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外语学习障碍与对策

2014-04-23 03:40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聋子哑巴外语

● 官 群

一、引言

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困惑了无数中国人,也让无数的中国人在反思:为什么我们学不好英语?尤其在大学里,一些学生感到英语表达能力差,听力水平低,词汇量不够,学习效率低,没能掌握合适的外语学习策略,尽管通过了四六级考试,英语却仍然不能满足涉外工作和出国升学、生活交流的需要。从理论上而言,他们以合格的成绩考入大学,他们的智商和认知学习能力并不差,他们的英语也不应该差。但在实际上,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始终困扰他们,成了他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挥之不去的痛!更有甚者,他们完全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只是被动地应付老师的作业、平时的各种考试和四六级英语过关。对此,学术界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不乏真知灼见,但是,有一个研究视角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背后隐藏的外语学习障碍。

二、外语学习障碍是导致哑巴聋子英语的重要深层原因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有时称作学习无能、学习困难,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克于1963年提出[1]。他认为学习障碍是指学生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育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视、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美国学习无能全国联合委员会(NJCLD)在1988年修订定义:“学习障碍是指一个异质群体,在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有明显的困难或障碍。这些个体的内在障碍可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失能 (即功能障碍)造成的,并且可能贯穿一生。”语言学习障碍就是一般学习障碍在语言学习上的具体表现,而外语学习障碍,则是语言学习障碍在外语学习上的具体表现。

哪些学生是属于外语学习障碍?他们可能是有天赋或很聪明的,但是在语言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具有缺陷的学生。弗兰科斯等人指出这些学生天生具有语言方面的障碍,他们比别人更刻苦,学习更努力,承受的学业压力比正常学生更大,但由于家庭和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因此他们在学业表现中很少被认定为语言学习障碍[2]。如果进行学能测试,他们属于学习障碍学生。如果进行读写测试,他们一般会被认定为读写障碍者(dyslexia或dysgraphia),也就是说他们在神经生理方面具有缺陷,在学习能力的一个和多个方面具有障碍,尤其会在语言学习方面具有困难。具体而言,阅读障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障碍,具有这种障碍的人,不能在自己的母语中完成词汇的音形义的表达和朗读,比如很多基本的语音处理的技能受损以至于不能操控和记忆声音或字符串[3]。具有阅读障碍的人可能推理能力并未受损,听力理解也没有问题。由于语言能力的缺陷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式进行弥补,因此具语言障碍的学生也能够顺利上大学,进入外语学习的课堂[4]。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研究者发现阅读和书写困难现象在大学生中同样存在[5][6][7][8][9][10]。有少数研究者针对大学生的外语学习障碍进行了研究[11][12][13]。除了明显的阅读和书写障碍,外语学习障碍的学生不仅仅在语音拼写字形等方面有困难,同时他们表现出了由于自己的本族语理解能力低造成的很多外语理解与表达的障碍[14]。

目前,大学外语教育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三点。第一,由于大学外语老师不了解学生之前母语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在大学外语课堂上,老师只能注重知识和专业内容,因此大量的有关语言提升的基本功训练(如语音课)没有在课程大纲中涉及到。第二,对于外语学习障碍的学生如果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采取与正常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但是囿于大学外语教学任务重班额大课程少的现状,很难对那些语言障碍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第三,在大学教学中有关学习障碍的研究少之甚少,专门对大学生语言学习障碍开展研究和干预的人更少。

最早将大学生外语学习不成功与学习障碍联系起来的研究者是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Kenneth Dinklage,他在有关“学生的情感问题”一文重点对那些无法完成哈佛大学本科语言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了聪明、有天赋又有动机的学生却在外语课堂表现出不成功,其主要原因和表现概括为如下三方面。

其一,是不会出声朗读,不会发音,不会拼写。这些学生的问题不是零散的,而是非常系统的问题,比如字符串拼写时颠倒顺序,拼读时把字符串位置看颠倒,或把字母看成镜像字母(b看成d或 p看成q)。借用Critchley(1964)的术语,这些学生应该属于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15]但是这一术语似乎侧重于神经生理机制的缺陷,所以当时美国学者对英国专家提出的这一术语有些排斥,而称作具体的语言或阅读障碍(specific reading/language disability)。实际上,从20世纪20到40年代,内科医生Samuel orrey Orton提出了“符号变形症(Strephosymbolia)这一说法,强调语言障碍实际上是学习能力缺陷的神经生理表现,Dinklage在1971年也使用了这一术语。[16]

