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诱导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

2014-04-03 08:18王国祥刘立超杨超洪蔡子翔张雯卿陈智睿段娜玲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4年5期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基甲酰胺氯化铁

王国祥,刘立超,杨超洪,蔡子翔,张雯卿,陈智睿,段娜玲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岳阳 414006)

在过去数十年里,光聚合因为反应活化能低,可以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进行反应,特别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单体及低温聚合;而且光聚合是一种能量效率很高的反应,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已在涂料、黏合剂、油漆及电子工业中获得了重要应用[1]。

光聚合和热聚合不同,热聚合需要升温,而光聚合可以在室温及低于室温下都可进行。单官能度单体的热聚合链转移几率很高,但是进行光聚合时很少发生链转移副反应。因此,通过热聚合很难合成的间规立构化合物可以通过光聚合合成。光聚合反应本质上是在光照下,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并引发单体聚合的反应过程。与传统的热聚合反应类似,一旦引发开始,反应就以很快的聚合速度进行下去。

传统的光聚合一般所用光源为500 W的高压汞灯,其缺陷在于耗能较高[2-3]。发光二极管(LED)灯是一种节能灯,所发光源颜色纯,无杂色光,覆盖整个可见光的全部波段;透镜与灯罩一体化设计。透镜同时具备聚光与防护作用,避免了光的重复浪费。引发剂2-溴异丁酸乙酯在LED灯照射下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

本文报道了以24 W LED灯为光源,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自由基聚合的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及仪器

甲基丙烯酸甲酯,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N,N-二甲基甲酰胺,分析纯,湖南汇虹试剂有限公司;2-溴异丁酸乙酯,分析纯,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抗坏血酸,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无水甲醇,分析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苯基膦,化学纯,上海试剂一厂;三氯甲烷,分析纯,无水三氯化铁,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FA-1104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300DA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FTIR-37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 Nicolet公司;DF-101集热式磁力搅拌器,控温范围0~400 ℃,控温精度±1℃,郑州长城;24 W LED灯,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

1.2 PMMA的制备过程

在100 mL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N,N-二甲基甲酰胺、2-溴异丁酸乙酯、三苯基膦、无水三氯化铁和抗坏血酸,于超声波清洗器中振荡溶液至均相体系。将圆底烧瓶置于恒温槽中,然后用24 W LED灯照射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液缓慢滴加到大量的甲醇中,溶液变得浑浊,同时有固体沉降,抽滤,得到粉状固体。用三氯甲烷溶解固体,再加入大量甲醇析出固体,重复3次,得到纯PMMA。将其放入烘箱中,在60 ℃下干燥至恒重,称量,计算收率。同时取样进行红外测试。

1.3 红外测试

将所得产物在红外灯下干燥,然后与KBr按质量比约1∶100混合,压片,制成薄膜,置于红外仪中。扫描范围400~4 000 cm-1。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取10 mL甲基丙烯酸甲酯、0.20 g 2-溴异丁酸乙酯、0.16 g三氯化铁、1.31 g三苯基膦、0.878 g抗坏血酸、5 mLN,N-二甲基甲酰胺,控制反应温度25 ℃,用光源为LED灯(24 W),聚合反应时间分别取1,2,3,4,5 h,考察聚合反应时间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

图1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着反应时间从1 h增加到4 h,聚合物的收率增加。这可能是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增加,使聚合物收率增加。反应时间至4~5 h时,聚合物收率基本保持不变,这可能是由于单体已经基本消耗完毕。因此,聚合反应时间以4 h为最优。

2.2 引发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取10 mL甲基丙烯酸甲酯、0.16 g三氯化铁、1.31 g三苯基膦、0.878 g抗坏血酸、5 mLN,N-二甲基甲酰胺,控制反应温度25 ℃,聚合反应时间4 h,光源为LED灯(24 W),改变引发剂2-溴异丁酸乙酯用量进行实验,考察其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引发剂用量从0.05 g增加到0.20 g时,聚合物收率从28.15%增加到43.6%。这是由于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体系内产生的自由基数量增加。但当引发剂用量从0.20 g增加到0.50 g时,收率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引发剂用量增大,单体在体系内产生爆聚,导致聚合物收率下降。

