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科技投入 强力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研究
——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2014-09-01 07:14王朝虹
决策咨询 2014年5期
关键词:达州市科技企业

王朝虹

加大科技投入 强力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研究
——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王朝虹

科技投入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近年来,达州市科技投入不断增长,科技创新能力也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R&D投入占GDP比重偏低,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科技投入趋势,提出适合达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促进其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政策措施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科技投入作为一种战略投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动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也在科技投入上大做文章,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拟以达州为例,从科技投入的角度,为强力推进科技创新提供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一、达州科技投入基本情况

(一)科技投入总量持续增长

R&D经费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自2008年以来,全市R&D经费由6373万元增长至2012年的9388万元,年均增长高达11.8%。

自2008年以来,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总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2012年达州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12480万元,2008年5358万元,年均增长达到26%。达州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3.98%增长到2012年的4.18%。

表1 2008~2012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经费表 单位:万元

(二)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不断提高

1.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个、科技专家大院6个、农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团队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

2.专利数量显著增长。2013年,达州市提高专利申请资助标准,加大了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最大限度降低发明人的申请成本,提高了专利申请的积极性。2013年该市专利申请量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671件,同比增长41.26%,完成目标任务的141.26%,其中最能代表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增长了14.14%,最能代表区域经济活力的企业专利增长了21.47%,值得一提的是,该市专利申请已连续3年实现40%以上的高速增长,

3.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以来,全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8项;成功培育“XDS系列单级双吸离心泵”等27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产品;由该市农业科研机构主研或参与研究,经国、省有关部门审(认)定并具有独立或共享知识产权的“蜀宣花牛”等农畜新品种24个。

4.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明显增大。2011年以来,全市共签订技术合同5项,成交技术合同总金额363.5万元;实施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70余项,市级科技项目200余项,累计带动新增产值80亿元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20亿元以上。

二、达州科技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达州近几年科技投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无论在投入总量、结构、管理体制、区域特色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R&D投入占GDP的比重偏低

R&D投入占GDP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潜力和科学发展的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R&D投入占GDP比重不到1%的国家或地区是缺乏创新能力,说明该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展活动仍处于初级阶段;在1%到2%之间,则说明该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展处于中级阶段;大于2%的,则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比较强。

表2 2008~2012年达州市R&D投入情况

2012年达州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是0.11%, 全国这一指标达到1.98 %,全省这一指标是1.47%,成都2.09%, 南充0.26%,巴中0.1%,横向比较,大大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纵向比较,自2008年以来,虽然该市R&D投入总量有所上升,但R&D投入占GDP比重一直偏低,有些年份甚至还有下降趋势。由此看来,如果坐视该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长期在低位徘徊,势必成为该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一块短板。

表3 2012年度达州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与其他区域的对比情况

指标全国四川省成都南充巴中达州R&D投入占GDP比重(%)1 981 472 090 260 10 11

(二)R&D投入结构不合理

表4 2012年度达州科技主投入构成情况 (单位:万元)

R&D投入构成在整体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发展阶段的价值取向。核心创新型国家在经费投入结构上,基础研究投入比重一般在15~20%之间,应用研究一般占30%的比例,试验与开发活动在50%以上。2012年达州市三者的比例为0.16: 15.71:84.13。该市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基础研究投入的不足将导致原创性、自主性知识产权的缺乏,竞争力难以有效提高。

(三)企业在R&D投入中的主体地位仍需加强

近几年企业资金虽然有所增强,但变化趋势不稳定,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的地位不明显。2012年达州市企业支出占R&D投入总量的62%,虽相较于2011年的40%的比重上升明显,但仍低于全国76%的平均水平。2013年企业R&D投入9615万元,占总量的58%,相较于2012年的62%的比重,反而呈下降趋势。

按一般的发展规律:工业化发展前期政府投入占R&D投入经费的比重较高而企业较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政府退居次要位置,企业逐渐成为R&D经费的投入主体。该市企业R&D投入比重变化的态势,表明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功能还需加强,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还需不断强化。

表5 R&D经费的主要构成 (单位:万元)

(四)科技经费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不少部门一方面存在科技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有限的科技经费却被严重浪费,如行政开支过大、将科研经费挪作他用,科研经费不能优先分配到最需要经费的科研人员手中,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投入趋势

