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炮制王不留行和芥子的可行性研究

2014-07-24 02:03杨晓东李福兵刘兴文
中国药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芥子浸出物药典

杨晓东,李福兵,刘兴文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00)

微波加热炮制种子类药材有一定的优势[1]。为了进一步探讨该技术在中药炮制领域的广泛适应性,笔者设计了微波加热炮制王不留行和芥子与传统炒制法的对比试验。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微波炉(格兰仕WP700 型);普通电炒锅;YFⅢ型粉碎机(浙江瑞安市永历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药典筛;Agilent 12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VWD 检测器,四元梯度泵);Chem Station 工作站(Agilent 科技有限公司);HC-TPⅡ-10 型架盘药物天平(上海精科天平);HHS 型电热数显水浴锅(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王不留行对照药材(批号为121094-201004),芥子对照药材(批号为121150 -200502),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批号为111702 -200501),王不留行黄酮苷对照品(批号为111902 -201105),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乙腈为色谱醇;试验用水为重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炮制品制备

取王不留行、芥子各500 g,分别按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炮制通则清炒法(附录ⅡD)依法炮制,即得传统炮制品[2]附录20。取王不留行、芥子各500 g,分别平铺在转盘上,0.5 ~1 cm 厚,放入微波炉,加热炮制到药典中对该2 个品种规定的要求[2]49,149,即得微波炮制品。

2.2 外观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法与清炒法的成品外观性状均能达到《中国药典(一部)》炒法所要求的炮制标准—— 颜色变至淡黄至深黄色,其中微波法炮制王不留行的爆花率(98%)高于传统清炒法(90%)。

2.3 薄层色谱比较[2]49,149

王不留行炮制品:取王不留行清炒品和微波炮制品粉末各1.5 g,分别加甲醇20 mL,加热回流30 min,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 使溶解,作为清炒品和微波炮制品的供试品溶液。另取王不留行对照药材1.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及2 种供试品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5 ∶7 ∶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结果见图1。在微波法与清炒品的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溶液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图1 王不留行炮制品薄层色谱图

芥子炮制品:取芥子清炒品和微波炮制品粉末各1 g,分别加甲醇50 mL,超声处理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 mL 使溶解,作为清炒品和微波炮制品的供试品溶液。另取芥子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芥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 含1 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4 种溶液各5 ~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 ∶3 ∶1 ∶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结果见图2。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图2 芥子炮制品薄层色谱图

2.4 浸出物比较[2]附录62

王不留行炮制品:分别取清炒及微波炮制王不留行粉末约4 g(过二号筛),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以乙醇代替水为溶剂,测定两种炮制品的浸出物含量(%)。结果王不留行浸出物含量清炒品为13.82%,微波炮制品为15.31%,微波炮制品比清炒品浸出物高11.0%。

芥子炮制品:分别取清炒及微波炮制芥子粉末约4 g(过二号筛),精密称定,置250 ~300 mL 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 mL,塞紧,冷浸,前6 h 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 h,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 ℃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质量,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芥子浸出物含量清炒品为6.61%,微波炮制品为6.91%,微波炮制品比清炒高5.0%。

2.5 王不留行炮制品的含量测定

2.5.1 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王不留行黄酮苷对照品5 mg 至50 mL 容量瓶中,加7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每1 mL 含王不留行黄酮苷0.1 mg)。精密称取王不留行清炒品和微波炮制品粉末(过三号筛)各1.2 g,分别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5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33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5.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参考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文献资料,确定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表1 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理论板数按王不留行黄酮苷峰计算应 不 低 于3 000[249,149,3],色 谱 图 见图3。

表1 王不留行流动相梯度洗脱表

图3 王不留行炮制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2.5.3 方法学考察

标准曲线制备:吸取王不留行黄酮苷对照品溶液6,9,12,15,18 μL 依次进样,依法测定,以王不留行黄酮苷进样量( X)与峰面积值( Y)作图,得线性回归方程Y=138 459 X+146 088,R2=0.999 8。结果表明,王不留行黄酮苷进样质量在0.6 ~1.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稳定性试验:在拟订的色谱条件下,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在0,2,4,6,8 h 时测定峰面积值。结果的RSD 为1.76%(n=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 h 内稳定。