其二,是听力辨别障碍,他们混淆两组类似的发音。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传统的外语教学法始于19世界初的语法翻译法,一时盛行于世。然后被20世纪40年代的听说法取代,习惯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不能适应听说法教学,学生们出现的问题被Tallal(1996)总结为听力信息处理障碍,这是造成语言障碍的最主要的原因[17]。解决这个听力障碍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发音速度,提高语言的重音和次重音的发音特征。

其三,是词汇记忆障碍,他们能记下来在纸面上拼写的单词,但是却无法记忆口头产出的单词。尽管他们能够短时间内重复一个单词的发音,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拼写,很快地就把这个词忘记了。词汇工作记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语言能力[18][19][20],对外语学习尤其更加重要。尽管在大学中,语言学习不是学生们的最重要的课程,而且一些学生通过自己母语的辅助能够完成大学的学业,但是当这些语言学习障碍的学生接触到一门新的外语时,就无法适应了。外语学习的能力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

如何衡量外语学习能力呢?Carroll(1959)设计了当代语言能力测试 (Modern Language Aptitude Test),包含五个子测试:数字学习、发音拼写、拼写线索、句中的单词以及配对联想。[21]对于语言学习障碍的大学生,研究发现他们在这五个子项中的表现就很差,明显低于正常学生,尤其是在后两项中,语言学习障碍的学生不能在句子中准确地通过语法或语音规则准确地区分出外语单词的意义;同时他们不知道如何通过配对联想去迅速地准确地对外语单词进行记忆。虽然有人使用当地语言能力测试对语言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区分,但是仍旧没有一个专门的测量工具,对语言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鉴定。

对于鉴定语言学习障碍的标准,研究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Ganschow和Myer(1988)认为听力音节辨别任务可以作为外语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标准,尤其在一到十年级适用[22]。这是因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关键是将一个新的语言符号和新接触的语音信息配对,同时还要跟语义信息结合。对于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够在阅读或听力信息中成功地区分单一词汇或单独音节,无法把单独的词汇或音节与对应的有意义信息结合,或者成功地产出或拼写出单词或音节。

三、外语学习障碍的表现及对策

(一)外语学习障碍的一般表现及对策

大学生外语学习障碍的一般表现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分别是记忆力差、焦虑以及语法纠结,这三个方面也是外语学习障碍的三大原因。

第一,记忆力是任何形式的学习的核心,对于外语学习尤其重要。几乎语言学习的任何方面,从第一节外语课到最后一节外语课,都需要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记忆力,从单词拼写书写的音形义的记忆、到语法功能、固定搭配、句法结构、语义衔接的记忆,所有的外语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就是记忆力。没有良好的记忆力在外语能力的表现方面一定不堪一击,语言能力无法表现。

第二,焦虑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是常见和必然的现象,如果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焦虑不断,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发音时,学生会担心自己的语音不标准;表达时,学生会担心犯各种语法错误;理解时,学生会担心自己误解说话人的意图,等等。这一切都会让学生担心自己的语言不规范,表现出尴尬的样子。因此,在语言学习环境中,应该让学生降低犯错的警觉,创造宽容大度、畅所欲言、不怕犯错的气氛。否则,学生一旦出现焦虑心理,他们就会因紧张而屏蔽听到的信息,更难理解听到的声音;还会出现语言沉默现象,学生宁愿一句话不说,也不愿意去尝试做出简短的发音或说出简短的句子,因此造成聋子外语和哑巴外语的僵化现象。

第三,语法纠结是造成语言麻木的根源,语法纠结会让学生注重语言的语法形式而不是语义内容,侧重于理解句法构成的基本规律而不是领悟目标语言的概念表达。虽然一些老师注重交际法教学,一些教科书也注重学生语言输出的量,但是这些老师和这些教科书中大量使用了语法术语,因此事与愿违,违背了交际法教学的初衷,学生大量依赖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思维,造成了彻底的哑巴外语聋子外语现象。表1给出了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二)外语学习障碍的具体表现及对策