(一)国际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趋势

1. R&D投入占GDP比重不断增大。欧盟各成员国R&D经费投入占GDP的3%,且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韩国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2.9%,并在其《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5年构想》中,提出对信息、生命、纳米、环境、文化五大产业技术研发经费的投入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瑞典R&D经费投入已占GDP的比重为3.648%;中国台湾为2.156%;俄罗斯为1.425%;印度为2.43%。美国在1950年前后,R&D /GDP约为1%,从60年代起超过了2%,1964年达2.9%,目前仍保持在2.8%的水平;日本在70~80年代期间,R&D/GDP的比重由1.4%持续增长到2.5%,成为亚洲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的国家之一,目前仍保持了2.7%的高水平。

2.基础研究成为政府投入的优先领域。在各发达国家的R&D经费投入中,基础研究的政府R&D经费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究其原因:一是基础研究的回报率远高于其他研究的回报率。美国学者Nadiri在1993年的一项宏观经济研究报告认为,一项创新成果的平均个人回报率为20%-30%,社会回报率约为50%。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主持研究的杂交水稻项目,在基础研究阶段的总投入不超过200万元,但在其后的应用中却创造了天文数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没有相应的基础研究的前期贡献,产业界约有15%的新产品和11%的新工艺将不会被开发出来。三是基础研究到产业界应用的滞后期已经由原来的7年缩短为6年。

3.政府通过科技投入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有良好回报的科技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公司计划需投资4000亿美元,其中政府只投资300亿,其余绝大部分的投资是政府以规划目标、制定标准、修订法案的办法,引导私营大企业通过竞争分摊。各国还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实行不同形式的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开发投入。

4.投入模式向金融化运作转变。从世界一些国家的成功运作模式看,政府科技投入要发挥引导和调动社会资源的作用,必须率先使其中一部分变成金融资本,通过金融创新等形式让社会资本参与到整个科技创新行动中。金融化的具体表现一是政府科技投入资金与其他性质的资金融合成同质的金融资本。二是在资金运用中除已设定的强制目标外,一律按商业金融资本运作。三是政府退出对项目的直接投资,而以建设技术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条件为主。四是政府资金效果不仅看其赚取的资金数量,更重要的考核指标是其导致了多少其他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二)国内的科技投入情况

1.通过产学研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在国际经济环境高度专业化的今天,企业若想掌握高精尖的核心技术,在经济发展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依靠外力,整合各个领域的人才、技术、成果,形成最新产品。反之也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只有将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才能检验科研成果是否符合社会实际需求,才能发挥科技成果的最终经济效益,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所以,产学研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所起的作用就是牵线搭桥,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或联办技术开发机构,形成技术依托,鼓励其投入增长。

2.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近几年,我国很多地区在科技研发的价格与税收方面都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如规定企业可按生产实践需要自主提取技术开发费,并可按产品发展周期核算摊入成本;参照发达国家快速折旧经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建立政府匹配投资和风险贷款机制,支持企业成果推广;科研单位与大中型企业结合时,免征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技术性收入的营业税;对技术性投资以及国家明确规定的新产品商业化生产所需资金予以贴息或低息贷款等。

3.利用政府购买,保护和刺激社会科技投入需求。通过政府购买,对高新技术产品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刺激和创造,也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科技投入的需求和热情。从历史上看,美国“硅谷”的迅速崛起与美国的政府购买所形成的对电子产品、导弹产品、计算机产品等的需求创造是密不可分的。从现实看,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通信产业的高速增长与政府购买也是互为因果的。在计算机产品发展的初期,正是国家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的科技、商业、管理、国防和军事等方面的需求所形成的政府购买有力地拉动了计算机产品的市场化,进而缩短了计算机走向家庭的周期。

4.不断推动金融创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近几年来,仿照硅谷银行业务模式的“科技银行”在各地以不同形式和称谓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着。四川省也在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建立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如: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科技专营支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设立和用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开发适合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推广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推行“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等。

5.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确保科技投入更加完善。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旨在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起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统筹协调、职责清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使科研项目和资金配置更加聚焦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基础前沿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显著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幅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四川省委省政府也在《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四川转型发展新动力的意见》(川委发〔2013〕13号)提出要创新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整合相关财政资金和各类科技计划,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倾斜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未来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

四、达州市加大科技投入,强力推动科技创新的的政策措施研究

由于经济基础、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差异,各地区的科技投入发展模式并不相同。参考先进地区经验,结合达州实际,拟对达州市加大科技投入,强力推动科技创新的的政策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结合地方实际,制定达州市科技投入发展战略。

作为川渝鄂陕结合部中心城市,达州科技投入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制约,要解决老问题,又要发展新科技,因此在有限投入资源的情况下,必须强化科技投入的区域特色,以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为方向,在项目选择、经费筹措、资金使用等方面充分考虑达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地缘特征,体现更强的投入特色。

