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青年教师培养有效途径的思考

2014-10-09 12:01周佩秋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青年教师高职院校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青年教师长远发展不够重视,培训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应建立国家层面的高职教师准入制度,高职院校应建立青年教师培养长效机制,探寻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培养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培养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准入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1-0080-03

收稿日期:2014-02-11

作者简介:周佩秋(1968-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很多高校毕业生相继加入了高职教师队伍,青年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60%左右,他们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关注青年教师的需求和发展,为其创造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是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无论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还是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都是参与的主体,尤其是青年教师,作为高职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必然要投入到改革和建设中来,这就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教师群体通常学历比较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高,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思维比较敏捷,对工作充满热情。但他们大多数毕竟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上讲台,没有接受过太多的专业训练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未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相对薄弱。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准入制度,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证和普通高校没有任何区别。高职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结构应该具有独特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等。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缺少实践技能,缺乏生产、服务、管理的工作经历,不能准确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不了解本专业及相应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不能及时将最前沿的技术信息带到课堂上,充实到教学中。对于本应该讲授的专业知识只能是基于教材内容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中也是生搬硬套,不能运用自如。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许多教师培训关注教育法规、教育理论等,而针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开展的培训少之又少。教师培训与教学法研究、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结合不够紧密。

二是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不健全。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基本上是教学督导跟踪、助教从学、岗前培训等,缺乏严格系统的培训计划和配套的制度保障,实践也证明这些培养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三是对青年教师长远发展不够重视,培训缺乏系统性设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必须系统化,要着眼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发展,无论是职前教育、入职教育或是在职教育都不能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

三、高职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探寻

(一)建立青年教师培养长效机制

青年教师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离不开教师培养体制机制的建设。建立“以人为本”的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激发青年教师的创造激情,使他们努力地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师艺、升华师技。

(二)分阶段、分年龄、分梯队地实施培训

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必须从实际出发,分阶段分年龄分梯队地实施培养工程,对30岁前的青年教师着重进行“入职培训”,对30~40岁的青年教师强调“在职培训”,并创新培训形式,设计灵活的培训内容。

1.“入职培训”——强化教育理念,强化经验传承

首先,建立新教师入职培训机制。新入职教师必须完成入职培训,特别是非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要系统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及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另外,在入职初期,还应学习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与要求,掌握教育教学技能与方法。

其次,实行“导师制”。选拔一些专业相近、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老教师,让他们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以自身多年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思想观念、改革理念等去带动青年教师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带动他们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参加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这样可以大大缩短青年教师适应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再次,坚持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树立教学典范。为了激励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开展青年教师岗位技能竞赛。学校要围绕课堂组织、教授内容、授课方法、教授效果、教师基本功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能考核等活动,为走上教学岗位不久、教学经验较少的新教师提供各式各样的展示平台。比如,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青年教师公开研讨课和骨干教师的观摩课;说专业、说课程、说教学设计竞赛。备赛、参赛的过程既能树立典范,鼓励先进,又能激励后进,激发工作热情;既可以检验导师制的成效,又能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水平。

2.“在职培养”——强化实践技能,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以培养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平时注重应用能力提升,兼顾教学能力提高,这也是高职教育特征和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

第一,坚持青年教师“走出去”,教育专家“请进来”。选派青年教师赴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学习;安排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或实验室进修;参加学术研修会及专题讲座。积极聘请国内知名职教专家、教学名师或科研专家来校讲学,介绍职业教育先进经验,与青年教师进行“零距离”交流,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理论水平。

第二,坚持派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入职培训、导师制等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巩固、提高,企业经历能使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向“双师素质”迈进。所以要选派青年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采取签协议、定方向、定计划、定要求、定目标等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也要鼓励教师带课题下企业,鼓励他们与企业人员共同搞技术研发,参与开发新产品,参与技术革新,使青年教师能够更紧密地结合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实践活动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外,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以考代学、技能比武等形式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教科研发展计划,帮助他们设立自己的阶段目标,使其工作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高职院校的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研究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所以要鼓励青年教师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寻找深入企业和接触社会的机会,只有研究生产的实际问题,才能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第四,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兼任社会工作或在企业兼职,既增加阅历,又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又能将积累的经验用于教学工作中。

第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信任和关怀。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工作中敢做敢为,上进心很强,有很强烈的成就欲望,非常希望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赏识和信任。作为他们的领导,应该充分相信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或建议,让他们尽情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地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让青年教师在开放与自由的学术环境中自觉接受职后教育,尽快成长为合格直至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刘虹.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2(35):56-58.

[2]习恒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3]张春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85-87.

Effective Way for Training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Pei-qiu

(Changc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130033,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perfect in 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in the presence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for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not enough emphasis on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issues such a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training, vocational teachers access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t the national level,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should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young teachers, young teachers to explore induction and in-service training interrelated, interconnected train path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oung teachers; training pathways; access system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青年教师高职院校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