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断想

2014-12-13 03:42蒋伟涛
北京观察 2014年12期
关键词:益母草天坛野草

文 蒋伟涛

看到益母草,提起它的名字,总能感觉到浓浓的母性气息,这种母性不单单是性别上的,更是文化基因里的,它体现在《诗经》里的怨妇身上,体现在天坛益母草的传说故事里,体现在自己浓浓的思母情怀里。

母亲去世已经五年了,每每在梦中梦到母亲,泪水依然打湿枕巾。在怀念母亲的日子里,常常想起母亲小时候教我认识的一种野草——益母草。益母草,听起来就是对母亲有好处的一种药草,在母亲患病的那阵子,也梦想着益母草能够治愈母亲的疾病。

益母草,又名茺蔚。广布全国,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平原及坡地均可生长,以较肥沃的土壤为佳,需要充足水分条件。在药理上,它可以调节病痛妇女的身心,有益女子养生育子,也是女子娇媚容颜的保养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茺蔚近湿处甚繁。春初生苗如嫩蒿,入夏长三四尺,茎方如黄麻茎。其叶如艾叶而背青,一梗三叶,叶有尖歧。寸许一节,节节生穗,丛簇抱茎。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亦有微白色者。每萼内有细子四粒,粒大如同蒿子,有三棱,褐色,药肆往往以作巨胜子货之。”

对于益母草,还有一则与天坛相关的民间故事。在天坛还没兴建以前,这里是一片黄土地,住着很多庄稼户。其中有一个生病的母亲和十六岁的女儿。女儿为了给母亲治病,翻山越岭去寻药。经一位白胡子爷爷指点,来到了传说中的“地上天”。那里的仙女给了她一袋灵药,让她回家熬成膏给母亲服用,母亲的病很快就好了。随后,姑娘把口袋里的灵药种子,撒遍附近的土地,没多久就长出了很多灵草。灵草要叫什么名字呢?大伙说:“这是为你母亲找来的灵药,就管它叫益母草吧。”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皇帝看中了这块长着益母草的土地,盖了一座天坛。天坛盖成了,空地上还长出了茂盛的益母草,皇上生气了,说:“我这拜天的地方,哪许这么长野草,统统给我拔了去!”这时候,有一个大臣站出来跟皇上说:“皇上,这不是野草,它叫龙须菜。皇上不是龙吗?要是把它都拔净,皇上您就不长胡子了。”皇上怕不长胡子,就让天坛里留下了益母草。打这儿起,益母草的嫩芽,就叫龙须菜了。现在天坛的各个角落还生长着不少的益母草。

明清时期,天坛的神乐观一带香客熙来攘往,游客云集,店铺商肆也应运而生。其中有些药店专卖用天坛内生长的益母草制成的益母膏。到嘉庆年间,神乐署内不仅药铺林立,茶社买卖也兴盛起来。嘉庆皇帝一再下令清净天坛,最后只剩几家药铺存留。因神乐署严禁栽植花木,药店主人无法开地扩种药材,只就坛内原有的益母草自然生长。天坛益母草于是由人工培植变为野生。清亡后的1914年,袁世凯在天坛举行祭天大典,为安全起见,将神乐署内所有药店逐出天坛,在天桥、前门一带另辟新铺面,只允许每年秋季进天坛采药。2003年西北外坛绿化改造,绿化一队开始在药圃园小面积栽培益母草。2008年,益母草列为《天坛公园古柏群落保护和地被植物恢复》课题的展示品种之一,西北外坛药圃园北侧的2000余平米益母草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为天坛公园益母草文化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益母草在豫东乡下荒草地里随处可见,到了夏天一片一片的蔚为壮观。母亲告诉我,“文革”前期,乡下的赤脚医生为了治疗病人采摘过,现在已经没有医生自己动手采药了。益母草的种子叫做茺蔚子,关于它的名字在豫东当地还流传一个小故事。传说一个叫茺蔚的小孩,母亲生他时得了“月子病”,多年不愈,竟至卧床不起。茺蔚眼看母亲的病越来越重,于是外出为母亲求医问病,然而历尽艰辛却未能如愿。一天,他借宿古庙,庙内老僧见他一片孝心,就送他四句诗,让他去找一种草药。诗云:“草茎方方似麻黄,花生节间节生花,三棱黑子叶似艾,能医母疾效可夸。”小茺蔚沿着河岸找了起来,终于找到了那种植物。其母服用后不久病就痊愈了。由于这种草是小茺蔚为医治母病而找到的,且又益于妇女,于是人们把它取名为益母草,它的种子就叫“茺蔚子”。

益母草种在庭院里,是可以开粉红花、白萼花的普通物件,摘来做菜,则是山野地里产出来的山珍。记得小时候母亲曾经把它做成凉菜,但是吃起来挺苦,弃之不吃,常令母亲生气。益母草这些野草在乡下,要不长在路边、池塘边、荒废地里面,要不生长在田地之中,与农作物为伴。记得小时候母亲起早贪黑到田地里清除这些野草,因为这些野草对于农作物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如果非得说有利,那就是可以割下来当作牛羊牲畜的草料。每每看到毒辣的太阳下母亲辛劳的场景,每每看到地里清除杂草后茁壮成长的农作物,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滋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杂草就像母亲身上的病魔一样除不尽、砍不绝。杂草每年好像商议好了似的,与农作物一起生根发芽,一起成长,如果不及时除掉,就会让农作物慢慢变黄、慢慢死掉,剥夺农作物的生命。它们在母亲身边不是作为中药材治疗疾病,而是庄稼人辛苦劳作的负担。这些野草本可以做成中药材医治病人的疼痛,但是它长错了地方,不该出现在母亲的田间地头,因为在这里它就像一味毒药材,让母亲在毒辣的太阳下劳作,忍受酷暑煎熬、蚊虫叮咬、粗糙叶子刮擦的痛苦。母亲也在一年年的辛劳中黑发变白发,身体慢慢变弯,佝偻弯下。

《诗经·国风》中有“中谷有 ,其干矣。有女仳离,慨其叹矣。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的记载,其中“ ”指的就是益母草,可见在二千年前的时代已经认识并运用这种药草了。在《诗经》中,山谷中的益母草,作为情感抒发的起兴之物,在诗中反照妇女的悲惨身世。山中生长的益母草,本是疗养女子身心的东西,却在自身身世的悲情里,在叹息声中看其枯萎,在无法抒解的哀号当中看其逐渐风干,在黯然落泪中看其失去水色,成为无生命的死物。正像母亲在酷暑的炎热下,忍受着病魔的痛苦,去拔除禾苗中的野草,诗经中的那个抱怨的女人是不是和母亲有一样的想法呢?睹物思人,身体的病痛哪里抵得上心里的伤痛来得浓烈,来得绝望!写到这里,对于益母草我的心情很复杂,它给了我怀念母亲的理由,又加深了对母亲病痛的伤心。

看到益母草,提起它的名字,总能感觉到浓浓的母性气息,这种母性不单单是性别上的,更是文化基因里的,它体现在《诗经》里的怨妇身上,体现在天坛益母草的传说故事里,体现在自己浓浓的思母情怀里。

猜你喜欢
益母草天坛野草
小心野草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天坛之美》
益母草的毒副作用
一束野草
一束野草
益母草到底能治疗哪些妇科病?
简易治疗:益母草膏治疗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