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DEMATEL的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关键因素分析

2014-03-21 08:55傅红刘海丹闫宇宏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傅红 刘海丹 闫宇宏

摘 要:随着MBA院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于MBA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生软实力,突出各院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等问题,成为社会、MBA院校和考生关注的热点。本文依据需求-供给理论,构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间影响程度,运用改进的DEMATEL对影响MBA教育质量内涵的相关指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依据确定出的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中心度因素,找出影响MBA教育内涵提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评价体系;DEMATEL;矩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82-05

一、问题缘起

MBA教育从1991年至今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2年,目前有273所大学被授权进行MBA教育培养。随着被授权招生MBA的高校数量增加,MBA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内涵,以增强各院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社会、MBA院校和考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各高校间招生数量、学费等差别化的评判关键。

MBA教指委秘书长仝允桓教授指出:MBA教育发展要注意突破招生瓶颈,保证基本规模,理顺体制机制,建设师资队伍[1]。张跃华(2009)从整体MBA教育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了科学构建评估指标的建议。国辉(2003)在确保MBA教育质量的问题上,提出了构建科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原则。章达友(2010)从中美MBA教育对比中,提出了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文献梳理表明:在已有的MBA教育研究中,对如何达到MBA评估要求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较多而对质量内涵提升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则较少。对已经颁布的MBA评估指标分析,评估的内容涵盖了MBA培养的过程,评估的分值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侧重点。但从已有的研究文献和目前使用的评估指标分析,问题集中在指标的数量多、部分分值不能判断出关键指标及指标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对各个MBA院校发展特色化和差异化的战略,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而言没有帮助。我们还需要深入地对影响MBA教育质量内涵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找出提升质量内涵的关键点,为各MBA院校如何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提供方向性建议。

二、MBA教育质量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需求-供给理论,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决定了MBA院校的有效供给。

从图1可以看出,MBA院校从需求出发进行相关的培养目标设定,应当包含7个要素。本文从“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的视角出发,依据2009年版《中国高校MBA教学合格评估方案》[3],结合上述培养目标及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来研究。从目标评价出发,根据目标指标、过程指标、输出指标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初步构建了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有六个维度、二十二个子因素,从左到右依序编号为F1~F22,具体指标如图2所示:

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共同对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产生影响,理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的基础与前提。

三、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评价体系因素分析模型

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是由美国学者提出运用图论和矩阵工具进行系统因素分析的一种方法,是在深入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并通过矩阵的相关运算,计算出各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以及算出各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从而确定各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和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

DEMATEL通常采用的0-4标识,但此数据区间表示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关系时过于笼统,有失偏颇。为了提高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拟采用更加精确的0-9标志来标识[4]。其中,0表示两个因素之间没有相互影响关系,9表示二者之间具有极强的相互影响关系,因素之间关系的强弱从0至9逐步递增,如此得出直接矩阵Y(因素i对j的影响程度用矩阵中的元素Aij加以表示),将直接影响矩阵Y标准化为X,即对Y每一行的行元素求和,将Y除以最大的行和,公式如下:

X=1max1≤i≤nnj=1AijY

将此矩阵标准化,并据此求出综合影响矩阵T=X(I-X)-1以及每个元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中心度。同时,也可得出矩阵中各元素所对应的影响因素所属的种类,即其为原因因素或结果因素,影响度与被影响度之差为该元素的原因度。如果原因度大于0,表明该元素对其它因素影响大,称其为原因因素;如果原因度小于0,表明该元素受其它因素影响大,称其为结果因素。

根据上述步骤的计算,可以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以此来判断各因素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和与其他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4]。

据此我们提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如下图3所示:

(一)原因因素分析

由表3可知,课程设置的原因度最大。可见,合理的课程设置有益于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MBA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课程则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及实施过程的统一,是实现MBA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MBA课程设置结构是否合理,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构建MBA人才合理知识结构和培养必备能力素质的实现。因此,是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最重要的环节。从原因因素分析的因素顺序,对各MBA培养院校的启示是很明显的。如果在有限的能力、精力、财力和资源或其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原因因素的分析顺利,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步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尤其是若依据各自学院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原因因素的顺序分析,对提升学院MBA教育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结果因素分析