精密度试验:在拟订的色谱条件下,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 次,记录峰面积值。结果的RSD 为1.69%(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重复性试验:在拟订的色谱条件下,取同一批样品,平行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依次进样,记录峰面积值并计算含量。结果的RSD 为2.22%(n=6),表明方法重复性好。

加样回收试验:在拟订的色谱条件下,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溶液3 份,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1,1.2,1.4 mL,照前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加样回收溶液,依法测定,记录峰面积值,按外标法分别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 n=6)

2.5.4 样品含量测定

按拟订的色谱条件,精密吸取王不留行供试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值,按外标法分别计算含量,结果见表3。可见,王不留行微波品中王不留行黄酮苷的含量为王不留行清炒品1.06 倍,含量差异显著,说明微波炮制法优于清炒法。

表3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2.6 芥子炮制品的含量测定

2.6.1 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5 mg 至25 mL 容量瓶中,加乙腈-0.08 mol/L 磷酸二氢钾(10 ∶90)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每1 mL 含芥子碱硫氰酸盐0.2 mg)。精密称取芥子清炒品和微波炮制品粉末(过三号筛)各1 g,分别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50 mL,超声处理(功率150 W,频率20 kHz)20 min,滤过,滤渣再用甲醇同法提取3 次,滤液合并;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流动相溶解,转移50 mL 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芥子清炒品和微波炮制品供试品溶液。

2.6.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参考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文献资料,确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0.08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10 ∶90);检测波长为326 nm。理论板数按芥子碱计算应不低于3 000[2]49,149。色谱图见图4。

2.6.3 方法学考察

标准曲线制备:吸取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溶液6,9,12,15,18 μL,依次进样,依法测定,以芥子碱硫氰酸盐进样量( X)与峰面积值( Y)作图,得芥子碱硫氰酸盐线性回归方程 Y =250 757 X+258 129,R2=0.999 7。结果表明,芥子碱硫氰酸盐质量在1.2 ~3.6 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稳定性试验:在拟订的色谱条件下,取芥子供试品溶液,在0,2,4,6,8 h 进样并测定峰面积值。结果的RSD 为0.12%(n=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 h 内稳定。

精密度试验:在拟订的色谱条件下,精密吸取芥子对照品溶液1 份,连续进样5 次,记录峰面积值。结果的RSD 为0.11%(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重复性试验:在拟订的色谱条件下,取同一批样品,平行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依次进样,记录峰面积值并计算含量,结果的RSD 为0.56%(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加样回收试验:在拟订的色谱条件下,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溶液6 份,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0.4,0.5,0.6 mL,照前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加样回收溶液,依法测定,记录峰面积值,按外标法分别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

2.6.4 样品含量测定

按拟订的色谱条件,精密吸取芥子供试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值(见图4),按外标法分别计算含量。结果见表3。可见,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芥子微波品为0.678%,芥子清炒品为0.612%,含量差异显著,说明微波炮制法优于清炒法。

3 讨论

从外观性状比较,清炒法与微波法的成品外观均能达到药典对该品种的要求,其中王不留行微波法的爆花率还高于传统清炒法,且微波炮制的时间也比清炒法时间短。薄层色谱结果表明,清炒法与微波法的成品中都能出现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相同颜色的斑点,说明微波法没有改变供试品中的主要指标成分。浸出物测定结果表明,清炒法与微波法的成品均能达到药典的规定,其中王不留行微波法比清炒法浸出物高11%,芥子微波法比清炒法浸出物高5%,说明微波法优于传统清炒法。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清炒法与微波法的成品均能达到药典的规定,且微波法的含量均高于传统清炒法,说明通过微波炮制后,更有利于饮片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致谢:本研究得到了成都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周静波博士及其同事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谨表谢意。

[1] 李福兵,杨晓东,刘兴文. 牛蒡子微波加热炒制与传统清炒法的比较试验[J]. 中国药业,2013,22(8):33 -34.

图4 芥子炮制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 蔡宝昌. 刘训红. 常用中药材HPLC 指纹图谱测定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3 -24.

猜你喜欢
芥子浸出物药典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多出来的空间
环糊精增敏荧光法测定十字花科植物总芥子碱含量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淡绿色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