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5-01-27 09:53吴秀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药学本草炮制

吴秀玲

齐齐哈尔第一医院药学部,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中药学是现代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发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建立了中医学术体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各朝各代对中医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出许多名医,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和名著。中药产业在我国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药也越来越重视,为中药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与机遇。

1 中药学的发展历史

中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医学文化遗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神农氏,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著作,经过历史的漫长发展,才逐步形成现今地中药学。从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但是也客观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我国药物的起源[1]。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人民对药物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从最初的口口相传,慢慢的演变为师承相传,逐渐出现文字的记载。夏商时代人工酿造对药物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陶制器皿为汤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秦汉时期,生产力相对比较发达,已有本草专著问世,但是专门的文献却未能流传至今。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类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全书记载了365种药物,同时论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为中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原本虽已经失传,但是经过人们的不断考订,基本保留了本书的原貌,对中草药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两晋南北朝时期,临床用药已经得到深入的发展,经过历代名医的不断总结形成了《本草经集注》,全书共收录药品730种,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第二部专著。南朝刘宋时代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步炮制专著,该书系统地讲述了300多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中药炮制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本草毒性,便于贮存和调剂等理论,对以后的中药炮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书中记载的炮制方法对今天的生产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2]。隋唐时期,经济比较繁荣,加之交通发达,与国外的贸易往来不断的增多,推动了中药的迅速发展,唐朝时期形成的《唐本草》全出共载药840多种,增加了药物图谱,同时附有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开创了世界著作的先例,书中内容丰富,取材精确,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如实地反映了唐代医药的发展水平。此后又出现了不同的名著如《本草拾遗》《蜀本草》《开宝新详定本草》等对中药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宋金元时期,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中药的炮制技术发展和中药的推广。宋代具有代表性的本草专著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书不仅切合实际,而且集前人著作于一书,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中药珍贵文献,而且历代不断的重刊,至今它仍是研究重要必需的中药参考书。元朝时期药性理论发展比较大,其中不乏介绍食疗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明代时期,中外交流比较频繁,存进医药知识的不断丰富,我国中医药学的科学巨著《本草纲目》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本书是明代伟大的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不断搜集和实践的总结,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的药物理论,而且还广泛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等众多科学知识,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是我国古代中药学最高的科学研究成果。明代时期形成的《炮炙大法》是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促进了我国炮制技术的提高。清代受到《本草纲目》的影响,中药学发展繁荣,直到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排斥中医,但是经过中药学方面仁人志士的不断努力,中药学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形成了《中国药学大辞典》一书,也是中药学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历来重视中药学的发展,在中药学的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我国中药学的发展现状

自从西医进入我国近百年来,已经逐渐地主导我国的医疗市场,导致目前我国中药学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中药产业的发展并不理想,中药产业效益低下,很难承受国际竞争的冲击。长期以来,无论是知识界还是中医界本身,有相当多的学者对中药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不清楚,甚至有的人将中国的传统中药学文化视为糟粕,轻中医、重西医、中改西情况比较严重[4]。中医讲究标本兼治,目前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一些宝贵的中药资源正在不断枯竭,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技术推广不够。中药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中药的种植过程中经常导致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超标,而且中药生产方式粗犷,缺乏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控方法,导致产量差、质量低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没有统一的组织去引导人们保护珍贵药材。在现今社会,人们对中药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深度有限,而且频繁出现中药造假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中药学的发展。在非典防治的过程中,人们才逐渐认识中药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生产和研发,中药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正逐步向现代制剂方向发展,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迅速,出口市场占有量不断提升。世界各国与我国中药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多,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6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各国医疗保健的一个重要选择。

为此,我们应当积极研究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筛选优良品种,加强中药审批制度,对优质品种予以保护,制定相应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保护我国中药研究单位的技术和经济权益,逐步引导中药生产向科技型、规模性发展[5]。

3 中药学的发展前景

中药学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是目前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和壮大中医药产业的天然优势。我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数据统计显示,按照中药来源分类,中药可分为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3种,分别有11 146种、1 581种和80种;按照中药使用情况可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分别有1 200多种、4 000多种和7 000多种。建国以来,我国中药产业也取得较快的发展,年平均增速在20%以上。中药学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中医药发展到目前,很多国外的专家都赞同中药的成效与理论,如德国的慕尼黑大学著名汉学与医学家曼·波克特教授,他既是西医学家,又研究中医,非常认同中医的药学理论。建国以后国家不断组织全国性的药源普查,并发展中药学的教育事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办中医院校,培养大批的中医药专业的人才,使中药学的传承不再单单的由师徒传承,而是步入了国家正规教育的轨道,显示出国家对中医发展的高度重视[6]。新时期,中药结合纳米技术将有效地改善传统中药剂型的弱点,给国内中药的发展添加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中药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对中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 结语

医药行业是全球经济中的热点,中医药作为医药行业的分支,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内容浩瀚,同时需要认识到中医药的缺点与不足,我们需要在取得现有的成绩上,不断引领中药知识领域创新,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

[1] 徐慧琳.中药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J].祖国,2013(24):82-83.

[2]任天颖,郑大恒.浅谈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0):63-67.

[3]赵智,刘琳,欧定华.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53-59.

[4]周雅亮,岑建波.探讨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2-13.

[5]刘龙梅,丁圣清,殷金华,等.对我国中药发展思路的初步探讨[J].中国药业,2013(33):70-72.

[6]阮艳英.中药企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4):265-266.

猜你喜欢
中药学本草炮制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