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力

2014-08-15 00:54燕昱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5期
关键词:运球挫折体育教师

燕昱宇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江苏苏州 215028)

挫折教育是一种具有很强目的性的训练活动。体育教师对学生展开挫折教育,旨在让小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对挫折具有理性认识),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力、战胜挫折的能力和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抗挫力就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时的承受能力。从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来看,很多教师把关注点过多的放在体育技能的培养上,再加上抗挫力培养途径较为单一,因而学生的抗挫力普遍较低。

1 开展主题活动,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较少,基本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正是由于如此,小学生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容易退缩,害怕挫折。作为体育教师,应让小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挫折并不是一块绊脚石;有时挫折可以转化成催动力。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引导学生敢于直面挫折,克服困难。例如,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活动,与学生零距离交流;还可以播放相关视频文件,让学生认识挫折。在体育教学中,组织了一次较为成功的主题活动,学生在主题活动中都能大胆说出心声。活动主题为:说出心里话,走出心理困境;活动要求:每名学生需要说出自己最害怕的一项体育运动或者是不愿意参加的体育项目,并说明原因;活动目的: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学生认识到挫折或者是困难是存在的,但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挫折和困难。以下是主题活动中师生的部分对话。

师:同学们,在众多体育项目中,你最害怕的是哪一种体育运动。老师最怕的就是投篮,因为被篮球砸过。但是,在我的篮球老师引导下和自己勤加练习下,克服了对篮球的畏惧心理。能和老师说说你们最害怕的项目吗。

生(大胆举手):老师,我最害怕的是跨越式跳高。

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我曾经把杆弄掉了,同学们都笑话我。加上我自己有心理阴影,就是跨杆的瞬间,每次都是助跑了,但又停下来了,克服不了心理障碍。

师:其实,只要多加练习,注意过杆技巧,很容易跨过去。在这里,你能大胆说出心里话,老师相信,你也能直面困难,克服困难。

……

在以上案例中,体育教师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在主题活动中,体育教师以自身为例子,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让学生认识挫折,并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为后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挫力奠定基石。

2 创设体育情境,合理渗透挫折教育

小学生年龄小,仅凭理论教育,很难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思考利用何种方式渗透挫折教育。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创设不同的体育情境,并合理渗透挫折教育。如在100m教学时,教师在做示范跑时,假装在半路摔倒,但又迅速站起来,坚持跑到终点。教师可以以此作为情境,进行挫折教育。师提问:同学们,刚刚老师受到了一点点挫折。但是,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有学生迅速说“老师站起来,坚持跑完,值得学习”。此时,教师继续问:“如果你遇到了这类情况,会怎么做呢”,有学生说也会勇敢站起来跑完;有学生却低下了头,因为自己属于一遇到挫折就放弃的类型。体育教师继续抓住时机,渗透挫折教育:同学们,挫折虽然无处不在,但是挫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在遇到挫折时,我们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并想办法克服遇到的挫折。在不断克服挫折的过程中,我们的抗挫力会越来越强,我们会更加坚定淡然的面对一切挫折。话语一落,学生鼓起掌来。从学生的掌声中和眼神中,教师可以体会到学生坚定的态度。实践证明,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体育情境,合理渗透挫折教育,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挫折的存在。

3 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3.1 运用课前体育运动,调节学生运动情绪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能影响人的方方面面,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可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由此可见,调节学生运动情绪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情绪与抗挫力有着较大的联系。小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项目时,既怀着满怀期待的心情,又倍感焦虑,怕自己在练习时出错,怕自己学不会,被同学笑话等,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很容易导致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并产生自卑心理等。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运用课前体育运动,调节学生的运动情绪。例如,在学习篮球中的运球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情参与到游戏中。游戏名称:抢运球;游戏规则:一名学生在规定场地内运球,另一名学生利用合理动作进行抢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这个游戏很容易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奠定运球学习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运球时,也会产生焦虑心理,害怕对手把自己的球打掉。但经过几次游戏练习,学生的运球、抢球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明显的变化是,当对方把自己的球打掉时,学生并没有放弃游戏,而是从容面对游戏中的小失败,更加投入地练习,争取下一次运球运得更久。经过游戏,学生的运动情绪慢慢调节到平缓状态。这些对学生抗挫力的培养都是大有裨益的。

3.2 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遇到的挫折并不多。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结果,并有所收获。例如,成功的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失败的学生则能在失败中总结,并且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如在一次400m接力跑中,组织了一次竞赛活动。首先,把班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其次,设定好竞赛规则和奖励,调动学生参与;最后,开始比赛,分出胜负。在竞赛活动中,有些小组学生出现掉棒的情况,影响整体成绩;有些小组由于安排接力跑顺序不当,落后于其他小组。但是,融入了竞赛元素的活动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积极面对竞赛活动中面对的困难,如掉棒。经过比赛,无论是失败或者成功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体验。对于失败方来说,更是体验到了挫折,但是学生都能从容面对挫折,想出方法应对,抗挫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4 采取有效策略,磨练学生坚强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在社会中需要的一种品质。体育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的抗挫能力越来越强。例如,在跑步类教学中(特别是长跑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跑步的距离,但是缩短所需的时间,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又如在篮球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投篮技术后,教师应增加难度,如不能停留在只投进篮框,而是要求学生以更为标准、规范的动作投进篮框。当然,在提出这些严格要求时,教师要做好示范动作,引领学生模仿、实践、领悟。通过采取针对性策略,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学生的抗挫力越来越强。

5 结语

总之,体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力。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如理论结合实践,渗透挫折教育,设计挫折情境,培养学生抗挫力等。只有让学生意识到挫折的存在,并采取针对性策略,培养学生的抗挫力,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1]漆俊华.“挫折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J].才智,2009(20).

[2]於颖.浅谈对小学生的耐挫折教育[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8).

[3]张从文.体育教学中的成功、快乐、挫折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

猜你喜欢
运球挫折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Holism in Education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挫折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终身不遇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