1.渐进式投入战略。采取循序渐进的投入发展战略,首先从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产业开始,通过逐渐积累和投资来形成高层次竞争优势,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

2.重点投入战略。根据“胜者全得”理论,选择该市重点支柱产业或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搞好攻关项目,使其能在本领域占领科技的制高点,实现经济和技术的先导性发展。围绕达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分为以下三个战略实施层次进行重点持续地投入,力争通过局部突破,带动全市科技整体跃升。

(1)开发战略产品。根据国家部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品开发—高新企业—产业升级—集群发展”为路径,研究开发钒铁、钛材、合金线材、硼酸镁晶须耐磨材料、微玻纤材料、碳纤维、针状焦、硅氟橡胶、石膏晶须新材料、玄武岩纤维、特种陶瓷材料、竹原纤维、节能保温墙体材料、聚甲醛、特种功能高支苎麻混纺纱、全钒液流电池单元模块、生物质能发电、汽车(船舶、飞机)特种橡胶制品、新能源电缆、清洁能源汽车、乳腺增生口服液、地榆升白新制剂、银杏黄酮、姜油树脂、香椿和花椒精油、新型一体空调、高效节能风机、专用水泵、节能环保变压器等30个新兴产品。

(2)突破关键技术。工业上着眼资源高效利用,围绕产业链延伸和企业集群发展,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完善产学研结合、政府分担风险的工作机制,在天然气及磷硫精细化工、煤焦化工产业链延伸、苎麻产业化、中药现代化及新药创制、煤炭安全高效综合开采与清洁煤技术、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汽车应用开发、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先进汽(摩)制造等十个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产业绿色发展、传统产业高端发展、资源产业循环发展。

农业上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和良种、良法、良壤、良机、良制,重点在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选育、农业信息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农业综合节水、立体农业、利用农业生物资源开辟新型食品与饲料、长效缓释肥料和有机复合肥施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设施农业、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等十个方面开展研究应用和示范推广,实现农业产业优质、高效、有机、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实施五大科技专项。努力抓好新材料、节能减排、中药现代化、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五大科技专项,围绕产业链延伸和企业集群发展,超前部署,整合力量,联合攻关,完善与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对接机制,发挥科技专项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和对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规范政府投入行为。

1.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政府科技投入的特点是直接性、可控性和引导性,市、县各级政府一是要依法落实科技投入,保证科技投入的增幅要明显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二是要建立兼顾基本科技投入和专项科技投入的政府科技投入机制,对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小微企业创新、突破性创新研发等重大科技活动进行专项投入。但应注意财政补贴的度,WTO规则的执行,各国对政府各种形式财政补贴导致的商品低价格销售行为十分关注,容易引起贸易参与国的反补贴税征收。按国际通常的标准,一般项目补助在总经费的1/3~1/2之间,环保、节能项目在3/4左右。

2.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当前在科研项目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违法问题,越来越受到舆论和社会的关注。如何管好用好财政科研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是科技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一是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作用。加强支撑服务条件建设,提高对科研人员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常态化的自查自纠机制,严肃处理本单位的各种违规行为。二是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的五项明令禁止行为。同时,强化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按规定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公务卡”结算,企业要以非现金方式结算等,实现“痕迹管理”。三是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强调国家对于严重违规违法问题“零容忍”的态度。针对当前违规行为惩处力度不足、违规成本低的情况,《意见》中规定了通报批评、暂停项目拨款、终止项目执行、追回已拨项目资金、取消项目承担者一定期限内申报资格等五项处罚措施,涉及违法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并向社会公开。

(三)激励企业科技投入,突出企业在科技投入的主导地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应该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投入者。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实践也表明,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投入的经费来源会逐渐从政府主体型转变为政府企业双主体型直到企业主体型。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好引导和支撑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1.在政府采购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采购科技企业的产品。创新产品在刚刚推向市场时,常常会面临着需求不足的困难,政府采购作为创新产品发展初期重要的激励手段,对于减少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具有特殊意义。同时,政府采购还可激励和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且投向政府所倡导的技术创新领域。因此,该市政府部门要依据竞争、透明、公平的原则,对本市科技企业的产品进行公共采购,可以参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作法,规定在政府采购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采购科技企业的产品。

2.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对建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也优先在建立了研发机构的企业布局。