结果因素是由于受到别的因素影响从而对MBA教育质量内涵的提升产生影响。因此,应该找出最原始的影响因素来加以改善,从根本上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由表3可知,教学管理是最大的结果因素,高效合理的教学管理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但这个因素又受到培养目标、教学设施与设备、师生比、人员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通过控制原因因素对教学管理这个因素的影响,保证为MBA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服务。对于剩余的结果因素也可作类似的分析,但是最终都归结于原因因素的影响。

(三)各因素的中心度

根据原因结果图中各元素的中心度可以看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关键切入点主要集中在几方面:

1.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这个模式不完全是指现有的全日制和半脱产的时间模式,而更多的是指“贴近实务,注重实践”的培养方式。这个方式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本科或者其他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更强调应用性创新,实现从实践中提炼理论,从理论中演绎实践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科学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MBA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与时长、制定适时适校的教学计划,成为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的第一步。

2.学生满意度。根据MBA教指委发布的评估标准,其中学生满意度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对任课教师的测评和结果反馈。从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这个满意度的测查不能全面涵盖培养的整个环节,而仅仅是课程目标的测查。这就需要各MBA院校,依据自己开展的培养内容,设计更加全面的测查指标,以实现整体满意,从而提升MBA教育质量。

3.教育特色与创新。一个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在于系统内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于不断实行制度创新,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5]。从MBA教育的主体特征来看,特色教育主要体现在特定目标人群的选择、特色课程的开发、特定目标人群的不同能力培养等方面[6]。学校作为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可以在中心度分析的结果中,从办学定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开发到学员联系等指标方面考虑,找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特色创新的点,以求突出特色教育的系统化和专业化,从而为MBA目标人群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

五、结论

随着MBA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MBA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各要素进行质量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对而言,一些要素,如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的质量控制做得较好,达到了基本的要求;而一些要素,如质量评估、教育特色化和国际化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只有各要素的质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从整体上提高MBA的培养质量,从而使我国MBA教育在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仝允桓.认识MBA教育[Z].2010-10-22.

[2]东方慧博.中国MBA现状调查报告[EB/OL].(2007-03-13)[2013-05-06].http://www.eastday.com.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MBA教学合格评估方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8-41.

[4]段万春,林江珠,孙永河.基于改进DEMATEL方法的云南省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影响因素辨识[J].经济问题探索,2010(8):92.

[5]张云平.WTO与中国教育体制创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3.

[6]Sun Yonghe , Duan Wanchun , Du Yuanwei , Xie Hui. A novel synthesizing method of alternative priorities for benefits, opportunities, costs and risks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and network processes [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3(10):291-294.

(二)结果因素分析

结果因素是由于受到别的因素影响从而对MBA教育质量内涵的提升产生影响。因此,应该找出最原始的影响因素来加以改善,从根本上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由表3可知,教学管理是最大的结果因素,高效合理的教学管理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但这个因素又受到培养目标、教学设施与设备、师生比、人员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通过控制原因因素对教学管理这个因素的影响,保证为MBA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服务。对于剩余的结果因素也可作类似的分析,但是最终都归结于原因因素的影响。

(三)各因素的中心度

根据原因结果图中各元素的中心度可以看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关键切入点主要集中在几方面:

1.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这个模式不完全是指现有的全日制和半脱产的时间模式,而更多的是指“贴近实务,注重实践”的培养方式。这个方式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本科或者其他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更强调应用性创新,实现从实践中提炼理论,从理论中演绎实践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科学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MBA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与时长、制定适时适校的教学计划,成为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的第一步。

2.学生满意度。根据MBA教指委发布的评估标准,其中学生满意度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对任课教师的测评和结果反馈。从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这个满意度的测查不能全面涵盖培养的整个环节,而仅仅是课程目标的测查。这就需要各MBA院校,依据自己开展的培养内容,设计更加全面的测查指标,以实现整体满意,从而提升MBA教育质量。