语言学习障碍产生的根源不一定完全是由大脑神经认知系统导致,有时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比如教师或教材的问题。比如一个没有经验的教师,不懂得外语教学的课堂规律;没有受过教学法的培训;或一个班级学生人数很多;教学内容繁重,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速度过快学生无法消化,等等。

表1 外语学习障碍的一般表现、典型特征及其对策

表2列出了大学生外语学习障碍的各类具体表现及其对策。实际上,这些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上大学之前就存在的,为了避免外语学习障碍逐步升级,必须采取对应的策略及时补救。补救的原则是通过记忆策略、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有效的计划和及时训练、学用结合等手段,化解外语学习障碍的具体问题。

表2 外语学习障碍的具体表现及其对策

四、如何防治外语学习障碍,克服哑巴聋子英语

(一)及早发现外语学习障碍的预兆

在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往往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受到外语学习的困扰,表现为高分低能、哑巴聋子英语、丧失信心、动机不足等,可能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教学手段、内容和计划不合理。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都会导致外语学习障碍,及早发现外语学习障碍的预兆(见表3),是防治外语学习障碍,克服哑巴聋子英语的首要前提。

(二)多管齐下防治外语学习障碍,克服哑巴聋子英语

发达国家在很多大学已经建议专门人员设立特殊服务,解决大学生学习障碍问题。对于外语学习障碍的学生,国外一些大学的解决办法有二:一是免除对这些学生的外语学习的要求,二是降低课程要求。这种不要求或降低要求的做法是消极的、被动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也不符合大学教育目标及学生自身成长需要。很多学生还是希望能够掌握一门外语。对于外语学习障碍的学生,关键不是降低要求或取消课程,而是要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路径,保证他们外语学习的成功。

表3 外语学习障碍预兆检测表

Dinklage(1971)针对哈佛大学对于外语课程的要求,认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最终的挑战就是外语学习障碍[23]。当前一些语言学习障碍的专家和学者,各自对如何应对这个挑战,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在外语教学中,只有通过教学策略的改善和提升才能解决语言学习障碍的难题。比如Goulandris(2003)指出要使用多信息通道的教学途径,只有使用了多途径教学,才有可能弥补学生学习能力的缺陷。[24]Ganschow 和 Myer(1988)认为,最有效的两个信息通道就是视觉和听觉通道,同时动觉通道同样可能提升学习质量。[25]事实上,在外语学习障碍矫正的策略中,最常使用的原则就是AVK原则,A代表听觉,V代表视觉,K代表动觉。在书写和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习惯运用AVK原则。

多感觉通道型外语教学手段,比传统的语法教学和翻译教学要有效得多。这种教学手段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语义为主导”的原则。而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多种教法学法,比如:学生自主推导,多种语言实例,有意义的情景练习,唱歌曲听音乐,做各种角色游戏和表演,对单词进行形象表演猜意义,表演外文戏剧,看外文电影,对话表演,等等多感觉通道的训练和游戏,帮助外语学习变得更具体生动。

教学风格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教学者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因地制宜的个别辅导是最有效的提升外语学习障碍的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比如对于具有听力障碍和记忆力缺失的学生,老师必须对这样的学生给予格外的重视,用多种类型和多信息通道的表达方式跟他们沟通,单一的信息通道的教学方式不足以满足他们学习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总用一种方式让他们学习,效果一定不好,老师要给他们提供诸如提问题、换句话说、归纳记忆、规律总结、例句举一反三等多种方法帮助他们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检验和理解性学习。再比如,对于发音有障碍的学生就不要特意地让他们进行发音,而应该通过有意义的整体语言表达的训练来取代他们对单一词语的表达,这样就可以避免他们对单一词语的刻意发音,从而造成压力和表达困难。

对外语学习障碍的学生的教学要不断地调整。除了整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与调整外,还需要对这些学生建立非常适中的预习和复习进度、难度。预习内容要和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然后采取“1-2-6”学习原则,即每隔1、2、6天对相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知识再现不断考核。

