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窄谱蓝/红光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7-24 01:41石成方
中国药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异维红霉素红光

石成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北京 100125)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好发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内分泌如雄激素分泌过多、皮脂分泌过多,痤疮丙酸杆菌增生引发的炎症反应以及毛囊口上皮的角化过度。其病程较长,造成的瘢痕以及色素沉着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痤疮成为近期临床治疗研究的难题之一。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是维甲酸类药物与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可以减少皮脂分泌,具有抗炎作用,且可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使痤疮皮损消退[2]。高强度窄谱蓝/红光可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加快修复机制以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同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且无毒副作用[3]。本研究中采用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窄谱蓝/红光对痤疮患者进行治疗并评价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60 例,其中男40 例,女20 例;年龄18 ~30 岁,平均(21.4 ±2.5)岁。入选标准[4]:18 ~30 岁;确诊为寻常型痤疮;经改良Pillsbury 法分为轻、中、重度(Ⅰ,Ⅱ,Ⅲ级)痤疮;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该研究。排除标准[5]: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对紫外线、紫外光以及有本次研究药物过敏史;近期有口服维A 酸类以及其他药物应用史;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合并痤疮以外的其他皮肤病,如银屑病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20.8±2.6)岁;平均病程(8±4)月。对照组中,男22 例,女8 例;平均年龄(21.1±2.3)岁;平均病程(9±3)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患处涂抹适量的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210),每日早晚各1 次,疗程共6 周。治疗组患者加用窄谱蓝/红光治疗,采用LED 光动力仪(武汉华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蓝光波长(415 ±5)nm,红光波长(635 ±5)nm,每次照射前患者需清洁面部后平躺在治疗床上,戴好护目镜,仪器治疗光斑距离患者面部9cm,蓝/红光交替照射,每次20 min,2 次/周,连续治疗8 次。治疗期间,嘱所有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饮食清淡,忌辛辣食物以及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忌用手挤压粉刺。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6]

由同一名医生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 周、6 周记录面部皮损(如较大的丘疹、脓疱、囊肿以及结节)的数量,根据治疗前后总皮损数量的改善程度进行疗效评估,并同时记录治疗有效的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观察指标评价根据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表(Qol-Acne)[7],包括自我感知、社会功能、情感功能3 个维度,每个条目4 个选项,共14 个条目,各条目的总得分即为各维度的得分,得分从低至高评为0 ~3 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皮损消退率=(治疗前皮损总数-治疗后皮损总数)/治疗前皮损总数×100%。基本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皮损消退率不少于9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皮损消退率60% ~89%;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皮损消退30% ~59%;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皮损消退少于30%。总有效=痊愈+显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结果见表1。可见,经过4 周治疗,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6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30]

2.2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为(3.8±1.5)早于对照组的(4.5 ±1.8)周(P <0.05)。

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见表2。可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知、社会功能、情感功能3 个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s,分,n=3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s,分,n=3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自我感知 社会功能 情感功能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5.01±1.39 5.12±1.54治疗后10.11±2.12*#7.12±2.02治疗前8.93±3.01 9.01±2.89治疗后14.01±2.88*#11.89±2.00治疗前4.10±1.44 4.22±1.69治疗后9.21±2.11*#6.89±2.01

2.3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口干、皮肤干燥、皮肤瘙痒和唇炎(见表3),症状较轻,患者均可耐受,治疗结束后均恢复。治疗组患者口干、皮肤干燥以及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2.4 痊愈后随访结果

随访3 个月。治疗组痊愈30 例,其中复发1 例(3.33%);对照组痊愈26 例,其中复发5 例(19.2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n=30]

3 讨论

痤疮发病机制较复杂,与雄激素分泌过多使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关[8]。药物治疗为痤疮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维甲酸类、抗生素类以及激素类药物。异维A 酸是第1 代维甲酸类药物,可抑制皮脂腺活性,从而减少皮脂分泌、促进上皮细胞分化与生成、抑制角化细胞增生;具有抗炎作用,且可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使痤疮皮损消退。

蓝光可有效杀灭座疮丙酸杆菌[9]。红光穿透力较强,可有效改善肤质、减少瘢痕的形成,能加速炎症消退而使痤疮造成的红斑反应极大地降低,可刺激纤维细胞增生而促进组织修复,且可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10]。本研究中采用的高纯度窄谱蓝光(415 nm)不含紫外线,对人体安全可靠。窄谱蓝/红光联合应用,可以充分突出两者的优点,并减少其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是治疗痤疮是一种好的选择。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更早,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更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痊愈患者随访3 个月的复发率也较低。这表明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窄谱蓝/红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

因此,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窄谱蓝/红光治疗痤疮,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提高治愈率,安全可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可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 傅珊虹,耿承芳,叶发舜,等. 光动力联合阿维A 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11):1 193 -1 195.

[2] 张 微. 异维A 酸胶丸联合外用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研究[D].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3] 孟淑云. 红蓝光联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4] 李湘辉,邓益帼,张 荣,等. 窄普蓝/红光治疗对痤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 578 -1 580.

[5] 伍金妹,侯宜金,熊彩珍,等. 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联合1 450 nm 半导体激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4):56 -57.

[6] Sami NA,Attia AT,Badawi AM.Phot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J].J Drugs in dermatology,2008,7(7):627 -632.

[7] 彭宁宁.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红蓝光治疗痰热瘀结型痤疮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8] 刁庆春,薛 梅,张 洁,等. 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与0.1%他扎罗汀乳膏治疗120 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2010,39(23):3 221 -3 222.

[9] 李 燕. 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0] 李庆祥,刘金花,陈俊钊,等. 红蓝光联合一清胶囊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5):39 -40.

猜你喜欢
异维红霉素红光
发红光的蔬菜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痤疮可与异维A酸“握手”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胸腺肽口服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
探讨异维A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在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