。后鉴于西学东渐及受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思想影响,20岁时赴沪学习西医,为民国初年著名“汇通派”医家。余无言系统研究、整理仲景著作,与曹颖甫、陆渊雷并称为上海研究仲景学说“三大家”。余氏临床治病善用经方,其临床病案《翼经经验录》共收录病案55个,处方(包括加减方)103首,用经方加减化裁者共计65首,被誉为“经方派”著名医家。

1 治疫世家,术有传承

余无言之父余奉仙为“晚清苏北三大名医”之一,以善治疫病闻名于当时。在余奉仙病案《医方经验汇编》[1]中记载其治疗羊毛疫病案,“其症发时,必头痛寒热,肢重烦闷,类于伤寒。前心后心,发痧成簇,其颗粒之上,皆有细毛,故曰羊毛疔,又谓天时暑暖,风宿露,为游丝入肌肤而成此病。来势颇促,若不急于医治,速者五六小时,缓者一二日即死矣。”余奉仙求教于其父余子靓,其父于详问病情后谓:“症果汗不解热,唇口干燥,大便水稀,为热结旁流之象,尔以大剂白虎合承气下之,则可矣。”余奉仙处方以白虎汤,石膏用至二两,合调胃承气汤,加连翘、玄参、木通、炒栀子、广郁金、天竺黄,一剂即得畅解,热退渐安。

余无言秉持家学,参以自身之学经验,灵活化裁经方、时方,治疗多种温热病,疗效显著。其在著作《湿温伤寒病篇》及《癍疹伤寒病篇》二书中详述疫病之治疗,“伤寒之证,有热厥,有寒厥;而在温邪,则纯为热厥,而无一寒厥……只要认清症状,则诊断不难……吴氏(又可)此种见识,均从仲景《伤寒论·阳明篇》中得来。故吾常谓能熟读仲景阳明篇,即能治癍疹伤寒(瘟疫)。”[2]余氏擅长运用经方、时方化裁治疗温热病,如治疗湿温肠出血证用白虎人参汤加芩连地丹方,湿温夹食重证用清凉承气汤方、清凉承气汤加苏子霜方,秋温昏谵腹满证用大承气加青皮莱菔子方,秋温恶候叠见证用白虎承气合增液方。

2 善用清攻二法,补亦有方

2.1 善用石膏、大黄 笔者对《翼经经验录》55个病案、103首处方进行统计,发现其病案中用石膏、大黄或二者并用者占3/5以上。处方中用石膏、大黄治疗温热病者共计24首,治疗危急重症者亦有20首,如治湿温肠出血证用白虎汤加芩连地丹方,热病夹食重证用白虎合增液承气汤加苏子霜方,秋温外热中寒证用白虎合泻心加滑石木通方、附子泻心汤加葛根干姜方,寒结腹痛证用大承气汤加桂枝蒌霜焦楂姜夏方,麻疹热厥险证用泻心承气合增液汤加味方,痘疮实热险证用犀羚泻火汤方,肝痈用牡丹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石膏用量为15~60g;《古今药方纵横》曰:“入汤剂用量为15~60g,特殊需要用至120g。”据笔者统计得知,余无言使用石膏的35首处方中,其剂量为120~180g,最常用剂量为60g和90g。大剂量使用石膏多集中于治疗湿温证,间有治疗阳明经热证、秋温及春温证、妇人产后热证、妇人惊恐痉病证、儿童头风重证以及痘疮实热险证。处方多以白虎汤、白虎人参汤、承气汤加减化裁,或以白虎、承气合剂处方,间有以泻心汤、竹叶石膏汤加减处方者。余无言对石膏、大黄的药性与运用时机娴熟于心,能充分掌握相应剂量并随证化裁,而且使用超大剂量于许多危急重证之治疗。

2.2 察病证体质,灵活运用 余无言擅长运用清热与攻下二法,但仍根据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各种疗法,如治疗伤寒运用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大青龙汤等汗法;少阳证运用小柴胡汤之和解法;伤风汗多阳虚证用桂枝加附子汤,阳虚恶寒证用甘草干姜汤、桂枝加附子汤加肉桂干姜汤方等温法;急性善饥证用十全大补汤去肉桂加黄精方,阴挺用补中益气汤,久疟用首乌故纸汤,百合病用百合地黄汤之补益法;痘疮虚寒险证用温阳益气汤之温补内托法。

余无言临证治疗时,对于患者的身体禀赋及体质尤其重视,在其病案卷末附有诊余漫话数则,首篇提到“药用寒热补泻,当察患者体质”[3],强调如何掌握恰当以灵活处方,是衡量医术水平高下的标竿。并引用清代名医赵濂《医门补要》中有关论述,反复强调以启后学。

3 药证相合,不泥于时

3.1 攻补得当,有故无殒 余无言善用清热与攻下且不拘于时。如治产后湿温化燥证“妇人……于产后十八天,患湿温伤寒……渐至化燥,神昏谵语……且有撮空之象,问知大便四日未解,扪其舌上,业已断津。”其他医者或见产后体虚证,不敢妄用凉下之药;或怕引起肠出血,不敢用泻下剂。余无言认为此证虽是发于产后,然而产妇无病之时,未有不食荤腻补品者,胃肠积垢非攻下终不能除,病已危急,“急则治其标”,先治急证,处以泻心汤合承气增液汤加石膏、葛根、栀子,后调理而安。

3.2 有是证即用是药 余无言强调,有是证即用是药。如治夏令伤寒证,患者忽病伤寒,始则寒战……后体温上升,愈升愈高。头痛体痛,周身无汗,手足躁扰,气急微喘。脉亦洪大而浮紧。余氏处以大青龙汤,以生麻黄、桂枝各12g,生石膏120g,易大枣为鲜竹叶15g。此方重用石膏、麻黄、桂枝。患者服药后,起初烦躁更甚,不到半小时,汗乃渐出,愈出愈畅。之后又大汗约半小时,才渐渐少汗。高热退后,诸病若失。余无言指出:“麻黄汤证多,小青龙汤证次之,而大青龙汤证则较少。间或有之,亦须至五六日不解,天寒忽然转温,化烦躁乃速,否则不易见。”故叹曰:“昔人谓,有是证即用是药,岂可不三致意哉。”

余无言善用大黄、石膏,治温热善用清热与攻下二法,并能根据病证,灵活运用汗、和、温、补各法,值得借鉴。

[1]余奉仙.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0-101.

[2]余无言.瘢疹伤寒病篇[M].上海:中医书局,1955:100.

[3]余瀛鳌.余无言: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09.

猜你喜欢
仲景白虎承气汤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为何说西瓜是『天然白虎汤』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白虎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