3.教育特色与创新。一个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在于系统内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于不断实行制度创新,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5]。从MBA教育的主体特征来看,特色教育主要体现在特定目标人群的选择、特色课程的开发、特定目标人群的不同能力培养等方面[6]。学校作为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可以在中心度分析的结果中,从办学定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开发到学员联系等指标方面考虑,找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特色创新的点,以求突出特色教育的系统化和专业化,从而为MBA目标人群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

五、结论

随着MBA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MBA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各要素进行质量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对而言,一些要素,如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的质量控制做得较好,达到了基本的要求;而一些要素,如质量评估、教育特色化和国际化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只有各要素的质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从整体上提高MBA的培养质量,从而使我国MBA教育在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仝允桓.认识MBA教育[Z].2010-10-22.

[2]东方慧博.中国MBA现状调查报告[EB/OL].(2007-03-13)[2013-05-06].http://www.eastday.com.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MBA教学合格评估方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8-41.

[4]段万春,林江珠,孙永河.基于改进DEMATEL方法的云南省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影响因素辨识[J].经济问题探索,2010(8):92.

[5]张云平.WTO与中国教育体制创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3.

[6]Sun Yonghe , Duan Wanchun , Du Yuanwei , Xie Hui. A novel synthesizing method of alternative priorities for benefits, opportunities, costs and risks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and network processes [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3(10):291-294.

(二)结果因素分析

结果因素是由于受到别的因素影响从而对MBA教育质量内涵的提升产生影响。因此,应该找出最原始的影响因素来加以改善,从根本上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由表3可知,教学管理是最大的结果因素,高效合理的教学管理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但这个因素又受到培养目标、教学设施与设备、师生比、人员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通过控制原因因素对教学管理这个因素的影响,保证为MBA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服务。对于剩余的结果因素也可作类似的分析,但是最终都归结于原因因素的影响。

(三)各因素的中心度

根据原因结果图中各元素的中心度可以看出,MBA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关键切入点主要集中在几方面:

1.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这个模式不完全是指现有的全日制和半脱产的时间模式,而更多的是指“贴近实务,注重实践”的培养方式。这个方式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本科或者其他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更强调应用性创新,实现从实践中提炼理论,从理论中演绎实践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科学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MBA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与时长、制定适时适校的教学计划,成为提升MBA教育质量内涵的第一步。

2.学生满意度。根据MBA教指委发布的评估标准,其中学生满意度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对任课教师的测评和结果反馈。从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这个满意度的测查不能全面涵盖培养的整个环节,而仅仅是课程目标的测查。这就需要各MBA院校,依据自己开展的培养内容,设计更加全面的测查指标,以实现整体满意,从而提升MBA教育质量。

3.教育特色与创新。一个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在于系统内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于不断实行制度创新,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5]。从MBA教育的主体特征来看,特色教育主要体现在特定目标人群的选择、特色课程的开发、特定目标人群的不同能力培养等方面[6]。学校作为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可以在中心度分析的结果中,从办学定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开发到学员联系等指标方面考虑,找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特色创新的点,以求突出特色教育的系统化和专业化,从而为MBA目标人群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

五、结论

随着MBA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MBA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各要素进行质量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对而言,一些要素,如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的质量控制做得较好,达到了基本的要求;而一些要素,如质量评估、教育特色化和国际化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只有各要素的质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从整体上提高MBA的培养质量,从而使我国MBA教育在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仝允桓.认识MBA教育[Z].2010-10-22.

[2]东方慧博.中国MBA现状调查报告[EB/OL].(2007-03-13)[2013-05-06].http://www.eastday.com.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MBA教学合格评估方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8-41.

[4]段万春,林江珠,孙永河.基于改进DEMATEL方法的云南省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影响因素辨识[J].经济问题探索,2010(8):92.

[5]张云平.WTO与中国教育体制创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3.

[6]Sun Yonghe , Duan Wanchun , Du Yuanwei , Xie Hui. A novel synthesizing method of alternative priorities for benefits, opportunities, costs and risks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and network processes [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3(10):291-294.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课证岗赛”相融合下的教学方式探析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