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探析

2014-08-15 00:44孙琼仙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干部建设

孙琼仙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党史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干部问题是关系到党的事业、革命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键是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①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民族解放、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十分重视党的干部教育,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一、井冈山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1.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广大干部。井冈山时期,斗争环境极为复杂,革命队伍内部存在着各种驳杂的思想,部分军官军阀作风较为突出,面临着边界党与红军中土客籍的矛盾。毛泽东指出:“……党内机会主义现象仍然到处发现……同时,在红军中,这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也是存在的。”②“边界的经济是农业经济……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就是家族会”。③“各县之间地方主义很重,一县内的各区乃至各乡之间也有很深的地方主义。”④为此,毛泽东曾深深地感叹:“在这种情形下,‘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⑤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分析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等,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广大干部。通过教育,统一了认识和思想,增强了团结。

2.实行民主集中制,官兵一致。毛泽东强调,不能搞单纯的军事观点,军事与政治并不是对立的,而且,军事必须服从服务于政治;必须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和非组织观点,实行民主集中制,开会时要尽量地让人充分发表意见,如有不同意见,也要以教育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党内批评要光明磊落,让被批评的同志认识到组织的重要,最终达到增强党的战斗力的目的。“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⑥

3.改进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当时边界有些党的组织脱离群众,有的不注意宣传和工作方法。对此,毛泽东特別强调:“妄以为只要几支枪就可以打出一个天下,不知道共产党是要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⑦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的立党之本和执政之基。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毛泽东认为,要真正驱逐日寇,争取民族独立,只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⑧他还强调:“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⑨从政治、思想、作风、军事素质上,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综合训练每个学员,使之成为有信仰、有目标、有技术、坚强的抗日干部。开赴抗日战场时成为我党、我军组织领导民众抗日的中坚力量。

1.高度重视干部培养问题。毛泽东强调:“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⑩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我们就依靠一大批的优秀干部,在各地建立党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他们成为第一批学习、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锋。要坚持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实现党的政治领导,毛泽东针对党的干部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革命,这场革命不同于任何时期的农民起义,也不同于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外来的入侵者,我们必须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赢这场战争。“如果领导者是一个狭隘的小团体是不行的,党内仅有一些委琐不识大体、没有远见、没有能力的领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党的领导干部要有政治智慧、远见卓识,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识大体,顾大局。我们的组织、我们的党要不断的壮大和发展,要在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全国形成自己独立的领导力量和民众基础,必须要有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成为我们的中流砥柱,依靠他们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这样的干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不仅能“把自己改造得更好一些,把自己提高到更高的革命水平。”而且能够“依靠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着这些人对于群众的坚强领导而达到打倒敌人之目的。”[11]

2.选贤任能,扬长避短。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前夕,就明确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12]。换言之,就是有政治眼光、战略思维、实践经验和奉献精神的干部。这些要求充满了政治智慧和发展的眼光,更是对干部提出的新要求。1938年,毛泽东再次强调了培养、吸收新干部问题的重要性。他说,建党以来,我们党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在政治、军事、文化、党务、民运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有了我们的骨干,“……但是,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13]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毛泽东主张要选贤任能,不能任人唯亲,拉帮结伙,搞裙带关系,这是不正派的。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选拔任用干部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实现建设政治文明的目标,首先要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的阶段性目标,而这一切关键在干部。毛泽东认为:“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14]选用干部时,扬长避短,做到“人事两宜”,“用人得当,适得其所”[15],同时,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识大体,顾大局,以党的利益为重,从而达到全党的团结与统一。

3.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毛泽东强调,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学习锻炼。要当先生,必须先当学生。同时,毛泽东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井冈山时期就要求,每个连队都必须有调查表,把各地的阶级、经济、生产、群众、党政及生活等情况调查清楚,登记在表上,然后统一上交汇总。这样,不仅了解情况,增强互信,而且知彼知己,减少工作难度,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毛泽东指出:“办教育也要看干部。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究竟是怎么样,他们的政治水平如何来决定。”[16]他强调要选优秀的教员,优秀的干部,这一点对我们今天有启迪也有反思。高水平的教员才能带来创新思维、理论深度、批判性思考、知识更新等。毛泽东作为抗大的教员,他的讲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以诙谐有趣的方式教育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认识提高。1937年4—8月,毛泽东给抗大学员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了当好教员,毛泽东专门撰写了讲授提纲《辩证法唯物论》,他的光辉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讲稿的主要部分。

