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2014-12-06 08:23胡夫东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入院量表

胡夫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康复是目前精神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课题组曾以激励模式对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1],但激励模式对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具有作用,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将激励模式应用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讨其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自日照市社区中在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与生活主要照顾者愿意参与该项目;(3)患者年龄18~55岁;(4)排除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诊断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抽取4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 (40.30 ±14.30)岁,平均病程(16.80 ±10.1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 (9.00 ±5.00)年;对照组男性108 例,女性92 例,平均年龄(39.90±16.73)岁,平均病程(16.15±10.93)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00±5.00)年。两组患者以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无研究对象脱落。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门诊药物干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2年,共随访8次。病情符合入院标准,则入院治疗。研究组在给予门诊药物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激励模式进行干预,干预频率为3个月/次,干预时间为2年,共干预8次。若患者病情不稳定,按需求进行干预,如果达到入院标准,则转入院治疗,并记录。

1.2.2 激励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由康复小组进行干预,康复小组由医生、护士、民政残联等人构成。首先康复小组与干预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明确康复目标。包括4个方面:(1)工作情况;(2)人际交往;(3)自我照顾;(4)冲动行为。然后由康复小组进行干预,包括药物管理、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训练、情绪控制训练和人际交往的训练。并及时进行短期干预效果评价,调整新的康复目标与措施。干预过程中以激励为主要原则,激励方式包括:(1)首先给予精神激励,主要包括支持患者的选择、对患者表现出尊重、及时给予肯定等;(2)物质奖励,包括奖金与奖品两种方式,康复者达到阶段目标时及时给予物质奖励,增加患者的外部动机;(3)满足患者愿望:在康复者达到某一目标时,帮助患者完成某个愿望。

1.3 效果评定 记录患者的入院率(入院率=入院人次数/总人数×100%),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病情,PANSS量表为评定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并经过标准化的评定量表。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2,3]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PSP量表包括4个分量表,其中A表评估对社会有益的活动;B表评估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C表评估自我照顾的能力;D表评估扰乱及攻击行为,每个量表有1~6评分,1-无,2-轻微,3-明显,4-显著,5-严重,6-非常严重。PANSS量表、PSP量表在入组时及入组后每3个月评估1次。量表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评定,经一致性评估,Kappa值为0.89,一致性较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入院率比较 研究组2年内入院21人次,入院率为5.25%;对照组2年内入院49人次,入院率12.25%,研究组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入组时及结束时PANSS评分比较 研究结束时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精神病理学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与入组时比较,对照组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精神病理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入组时及结束时PANSS评分比较(x±s)

2.3 两组入组时及结束时PSP评分比较 研究结束时与入组时比较,研究组PSP总分升高,各分量表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P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入组时PSP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PSP总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各分量表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入组时及结束时PSP评分比较(x±s)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4],疾病所带来的社会功能衰退,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较大影响[5]。因此探索有效的康复措施[6]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激励模式干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降低住院率。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干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纯药物治疗只能维持患者的病情,不能改善患者的病情。可能是由于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在社区中没有其他干预方式,所以患者病情并未有改善。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效果明显,然而部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导致病情反复。本研究通过给予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方式,强化患者的服药行为,提高了自我药物管理的能力[7],患者获得了持续的药物治疗,阳性症状得到改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阴性症状效果较差,而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而许多患者参与康复训练不够积极,本研究通过激励患者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改善了阴性症状[8,9]。患者的病情改善,复发率减少,入院率降低。

本研究发现激励模式能够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干预,药物治疗前后PSP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社区中单纯药物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单纯药物干预能够维持病情,但对社会功能的作用不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际交往与工作能力明显受损,社会功能降低。国内研究发现通过康复训练,让患者多交流,多活动,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10,11]。然而很多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是被动的,导致康复效果不佳。提高患者动机,增加其工作与社会交往主动性,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作用[12],国内研究者采用阳性强化[13]的方式,提高患者动机,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到社区康复中,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14]。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的激励方式。通过访谈,了解患者,为选择有效的激励方式提供材料。根据患者需求不同,采取了个性化的激励方式,鼓励患者参与技能训练,提高患者参与技能训练的兴趣,使技能训练不再单调与刻板,提高了康复效果,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

因此,激励模式能够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与社会功能。

[1]于世江,胡夫东.激励模式对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5):360-362

[2]乔颖,何燕玲,赵靖平.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信效度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11-14

[3]Karaday G,Emiro ~lu B,Ueok A.Relationship of symptomatic with qualityoflifeand functionalityin patientswith schizophrenia[J].Comprehensive Psychiatry,2011,52(6):701-707

[4]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Mental Health.Schizophrenia:Core interventions in th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M].Leicester(UK):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2009

[5]Premkumar P,Peters ER,Fannon D,et a1.Coping styles predict responsiveness to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psychosis[J].Psychiatry Res,2011,187(3):354-362

[6]崔雪莲,李宁.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3,40(1):23-25

[7]Rossi A,pacifieo R,Stratta P.Attitudes toward medication and the clinicalvariablesin schizophrenia: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Patient preference and Adherence,2009,3(10):305-309

[8]姚丰菊,吕路线,秦志华.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529-3531

[9]黄平,张懿,张振.社区个案管理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l,23(21):2680-2681

[10]董汉振,蒲金玉,孙梦月.综合支持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2010,25(4):308-310

[11]Kopelowiez A,Liberman RP.Integrating treatment with rehabilitation for persons with major mental illnesses[J].Psychiatr Serv,2003,54(11):1491-1498

[12]Choi KH,Fiszdon JM,Bell MD.Beyond cognition: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motivation during a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program[J].J Nerv Ment Dis,2013,2(3):173-178

[13]杨大梅,李遵清.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强化行为疗法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1,26(3):3-5

[14]Delawalla Z.Stress reactivity,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responses in schizophrenia[D].Saint Louis,Missouri,US:Washington University,2010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入院量表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