2.3 催化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在本实验的聚合反应中,三氯化铁在抗坏血酸的作用下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取10 mL甲基丙烯酸甲酯、0.20 g 2-溴异丁酸乙酯、1.31 g三苯基膦、0.878 g抗坏血酸、5 mLN,N-二甲基甲酰胺,控制反应温度25 ℃,反应时间4 h,光源为24 W LED灯,改变三氯化铁用量进行实验,考察催化剂用量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催化剂用量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当催化剂三氯化铁用量从0.08 g增加到0.16 g,聚合物收率从32.56%增加到43.6%;这是由于催化剂用量增加,催化能力增强。但当催化剂用量大于0.16 g后,聚合物收率从43.6%降低到38.7%;这是由于三氯化铁用量增加,但没有增加还原剂抗坏血酸的用量,因而亚铁离子的数量没有增加,造成聚合物收率下降。

2.4 配体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在此聚合体系中,三苯基膦可以与亚铁离子配位,增加金属离子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取10 mL甲基丙烯酸甲酯、0.20 g 2-溴异丁酸乙酯、0.16 g三氯化铁、0.878 g抗坏血酸、5 mLN,N-二甲基甲酰胺,控制反应温度25 ℃,聚合反应时间4 h,光源为24 W LED灯,改变三苯基膦用量进行实验,考察配体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配体用量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

由图4可知,当配体三苯基膦用量从0.26 g增加到1.31 g时,聚合物收率随之增加,在配体用量1.31 g时收率达到最大,为43.6%;继续增加三苯基膦用量至2.62 g,聚合物收率降至28.9%。这可能是由于三苯基膦在体系中含量增大,使得聚合产物玻璃化效应明显,自由基和单体被固结,迁移阻力增加,使得收率明显降低。

2.5 还原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还原剂抗坏血酸的作用有2个方面,一是还原反应瓶中的氧气,消除氧气对聚合反应影响;二是将三氯化铁还原成氯化亚铁。

取10 mL甲基丙烯酸甲酯、0.20 g 2-溴异丁酸乙酯、0.16 g三氯化铁、1.31 g三苯基膦、5 mLN,N-二甲基甲酰胺,控制反应温度25 ℃,聚合反应时间4 h,光源为24 W LED灯。分别取0.176,0.528,0.878,1.230,1.760 g抗坏血酸,考察还原剂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5。

图5 抗坏血酸用量对聚合物收率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抗坏血酸用量增加,聚合物收率增加。这是因为反应体系中抗坏血酸含量较低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量较少,产生的活性催化剂亚铁离子也较少,使得聚合物收率较低;当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有足够量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得到较多的催化剂亚铁离子,反应加速进行。当抗坏血酸用量为0.878 g时,聚合物收率达到最大。

2.6 目标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图6为合成产物的红外光谱。在820 cm-1附近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特征峰;1 149,1 245,1 272 cm-1处的3个强吸收峰是酯中C—O—C的伸缩振动峰,表明存在酯基;1 729 cm-1是碳氧双键的伸缩振动峰;2 950和2 996 cm-1是甲基的伸缩振动峰。上述红外结构表明得到的是目标产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图6 聚合产物红外光谱

3 结论

采用24 W 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光聚合研究。单因素实验得到聚合最佳条件为:聚合反应时间4 h,引发剂2-溴异丁酸乙酯0.2 g,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铁0.16 g,配体三苯基膦1.31 g,还原剂抗坏血酸0.878 g。

[1]Shim S E, Shin Y, Jun J W, et al. Living-free-radical emulsion phot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by a surface active iniferter (suriniferter)[J].Macromolecules, 2003, 36(21): 7994-8000.

[2]Moad G., Rizzardo E, Thang S H.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by the RAFT process[J].AustralianJournalofChemistry, 2005, 58(6): 379-410.

[3]Buback M, Fukuda T. Mechanism and kinetics of dithiobenzoate-mediated RAFT polymerization. I. The current situation[J].JournalofPolymerSciencePartA:PolymerChemistry, 2006, 20(44): 5809-5831.

猜你喜欢
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基甲酰胺氯化铁
采用二甲基甲酰胺(70℃溶解法)测定棉/氨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
悬浮聚合法制备窄尺寸分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微球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处理剂氯化铁中锌的质量分数
一次盐水三氯化铁加入量实验
探究氯化铁溶液灼烧的变化
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甲基甲酰胺标准曲线及峰面积随浓度变化之规律
气相色谱法测定泊马度胺原料药中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等残留溶剂
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及性能
乙酰丙酮钕掺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光学光谱性质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