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教育发展中教师对教育的看法

2014-08-15 00:42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育

仇 华 兴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看待教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站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看到不同的结论,在众多看教育的眼光中,一个教师的眼光是最基础,也是最真实和最可靠的。经历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被人诟病较多,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原因虽然可做多重分析,但忽视教师眼中的教育,使得教育脱离实际,不能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1]在教育理论研究中,人们更多更喜欢从教育的角度谈教师角色,谈对教师的要求和培养,很少有人专题研究教师看待教育的问题,这种现状需要改观,因为同在一个教育系统中,教育管理者对教育的看法和教师对教育的看法是不同的,不了解教师的看法相当于不了解我们所要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环境,改革和发展就容易脱离实际,变成为管理者自己的事。“从历史上来看,任何有计划的教育变革总是要依靠教师的思想和行为[2]。因此,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在教育管理者做顶层设计前,应重视教师的看法。

一、重视教师眼光看待教育的必要性

教师的看法对如何办学,如何办好学是特别重要的。

首先,教师最了解教育的现状。教师作为教育管理的最低层,始终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他们最了解教学对象,最了解教学内容,最了解教学秩序。他们能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精神面貌中知道教育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教育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而评判教育管理的实施效果;他们能从教学内容的传授中,知道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高度,从而评判教育目标的价值;他们能从教学秩序中知道一个学校的学风,知道教学管理质量的高度,知道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评价。此外,教师在教学管理中作为被管理者,他们更能感受到教育管理的态度,从而体会到教育发展所体现的精神,总之,亲临教学一线,教师能更直接地相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他们了解的这些情况往往更真实可靠。

其次,教师有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作为职业具有其它行业的共性,即只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便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但事实上,教师职业具有与其它职业不同的特殊性,即他们还要承担培育人的社会责任,教师职业是一个更具社会性,社会责任特别重大的职业。通过教师职业,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来要承担社会发展的重任。虽然未来社会如何发展谁也无法准确预见,但未来社会由谁来建设是可以在现时间看到并准备的,这些未来社会的主人都是由教师培养的,教师的职责可谓是至关重大。

再者,教师是学校建设的主人。无论管理者怎样看待教师,在一个学校的建设中,教师始终是主力军,没有教师的参与,一个学校便无法建设好。在教育发展中,我们要谈如何建设好我国的高等院校,如何建设我国的一流学校,这些问题最终都会涉及到一个学校的师资队伍问题,没有好的师资队伍,再好的办学理念也无法实现,再好的办学硬件也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好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的真正财富,因此,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将制约其教育行为,从而制约办学水平。

二、教师对教育的几种看法

教师职业面对学生,传道授业。他们在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才的过程中,对教育有自己的职业理解。

( 一) 教育是高雅的育人活动,不能过分“实用化”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高素养的人才,除了他们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责任、道德良知和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经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应该是知书达理,整个身心都能得到升华,他们的形象将是社会发展的形象。但随着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影响的程度越来越深,人们认识教育活动时,很容易偏离教育应有的目标,将对人才的全面教育,集中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上,将高等教育的理念倾斜向服从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多少有“实用化”的嫌疑。实际上,教育不能太过实用化,太过实用化,容易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错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总希望把自己的学生作为一种作品去雕琢,而不是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去锻打。

( 二) 教育是考验教师良心和自律品质的活动,不能完全“行政化”

行政化在事物的管理中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选择,但对于教育这样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育人活动,以简单的行政化管理方式来管理教学,往往很难收到好的效果,更容易产生教育活动的畸形激励,把教师的追求引向行政方向,浪费社会资源,扼杀教育活力,收获事与愿违的教育管理效果。教育活动的效率在于教师个体所具有的教书育人品质,在于教师积极向上、认真求学的示范力量,这些教育精神的因素,光靠行政化的管理是无法再现的,大多只能在宽容的人文关怀氛围中产生。因此,学校管理要重视学者的意见,重视学术的氛围,重视学习的环境建设。

( 三) 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易急于“扩大化”