4.关心培养爱护干部的成长。重视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关心培养爱护干部成长,就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干部成长的过程。毛泽东提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历史地看待干部,所谓全面地、历史地看待干部。第一,“要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17]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少犯或不犯错误。“有委托而无检查,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方法”[18]。毛泽东强调,培养干部的过程,工作中对干部的督促与检查,才是对干部的真正关心与爱护。第二,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干部。“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19]而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一棍子打死”。毛泽东强调:“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20]。所以,1942年延安整风的八字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成为我党历史上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党内团结统一,历久弥新的经验。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1.干部必须懂经济工作。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党和军队面临新的挑战,就是我们不熟悉城市管理和经济工作,而我们又不能用曾经用过的老办法走进我们未知的城市和即将解放的农村。就像建党初期一样,一切从头开始。当然,我们虽然有一定的解放区经济工作的经验,但是,和我们要建设的新国家的要求相比,差距太大。为此,我们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因地制宜,改变自己,克服困难,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如果哪一个地方的军民生活没有改善,为着反攻而准备的物质基础还不稳固,农业、工业、贸易不是一年一年的上涨,而是停滞不前,甚至下降,便证明哪个地方的党政军工作人员还没有学会经济工作,哪个地方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21]1949年建国前夕,毛泽东号召全党“大规模地学习管理工业和做生意”[22]以适应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他说:“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地是一个工作队。”[23]要求军队干部应该学会解决各种问题,不仅解决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外交问题,还有社会问题等等,总之,时不我待,必须以全新的面貌、极大的热情、忘我的精神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2.干部队伍的建设,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刘少奇同志曾经指出:“在过去,没有我们党这大批干部的牺牲奋斗,人民事业就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在今后,如果没有我们党全体干部的一致努力,人民的解放就不能彻底胜利。因此,我们党的干部问题,实是中国人民事业中决定一切的问题”。[24]“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25]“我们必须把二百一十万野战军看成一个巨大的干部学校。”[26]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1.大量培养干部。毋庸讳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需要大批人才,怎样才能解决人才匮乏和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两个方法:一是继承,二是培养。百废待兴的社会事业求贤若渴,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时不我待,大量培养干部势在必行。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27]

2.选贤任能,不拘一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了解决新中国建设人才的缺乏和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毛泽东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五湖四海、用一技之长的原则。他自己就身体力行的走上干部培训的讲坛,为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

3.从高级干部入手,从严治党。毛泽东强调:“必须善于使用干部。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28]与此同时,为了真正地教育干部,纯洁组织,改善干群关系,经过多个层面的民主决策、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果断处理刘青山、张子善一案。薄一波说:“我觉得‘三反’斗争经验中最可贵的一条,就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对清除党的肌体上发生的腐败现象,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和巨大的决心与魄力,真正做到了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碰硬,从严治党。”[29]

注释:

①[13]《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2 版),人民出版社,199 年版,第526、521 页。

②③④⑤⑨⑩[11][12][14]《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 版),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75、76、76、76、769、277、277、277、277页。

⑥[17][18][19][20][21]《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 年版,第64、493、493、493、786、916 页。

⑦《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29 年10 月5 日。

⑧《毛泽东对抗大的指示》,《八路军军政杂志》,第1 卷,第4 期,第35 页。

[15]《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第148 页。

[16]《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79 页。

[22][23][25][26][27]《毛泽东选集》,第4 卷(第2 版),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44、1045、1347、1426、1347 页。

[24]刘少奇:《论党》,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72 页。

[28]《毛泽东选集》,第5 卷,人民出版社,1977 年版,第412 页。

[2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7 页。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干部建设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