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主任视角思考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

2014-08-15 00:42束必清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家庭

郑 娟,束必清

(1.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2.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班主任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1],是联系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在做好班级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渠道很多,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经济压力。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如何从班级层面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规范资助工作程序:公开、公平、公正

( 一) 了解现有的资助政策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中央、地方和学校共同建立起“奖、助、贷、勤、补、减”等经济资助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该体系在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发现,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同时得到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杂费减免和勤工助学等多项经济资助政策的惠及。

( 二)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班主任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认定应避免单一凭“证”,要深入班级、学生寝室和学生家庭,通过家访、谈心、新生登记表、家庭情况调查表等方式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和平时消费情况,真实准确地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等级认定,保证在评选和发放奖助学金及特殊困难补助时公平、公正。

( 三) 规范资助工作程序

资助工作必须规范工作程序,班主任不得搞一言堂。首先应由学生本人书面申请,然后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学生干部、党员代表、普通学生代表为成员的资助工作评定小组,通过民主评议和老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对班级学生的困难情况进行评议、认定、分档[3]。由班级评定小组最终确定本班人选,在班级范围内公示,同时,学生之间进行评议监督,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院审核。规范资助工作程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政策宣传

重点把握大一新生刚入学这一关键时间点,宣传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各项政策,消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上的顾虑,同时应让学生明白:资助工作是奖勤、助困,其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所有的资助都要和学习成绩及平时表现挂勾,有相应的评定标准。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告知他们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资助,切不可让学生滋生“因为我贫困,所以应该资助我”的错误观念。

2.规范民主评议

首先,评定小组人员组成一定要规范。人员组成包括班级学生干部、党员代表、普通学生代表以及一定比例的女生代表。为了保证评议结果的客观公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应回避;其次,民主评议过程一定要规范。评定小组人员应认真填写评议表,针对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进行分档评级,最后组长进行统计汇总。不宜采取举手表决制,避免有些同学怕得罪人而被动举手。

3.公示初评结果

经民主评议初步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等级以及拟资助金额等须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公示,班级同学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消费习惯和平时表现进行监督和评价。若有同学发现分档评级有失公平,或者部分学生有与困难等级不符的不良消费习惯的应在规定日期前向班主任反映,由班主任进行核查。公示过程中,应充分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公示结束后,班主任将初评结果报送至学院审核。

二、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

与其他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要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又要面对家庭的经济贫困,这容易使他们成为心理问题高发人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常表现出以下几种心理特征:

( 一) 较强的独立性

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较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经过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时很少与父母沟通联系,学习、生活、个人内心的困惑不愿意让父母知晓,即使和父母联系通常都是报喜不报忧。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独立地去解决和处理人生道路上碰到的问题,不过多依赖父母和他人,和同龄人相比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 二) 勤俭节约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贫困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较早认识到生活的艰辛,他们在生活中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这有助于他们维持积极健康的心理,促进学业的顺利完成。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想方设法改变当前的经济状况,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改变生活状况。

( 三) 自尊与自卑并存的矛盾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尊心,内心极为敏感,他们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的家庭情况,也不喜欢别人谈论自己家庭的贫困,更讨厌为了进行困难学生认定而在全班同学面前“晒穷”。同时,处处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缺陷。有些学生经常感叹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有少数学生认为命运不公平,为物质条件不如别人而懊恼,为自己出生贫寒而怨恨。自尊与自卑并存的矛盾心理,容易使他们将别人善意的帮助看作施舍,将别人无意的一句话当成嘲讽。

( 四) 不懂感恩、不劳而获的心理

极少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没有对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或将来找不到好工作而感到惭愧和不安,他们会因为自己家庭贫困希望得到更多的困难补助,申请了助学贷款还想申请助学金,却没有树立刻苦学习争取奖学金或参与勤工助学的意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得到国家助学金是应该的,国家助学贷款可以不着急还,还有少数学生把自己的贫困当成换取他人同情的手段,认为领取补助和享受他人照顾是理所当然的。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上几种心理特征,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多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与交流,交流时要做到尊重与平等,不能只照顾特别困难的学生,而忽视一般困难学生;不能只重视群体的心理问题,而轻视个体的心理隐患。

三、坚持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并重

“经济资助”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精神帮扶”可以给予他们及时、专业、有效的“心理援助”使其从根本上“脱贫”。班主任应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

( 一) 营造勤奋、求实的学习氛围

资助工作的出发点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所以班主任应该将学风建设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心,将班级管理和专业教育及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珍惜大好时光,树立勤奋、认真、刻苦、求实的学习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战胜暂时的困难,把自己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笔者通过对所负责班级的20 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多数同学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有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进行分析研究,有13 名同学上学年的智育成绩排在班级前25%,6 名同学智育成绩排在班级25% ~50%之间,仅有1 名同学因将时间和精力过多地花费在勤工助学上,导致智育成绩排在班级50%以后。

( 二) 加强学生自立、自强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自立、自强”主题教育,树立自立自强典型。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懂得: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失自我,一蹶不振。贫困是暂时的,精神上的强大可以克服经济上的弱小。教育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勇于面对生活,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培养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勤工助学,以自食其力的方式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

( 三) 重视诚信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资助工作能否真正落实,也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班主任应该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诚信申请贫困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所有资助工作的前提,虽然各学校都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制度,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诚信递交申请决定了认定工作的实际效果,所以要教育学生如实上报家庭经济状况,不夸大或谎报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及时告知家庭变化情况。

诚信使用贫困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主要是资助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艰苦朴素,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将资助真正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诚信履行个人义务。在接受资助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如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就应该树立诚信还贷意识,自觉履行正常还款义务。

( 四) 重视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然是精神上贫困的人;相反,一个懂得感恩并回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要使他们懂得只有心怀感恩,通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有可能回报他人及社会。鼓励受资助学生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参加志愿者活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四、结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职院校中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班主任要规范资助工作程序,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既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也要在思想上引导他们、精神上鼓舞他们,心理上抚慰他们,真正做到助人与育人相结合。

[1] 胡全裕.对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再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0(20):20 -21.

[2] 李绍玉.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30):30 -32.

[3] 许金如. 大学第一课[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