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及趋势分析

2014-07-24 01:42屈小青
中国药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受体我院用药

屈小青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8)

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抗高血压药品种繁多,合并用药常见,了解抗高血压药的品种、联用情况及进行合理分析,非常必要[1]。笔者以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目的,对我院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查阅我院2012 年1 月1 日至31 日门诊近2 万张处方,从中选取诊断为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并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有效处方658 张。应用Execel 软件逐张录入计算机,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抗高血压药种类、应用频次、治疗方案及相关费用等进行分类、计算、排序、统计[2]。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准计算各药的DDDs、日均费用(DDC)等。DDD值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以2005 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及第16 版《新编药物学》规定的日剂量为准[3],上述文献未收载的以药品说明书为准。DDDs=某药的消耗量/该药的DDD 值。DDDs 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次越高。DDC=某些的零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患者年龄:658 例患者中,男335 例,女323 例,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男女发病率相当,在性别上并无明显差异。由表1 可见,患者年龄大部分在41 ~80 岁,尤其51 ~60 岁为多,反映出此年龄段高血压患病率最高。

表1 患者年龄构成比统计( n=658)

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根据药理作用不同,我院常用抗高血压药共有6 类39 种,包括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β -AT)、利尿药和其他(包括复方制剂等)。其应用情况统计见表2。可见,我院CCB 和ARB 应用最多,销售金额所占比例最大;其他品种数和应用频次较小,利尿药因单价较低,销售金额最低。

抗高血压药治疗方案:结果见表3。可见,在所调查的658 张处方中,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较多,二者占绝大部分比例,三联用药较少。

表2 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应用频次及销售金额统计

表3 抗高血压药治疗方案统计

销售金额排序前15 位的抗高血压药:结果见表4。可见,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的DDDs 和销售金额差距较大。DDDs 排序列前3 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和美托洛尔片,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 位的是坎地沙坦片、厄贝沙坦片和左旋氨氯地平片。销售金额排序列15 的抗高血压药中有4 种是ARB 类药,8种是CCB 类药,说明二者所占市场份额较大,用量也较大。从DDC 看,靠前列的有尼莫地平片、贝那普利片、非洛地平缓释片、坎地沙坦片;相对较低的有硝苯地平缓释片、拉西地平片、美托洛尔片等。

2.2 用药分析

2.2.1 各类抗高血压药

CCB:降压迅速而强力,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剂量与疗效呈正相关关系,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除心力衰竭外,较少有禁忌证,临床应用广泛。CCB 类药具有明显的降压和抗心绞痛作用,不影响糖和脂的代谢,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药物的首选药物。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的销售金额一直居CCB 类药前列。随着缓、控释技术的广泛应用,其缓、控释制剂应用更普遍。第2 代CCB 类药有更高的血管选择性、稳定性,如非洛地平在降压过程中减少了心肌梗死的危险;第3 代CCB 类药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半衰期( t1/2)为35 h,起效缓和,24 h 血药浓度平稳,因而能昼夜一致地保护高血压和心绞痛患者,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4]。

ARB:是抗高血压一线治疗用药,降压平稳,疗效强,作用时间长,患者耐受性好且具有全新的降压机制,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而不影响其他激素受体或心血管中重要离子通道的功能,且不抑制降解缓激肽的ACEI 作用,从而可避免ACEI 无法克服的不良反应[5]。ARB 也有其降压之外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血管和肾脏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如改善左心室肥厚、延缓肾功能衰竭、减轻蛋白质、延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不全、预防卒中、降低血尿酸及减少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等。这种保护作用不依赖于药物的降压效应[6]。ARB 的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其作为降压药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高危高血压患者,其市场前景广阔。

表4 销售金额排序前15 位的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

ACEI:作为抗高血压一线药,降压作用强,且有器官保护作用,预防或逆转肾小球基地膜硬化,改善患者预后,副作用较少,特别适用于伴心肌梗死和轻度肾功能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对各型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也都有较少的降压作用。但ACEI 的主要特点及不足之处是不良反应存在个体差异,较突出的不良反应是干咳[7]。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具有降压安全、有效价格适中等优点。其中α-受体阻滞药对糖和脂代谢有益,且有改善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的特点。β-受体阻滞药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的首选,且适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因此,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在临床使用较广泛。

其他:其他类的应用频次最低,我院主要用复方制剂,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2.2.2 联合用药

由表3 可见,我院抗高血压药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两者共计651 张处方,占总调查数的98.94%,基本符合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常见抗高血压药联用情况。一般主张不同类的降压药小剂量联用[8]。

ARB 与CCB 联用:二者联用在2003 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和欧洲高血压指南中都作了推荐[9]。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主要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使血压降低;ARB 对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结合部位具有高度亲和力,使血压下降,作用时间长,联合应用对保护肾功能有协同作用。

CCB 与ACEI 联用:二者联用系通过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降压效果增强,血压持续降低,尤其适用于重症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且ACEI 还可消除CCB 所致的心率反应[10]。

β-AT 与ARB 联用:临床虽然常将β-AT 与ARB 联用,但在降压作用上二者很少有协同作用,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不主张合用。β-AT 的作用机制与抑制肾素分泌有关,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 减少,从而间接使血管紧张素Ⅱ减少,造成ARB 作用底物减少,因此β-AT 可能减弱ARB 的降压作用;反之,ARB 由于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形成而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从而对肾素抑制的负反馈减弱,抵消了β-AT 抑制肾素的作用。

ARB 与利尿药联用:二者联用可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CCB 与β-AT 联用:二者降压作用机制不同,前者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后者减慢心率,进而减少心输出量降压。这两类药联用时降压作用有累加,并可抵消彼此的不良反应[11]。需要注意的是,在联合用药时需尽量避免联用同类药物、降压原理相近的药物或相互拮抗的药物;而且,要注意定期检测血压,适当调整剂量,尽量避免因药物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 结语

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准则;应用长效CCB 和ARB 类药及联合用药是当今高血压治疗的主流。总之,抗高血压药的选择主要在于其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用药应考虑患者病程长短、病情轻重、靶器官受损情况、合并症、有无生理生化代谢异常,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12]。对每一位患者来说,给予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合理的选择。

[1] 王 梅.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7):2 326.

[2] 李 再.2010 ~2007 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J]. 中国药事,2009(12):1 247.

[3] 郭淑英.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3):29.

[4] 于利平.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0,22(3):77.

[5] 吴金珊,李 佳.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231.

[6] 陈秀香,王正春,罗菊玲.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8):114.

[7] 李小莉,汤 悦. 血管紧张转化酶2 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2010,13(4):569.

[8] 王建玲,张艳玲. 抗高血压药合理使用原则[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1 035.

[9] Fritsch NM,Schiffrin EI.Aldosterone:a risk factor forvascular disease[J].Curr Hypertens Rep,2003,5(1):59.

[10] 陈 健.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2):186.

[11] 裴保香,郭秀娥,刘 诤. 抗高血压药物联用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5):49.

[12] 谢 娜. 抗高血压研究新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4):198.

猜你喜欢
受体我院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