最后一点原则就是激励策略和教学气氛。只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不感到拘束和紧张;只有对学生期待和赞赏,学生才能感到受重视和有动机;只有对学生不断体验进步,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克拉什的情感过滤器原则说明,如果学生感到精神紧张,那么学习一定不会成功;只有精神状态放松,才能取得成功。

五、总结

在大学里,哑巴聋子英语使学生身处窘境,而学生和老师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外语学习障碍是哑巴聋子英语背后的深层原因之一。他们仍旧按部就班地拼命学习、兢兢业业地努力教学,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哑巴聋子英语的困惑。

大学外语教师大多偏重语言教学,对学习障碍知之甚少,加之缺乏外语学习障碍判定标准,很难对外语学习障碍有敏锐意识,更缺少外语学习障碍教育矫治策略,普遍采用大一统的单一方式教学,多途径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因此,外语学习障碍及其哑巴聋子英语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值得庆幸的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随着脑科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对于学习障碍尤其是外语学习障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研究结果,比如上文所述:大学外语学习障碍的一般原因和表现有记忆力差、焦虑和语法纠结三大方面;大学外语学习障碍的具体表现从初级到高级清晰可见,体现了语言能力从易到难的变化趋势,其对应的教学对策以及预警信号,尤其是多途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可以用来有效地预防和矫治外语学习障碍、克服哑巴聋子英语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外语教学的质量。

[1][5]官群.多元干预突破学困MILD(温情)教育计划[J].中国特殊教育,2011,(9):26-30.

[2]Flax, J.E., Realpe-Bonnilla, T., Hirsch, L.S.Brustowicz,L M., Bartlett, C.W., &Tallal, P.(2003).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in families:Evidence for co-occurrence with reading problems.Journalof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6,530-543.

[3][4][11][22][25]Ganschow, L., &Myer, B.(1988).Profiles of frustration: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with 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In J.Lalande (Ed.), Shaping the future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p.32-53).Lincolnwood, IL:National Textbook.

[6][7]BenDror, I., Pollatsek, A., &Scarpatti, S.(1991).Word identification in isolation and in context by college dyslexic students.Brain and Language, 40,271-490.

[8]Hanley, J.R.(1997).Reading and spelling impairments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20, 22-30.

[9]Snowling, M., Nation, K., Moxham, P.Gallagher, A.,&Frith, U.(1997).Phonological processing skills of dyslexic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A preliminary report.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20,31-41.

[10]Wilson, A.M., &Lesaux,N.K.(2001).Persistence of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deficits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dyslexia who have age-appropriate reading skills.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34,394-400.

[12]Sparks, R.L., & Ganscow, L.(1991).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differences:Affective or native language aptitude difference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75,3-16.

[13]Sparks, R.L., Phillips, L.G., &Javorsky, J.(2002).Students classified as LD who received course substitutions for the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requirement:A replication study.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6, 482-499.

[14]Nation, K., Adams, J.W., Bowyer-Crane,C.A., & Snowling, M.J.(1999).Working memory deficits in poor comprehenders reflect underlying language impairmen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73,139-158.

[15]Critchley, M.(1964).Developmental dyslexia.Springfield,IL:Charles C.Thomas.

[16][23]Dinklage, K.T.(1971).The inabilit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In G.Blaine&C.C.McArthur (Ed.) , Emotional problems of the student (pp, 185-206).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

[17]Tallal, P.(1996).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impaired children improved with acoustically modified speech.Science,271,81-84.

[18]Baddeley, A.(1986).Working Memory.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Liberman, I.Y., Mann, V.A., Shankweiler, D., &Werfelman, M.(1982).Children’s memory for recurring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materials in relations to reading ability.Cortex, 18,367-375.

[20]Torgesen, J.K., Wagner, R.K., Rashotte, C.A.(1994).Longitudinal studies of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and reading.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7,276-286.

[21]Carroll, J.B., &Sapon, S.M.(1959).Modern Language aptitude test.New York:Psychological Corp.

[24]Goulandris, N.(2003).Dyslexia in different language: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s.London:Whurr.

猜你喜欢
聋子哑巴外语
哑巴娘
哑巴狗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父子俩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聋子伯伯
聋 子 放 炮
理发匠
聋子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