尽快通过高等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让更多的人接受优良的高等教育,这是所有人的善良愿望,但是,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它是一个复杂的转变人心的活动,教育目标的实现与教育投入的多少关系紧密,当我们无法提供正常投入,保证不了必备的教学条件时,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即教学质量将得不到保证。不达标的教学质量,同其它产品的质量不同,它将败坏整个社会的风气,降低社会的水平,因此,在条件不完全具备时,我们不宜对高等教育“扩大化”发展。近几年来,教育界人士都有同感,我们的教育质量有所下滑,其原因与前几年高等教育扩大规模办学的做法不无关系,因为扩大规模,教师队伍跟不上,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学之需要,学生管理很难具体到位,教学质量必然很难保障。

( 四) 教育活动具有产业特点,但教育不能完全“产业化”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曾经提出过教育“产业化”的设想。即用办企业的方式来办学校,把学校推向市场,让学校用市场法则来招生来管理。这样的设想可以把学校从国家行政管理的体系中分离出来,让学校站在社会第一线,使教育与社会生活直接联系,有它的优越性,但这样做与教育对社会的功能是相违背的。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始终担负的培育社会人才,影响社会素质的重任,它与经济组织不同,它所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它除了以具体的学生与社会需要进行互换从而完成教育任务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在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责任等软实力因素上,完成社会进步所赋予的任务,捍卫民族文明主权的责任。这是很难用“竞争性”标准来归类和要求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性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能完全产业化。国家不能完全让高校进入市场,国家要办好高等教育这个公共事业。

( 五) 教育特色是长期积淀、传承、坚持的结果,教育需要改革但不宜急于“深化”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优质教育是靠一个学校在自己成长的历史中不断积累、逐渐沉淀下来的,其中必然会对不符合教育规律,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进行改革,但改革的前提必须受制于教育规律,办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不能被功利、被金钱、被荣誉牵着走,不能主观主义。许多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已经转化成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不能弃之不顾,甚至于作为改革对象。在教育改革中,有些方面借改革之名,做“改革经济”文章,最终会伤害教育的良性发展,也会荒废中国产生一流大学的土壤。

三、教育管理者应多渠道了解普通教师对教育的看法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不论教育管理部门了解不了解,接受不接受,他们的看法总会由社会存在决定着,而且这些看法会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作用,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教师的看法,固然教师由于自身所处地位的局限性,不可能对教育问题作出全面的、有高度的审视,容易在自己的看法中产生偏差,但是,在教育的最现实层面里,他们的看法往往很真实可靠,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在这个意义上讲,一定具有积极性的参考意义,因此,教育管理者应多渠道地了解教师对教育的看法。

目前,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行政主导型教育管理,即各教育单位按照行政部门的组织设置形式和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表现为教育单位对应于相应的行政岗位设置,相应岗位的管理者对应于相应的行政级别,以行政上下级关系来管理教育,单位的大政方针行政领导说了算。另一类则是学术主导型教育管理,即教育单位以学术水平为核心,成立由专家学者为主的教育管理委员会管理教育事务,制定教育的大政方针,决定单位的主要事项,这种去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更多地体现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意志,被认为是教育管理民主化的形式。相较于两类管理模式,较多的研究意见认为学术主导型管理模式,会是一种比行政管理模式能更彻底地保证较多地教师参与管理,更好地反映教师对教育看法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正成为呼声最强的未来教育管理模式。当前,大多数学校都有听取教师意见的制度,比如,教学检查时开教师座谈会,教学督导工作中有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检查了解,不同节日时有对教师的慰问和座谈,平时也有意见箱,校长信箱等措施,这些听取老师意见的途径,可以说已比较丰富。这是不是意味着,了解教师对教育看法的工作做好了,问题解决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是否真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看法,不仅是听,还要是听进去了,要对教师的看法进行消化,吸收其有益的内容,转变成教育管理的行为。

总之,教育要发展,教师要有发言权,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有发言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管理部门要始终清楚“违背或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3]的道理。

[1] 王少非.教师与教育改革[J].台州学院学报,2004(4):75 -77.

[2] 钱民辉.论教师与教育变革的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6):16 -21.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