3.落实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企业凡用于创新、研发和引进高端人才的投入,可按规定实行加计扣除。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的落实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用于科技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依法免征进口税收。对企业申请、维持专利和购买国内外专利技术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准予依法摊销。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独立法人企业研发机构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落实技术转让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四)拓宽融资渠道

1.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通过完善风险补偿和奖励等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特点,针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或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拓宽企业支付和融资手段。对资信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可核定相应的授信额度予以重点扶持。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和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新产品、通过技术交易获得的新产品,市政府金融办、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达州银监分局要制定扶持方案,各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2.引入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创新性金融工具,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风险资本正在逐步替代政府风险投资,政府对R&D的直接投资比重逐步减少,而风险投资企业对R&D投资的比重逐步增加。完善达州市科技投融资体系,必须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充分利用风险投资来解决企业科技投入特别是产业发展初期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问题。在当前支撑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用一定的财政科技风险资金,建立政府风险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政府杠杆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提高风险投资的社会化程度。

3.充分发挥投资银行作用。支持投资银行运用其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专业经验和广泛的营业网络,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要促进证券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沟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到主板和创业板上市。

(五)优化科技投入结构

为解决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困难,在努力开辟各种投入渠道,尽最大努力增加对科技投入的同时,还需要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合理分配科技资源,使之产生最大的效益,促使全社会科技活动的协调发展。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R&D投入结构。该市R&D投入结构严重失衡,基础研究十分薄弱,然而基础研究不可能靠民间或企业来运作,因此政府应加大对这类研究工作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2.优化配置现有科技要素。一是人、财、物的分配要相互协调,不存在局部的“不足”与“过剩”;二是每一科技要素内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科技人员之间优化组合,基建设施与科研设备之间优化配置,否则仍会造成科技要素的浪费或利用率不高的情况。

3.优化投入产出效率。科技产出有多种形式,多个学科,所以在计算投入产出比时也应考虑科技产出结构,只有科技产出结构合理,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而产出结构与投入结构是相关的,投入结构合理,产出结构才合理,所以产出结构合理也是投入结构优化标准之一。

4.优化时序安排。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中,一项研究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往往依赖于另一项或多项研究活动的研究成果,而它本身又会成为其它科研项目能否取得成果的前提。在这个时间链中,人们无法越过某一阶段,而进入下一阶段,人们无法回避一些困难而继续前进,不越过一些障碍科研进程就会停滞,不等待时机成熟,就无法取得突破,即科学发展流程具有很强的时序性,因果关系非常鲜明。这就要求科技管理部门作好长期规划,并与短期计划相配套,周期长、难度大、对其它研究影响大面又广的项目及早安排。

5.投入保持连续性。科学技术工作周期长、成功率低,可预见性较差。科技人员有自己的专业范围,仪器设备有特定的功能用途,相关课题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在科技投入中如频繁地发生结构跃变,容易造成“结构性失业”、“功能性闲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才能保持投入的连续性。政策不连续表现在人力资源的投入上容易产生断层,表现在经费投入上容易出现经费增快幅度过大,表现在研究类型上容易出现多种研究活动类型的比例失调。由此在结构调整中应尽力避免过多的跃变,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六)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全面整合科技资源

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构建面向社会的服务体系,实现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才能激发现有资源的最大潜能,集中力量,办成大事。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首先建立完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决不能建设时行共享之名,运行时又各自为政,造成力量分散、项目交叉和低水平重复问题。要通过建章立制,做到有法可依,保证科技资源共享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实现平台功能的不断扩展。

科技平台建设,还需要各部门的互动和合作。建议以少量的试点经费,引导各部门配套投入,通过加强集成和联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七)加强人才投入力度

扎实推进“千名硕博进达州”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着力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外专千人计划”人选、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对其来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给予支持。实施百名企业高管培训计划,打造高素质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企业经营管理团队。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型人才流动与聘用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引导创新型人才向产业园区和企业集聚;创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完善创新人才服务配套政策。

(八)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估制度

无论从政府角度,公众角度,还是科技界本身,都需要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科技投入绩效进行动态评估和实时反馈调整。

在评估的准备阶段、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以及评估报告的起草等不同阶段过程中,都根据目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人群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广大群众、主管领导、评估机构的意见。同时,将各方意见快速地反馈到评估报告中,确保评估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对于最终形成的评估意见和调整措施,如果不涉及保密,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借助“评估-公示-反馈-调整-贯彻执行”的有效机制,将评估意见切实落实到实际科技投入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的真正绩效。

王朝虹(1981-),女,四川达州人,成都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技统计与管理。

猜你喜欢
达州市科技企业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达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