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实践教学角度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2014-08-15 00:51李芝芬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应用型教学方法

◆李芝芬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已经有所转变,逐步转向培养其实践能力,逐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当前,会计工作岗位就业也需要能在生产、管理和建设第一线服务的拥有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会计教学的重点。高职院校既不能放松专业理论教学,又不能忽视专业的实践、实践性教学,必须科学合理地改进原有教学方法,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界限,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改革,加强应用型人才和高等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一、树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在高职教育中,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更是未来社会建设者的培养者,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起培育具有优秀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会计专业教学的全程应该与技能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对会计专业教学课程进行有计划的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树立职业导向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生和专业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学生专业工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会计职业规范,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职业要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从而逐渐养成会计职业素养。面对当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专业工作的能力,为学生走入职场打好基础。专业操作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职场适应能力,教师要注重全面的培育学生各种能力,如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场综合竞争力等。

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及实践条件

实践、实践场所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点,更新和建设实践、实践场地意义重大。作为职业教育院校,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学习、实践基地,其中包括:校内的实践室、校内的实践基地、校外的实践基地。实践、实践教学场所要完善功能配置,学校要不断更新整个实践系统,给及极大的支持。学校还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走进企业,在专业岗位上完成以会计专业能力的训练,同时不断对校内实践、实践基地进行功能的延伸及补充。例如,学校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去校外实践时,学生深入进某一知名大型企业的财务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教师在实习前要给学生制定计划安排,实习期间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工作岗位了解具体情况,实习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就实习情况做一下汇报,然后询问学生“你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了吗,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没有提高?”学生会将自己在工作岗位感悟一一道来。在职场中,以职业者的身份,按照会计工作的标准,自己的工作,自然受益匪浅,因此体现出实践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其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优劣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理论和技能水平。学生走向社会,竞争就业岗位时,企业通常看重学生的内在能力,学生的竞争力是教师培养的,因此要求要教师首先要具备专业能力的竞争力。教师必须转变理论型学校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的专业技能,了解行业动态,努力改变自身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作为会计专业的教师,不但要丰富和完善自身理论知识结构,还要加强专业技术实践,丰富专业工作的实践经历,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相应的规范和考核制度

长久以来,对教师专业素养缺乏相应的规范和考核制度,促进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制度保障是教学团队建设关键,有了明确的制度规范,才能选拔出师德高尚、执教能力强的教师,才能促进教师加强专业的学习,提高教学水平。相关制度要对教师实践、实践教学能力进行严格要求,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可优先录用。

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包括科学合理的配套教学文件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一)建立配套教学文件

完善的教学文件主要包括实践大纲、实践指导书、实践教材和教学课件等主要项目,是会计实践的教学的基础。学校在制定教学文件时,首先,要依据会计技能操作的标准;其次,要选用适应时代发展和内容先进的实践教材;最后,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了操作技能的不断更新,学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共同编写会计专业的实践教材。因为实践教材具有时效性,所以教师要及时整理及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避免学生学到不合时宜的知识。所有教学文件的制定都要符合实践课程的要求,能够指导学生掌握会计操作流程,领会实践学习的要领,满足实践课程的所有教学需要。

(二)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但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还可以方便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要指引实践教学有序进行,同时严格监控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例如,在对学生实践学习管理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实践课前温习一遍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发现同学不懂时,要及时指导询问“有什么不懂得吗,我给你演示一下”。学生会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从而更加认真的学习。在实践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总结,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寻求改进的措施。教师要详细汇总学生的实践总结,及时发现学生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理论教学的漏洞,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或内容,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六、结束语

现代会计教学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知识型、理论型教学,需要教育者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这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需求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在任何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应该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培养学生良好专业技能的目的。

[1]吴全全,王泽荣.职教教学改革新要求视角下的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

[2]邓泽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观与价值观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3]李松青.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

[4]兰自珍,徐文杰.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4).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应用型教学方法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