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观察要点及护理

2014-04-01 13:48彭燕黄仕明张小燕张莉丝谢祖勤李历旭陈仲琼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血压

彭燕 黄仕明 张小燕 张莉丝 谢祖勤 李历旭 陈仲琼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遵义563099)

颈动脉支架是采用高性能医用金属和/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长期或临时留置于人体体腔内的假体,它主要用于支撑体内狭窄的管腔结构,使其成开放状态,重建血管通道纠正血液动力学异常、隔离血管扩张性疾病等,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随着神经介入治疗的发展,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可降低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有效的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但该手术除了对手术者有较高的要求外,手术的成功与术后的护理密不可分。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及工作责任心对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15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例,年龄55~70岁,均为男性,临床诊断:脑梗死12例,TIA 3例,经全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狭窄,符合颈动脉支架置入要求。

1.2 方法 完善术前准备后,将患者送至导管室,取平卧位。于左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常规消毒铺巾,以seldinger法行右股动脉穿刺置鞘,行诊断性血管造影,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及范围、侧支循环情况。经导丝引入支架,常规肝素化,洛赛克保护胃黏膜,将自膨式支架反复定位、释放,复查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开通情况。

1.3 结果 本组患者支架置入顺利,复查造影见支架覆盖病变良好,血管路径明显改善,颅内血管显影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1 病情的监测 术后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瞳孔、肌力的变化并记录;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头痛、呕吐、失语等表现。认真听取患者所诉不适,术后及时发现高灌注综合征所致脑出血、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本组病例有3例术后出现头痛、呕吐,经脱水、降低颅内压等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

2.2 穿刺鞘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患者带鞘回病房,因术中肝素化,待自然中和肝素后4~6h方可拔鞘[2]。护士应密切观察动脉穿刺鞘处有无出血、渗血,固定是否妥善,严禁按压穿刺鞘。提前备好拔鞘相关物品及药品,保证输液通道畅通。拔鞘时协助医生局部压迫15~30min,及时记录局部压迫止血时间,观察患者有无血压下降、心率增高、面色苍白、出汗等拔鞘综合征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穿刺处8字法加压包扎压迫止血24h,盐袋压迫6h,穿刺侧下肢伸直,禁止屈曲。

2.3 穿刺肢体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股动脉穿刺部位敷料是否干燥,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强弱、皮温、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感觉等,并进行左右对比记录。指导患者勿用力咳嗽、排便,防止腹压增加引起出血。若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及时查看穿刺处有无出血及血肿,在无出血的情况应考虑加压绷带是否包扎过紧而引起。卧床期间指导患者活动脚趾关节,指导并帮助患者活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按摩腰背部肌肉减轻此期卧床不适。及时查看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协助患者翻身。若拆除加压绷带后出现皮肤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局部减压或使用泡沫型敷料保护。

2.4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往往会在支架释放后出现一过性或一段时期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考虑与血管扩张、刺激颈动脉窦有关[3]。严重低血压会降低脑组织血流灌注,引起或加重脑缺血症状[4],应遵医嘱酌情使用升压药,积极将血压控制在患者自身的基础血压范围之内。有研究[5]认为根据患者病情,控制性降压应维持收缩压在110~130/70~90mmHg,以防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发生。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血压及心率变化,遵医嘱使用血压控制药物,尽量使用注射泵单独泵入,随时检查输液通道及泵管通畅情况,及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药物速度及剂量,并及时记录。本组病例有9例患者术后出现血压不稳定,经过积极的治疗及处理,将血压调控到允许范围。

2.5 抗凝药物使用的观察与护理 为防止支架表面血栓形成,术后需抗凝治疗,护士应掌握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药及时准确,服药到口。密切观察皮肤黏膜及牙龈有无出血,有无便血、血尿等;并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等变化,警惕发生脑出血,及时监测凝血功能。静脉输液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反复穿刺,各种穿刺后按压时间应适当延长。禁忌作颈部按摩,防止支架塌陷、变形及移位等。

2.6 排尿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术后可因卧床致排尿习惯的改变而致排尿困难,术前指导患者床上排尿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留置导尿属于有创操作,加上抗凝药物的使用,患者可出现血尿。插管前应评估患者有无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插管动作轻柔,妥善固定,观察尿量、颜色等情况,指导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

2.7 出院宣教 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告知患者坚持服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教会患者自我观察不良反应的方法,保持情绪稳定,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锻炼,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活动、头部屈曲,转颈等动作不能过大,走路不能过快等。定期监测凝血酶、血压、肝功等,定期复诊。

3 小结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病变的新技术和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解除颈内动脉狭窄,达到改善脑血管供血的目的[6]。其适应性广、创伤小、疗效确切,具有其它诊治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该手术仍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式,涉及较多的护理问题,除了术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准备,术中监护、抢救外,术后病情的评估、监测及护理至关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室应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完善术后护理流程,提高预见性护理,改善患者预后。

[1]周石,杨华,王学建.脑血管介入诊疗图谱[M].贵阳:科技出版社,2003:37.

[2]蔡亚峰.缺血中风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51.

[3]常红.颈动脉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1037.

[4]符晓艳,贾晓军,周华东,等.多巴胺联合间羟胺治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低血压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6):1326.

[5]吴建青.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69.

[6]韩洁,孙晓红,龙兆英.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29-531.

猜你喜欢
颈动脉支架血压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稳住血压过好冬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