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研究

2015-01-31 13:21甘丽新李志刚
职教论坛 2015年17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院校时代

□甘丽新 李志刚 涂 伟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研究

□甘丽新 李志刚 涂 伟

大数据浪潮席卷全球,已深深渗透到各个领域,影响日益扩大。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分析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多层次持续化的教学模式,凝聚多方参与的协同力量,组建综合型的师资团队以及整合高职院校信息系统和多元资源,搭建高职院校大数据统一平台,与信息检索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服务于教学的全方位的改革模式,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发展以及利用大数据服务于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高职院校;大数据;信息检索课程;改革模式

大数据浪潮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正如哈佛大学量化社会科学院院长Gary King所说:“这是一场革命,我们确实正在进行这场革命,庞大的新数据来源所带来的量化转变将在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中迅速蔓延开来,没有哪个领域不会受到影响。”[1]大数据已深深渗透到各个领域,影响日益扩大,从公司战略到产业生态,从学术研究到生产实践,都将发生本质的变化。毋庸置疑,大数据也将对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挑战。著名的O'Reilly公司断言:“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未来属于将数据转换成产品的公司和人们。”[2]对于肩负培养高职学生信息素养重任的信息检索课程来说,大数据时代将赋予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新的使命和更高的要求,该课程势必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已成为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重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全方位的改革,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已成为全球语言。对于大数据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规范定义。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是研究大数据的先驱,其在报告中《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中定义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Forrester分析师布赖恩·霍普金斯和鲍里斯·埃韦尔松撰写的《首席信息官,请用大数据扩展数字视野》报告中提出大数据的4个典型特征,即所谓的4个“V”:(1)海量(Volume):数据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2)多样性(Variety):指数据类型繁多,包含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如网络日志、视频、音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3)高速(Velocity):指数据被创建和移动的速度快;(4)易变性(Variability):大数据的多样性意味着大数据会呈现出多变的形式和类型[1]。大数据的最大挑战不仅仅在于数据量大,而更在于如何从巨量、模态多样、真伪难辨、不确定性的数据中及时获取价值的能力。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进入信息社会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检索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开展旨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导他们学会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并能进行归纳、分析和评价,并最终加以利用。

大数据给全球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思维,改变了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中指出:提高数据意识是大数据时代要干的主要三件事之一。在大数据时代,人人既是数据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信息处理、存储和传递能力是大数据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如何才能从浩瀚、真伪难辨、错综复杂的大数据海洋中及时捞取珍宝呢?答案就是人类的第三种能力-搜商。搜商已成为一种与智商、情商并列的人类智力因素,其本质就是搜索。即使人们拥有再高的智商,再多的脑容量,再充足的时间,也不能满足理解和储存全部知识的要求,更何况大数据时代数据规模呈几何级数爆炸式的增长和数据模式的高度复杂化[2]。信息检索就如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掌握并有效地利用它,便能迅速获得和有效地利用信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然而只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高职学生并不一定能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企业需要的人才更应具备较好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快速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信息检索技术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重要能力之一。

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在数据为王的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大数据人才成为未来最紧缺的人才,数据科学家将成为21世纪最富挑战的工作。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曾预计:2015年全球将会新增440万个工作岗位以支持大数据。大数据的核心业务必须立足于具体行业,需要综合型的人才了解行业和技术的各个层面,善于用数据说话。未来将属于那些能够驾驭数据,并且能够充分理解数据、用好数据、发现数据价值帮助做出科学正确决策的人。而高职教育正是以学生就业为优先目标。因此,作为未来工作主力军的高职学生,无论今后进入哪个领域工作,都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在意识上、思维上和技能上做好准备,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更快速地从海量异构复杂的数据中快速提取价值,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所带来的新挑战,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大数据时代提出的增强数据意识,提高数据处理技能的要求正是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开设的目标。尽管我们还处在大数据时代前夕,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检索的普及和应用,信息检索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在未来社会中将会更加凸显。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也正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全面做好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促进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深入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全方位改革

大数据已经强烈撼动了各个领域,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经济、人文以及社会,同时势必也会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余胜泉认为:“技术的革新必然会对教育模式、教育核心、教育方法、体系都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育全面的发展”。[3]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专门性人才的要求,肩负着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和技能水平使命的信息检索课程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学校应该在战略层上建立大数据思维,对该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在政策、人力、财力和资源上给予强而有力的支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个性化教育,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开展适应大数据时代新的教学体系和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实际需求,多层次、持续化地推进实施,多方协作,组建综合性的师资团队,搭建高职院校大数据平台,与信息检索课程深入融合,利用大数据促进信息检索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大数据时代赋予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应该与时俱进,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即:增强学生的大数据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专业学习、终身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将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相吻合。围绕教学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对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也相应的进行全方面的改革,使得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教育更好地符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将由大数据引发的与信息检索相关的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中。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未来职业信息素质的需求,改变当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普遍存在的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学时不足和不重视的现象,从思想上重视和提高信息检索课程的地位,将信息检索课程制定为公共必修课,按照不同的阶段,分层次、持续地进行,将信息检索课程与学生的专业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开展多层次、持续化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级实用型的应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信息检索课程在教学上应该十分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当前普遍以单学期或半学期的“一锤子买卖”形式和不分层次、不分专业的“一刀切”方式为主导地位的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过程中,遵循高职教育与学生成长的规律,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性的特点,以信息检索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多层次、持续化、分专业、有针对性的“按需学习”的教学模式。

信息检索检索课程中不同的教学任务应该由不同专业的老师、管理人员或科研人员共同合作,一起分担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研究人员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学生而言,这不仅解决了他们在生活和学习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符合大数据时代以人为本、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对于教师而言,不同专业和学科的教师从不同的侧重点关注于教学内容、教学的薄弱环节以及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准确地了解教与学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育管理人员来说,他们能清楚地了解该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目的地调整该课程的决策,才能在人力和财力上更合理的配置;对于科研人员,在多层次、持续化、分专业、有针对性的“按需学习”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对考试数据进行挖掘从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学习和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4]。

以多层次、持续化、分专业、有针对性的“按需学习”的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应该尽早的开展,密切联系实际,将学生在不同阶段遇到的实际问题融入到教学中,达到“授人以渔、提升素养、服务专业、面向社会”的教学效果[5],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正好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1.对于自制力和辨别力相对薄弱的高职新生,他们很容易陷入迷惑和困扰中,经常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游戏与聊天上,以致荒废学习。如何引导他们很好地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让它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呢?而信息检索课程正好肩负此重任。利用信息检索课程,借助学生已具备的基本搜索引擎能力,教授他们网络检索高级技能以及信息甄别能力,提高他们的搜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导向,提高他们自主搜索所需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譬如,结合高职新生出现的不适应性问题,设置“新生适应性”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完成的检索结果,结合不同专业的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信息检索专业教师侧重于检索效率和准确性的评价,而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则从心理上进行干预,针对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以便有效及时地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2.尽早开展大数据专题,以小组团队协助形式进行大数据专题的实战搜索活动,让高职学生充分认识到大数据不仅改变了我们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方式和思维,而且大数据也给各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让学生了解大数据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大数据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社会每分每秒都在产生数据,每个人都生活在数字世界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重视信息意识和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在行动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该课程。

3.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信息检索课程与专业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信息检索课程与学生的专业特色相结合,讲解专业学术性文献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如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介绍网络学术搜索引擎,如微软学术搜索等,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检索工具。与专业相结合的信息检索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促进了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全方位了解的需求,结合专业教师和企业人才的参与和引导,采用互动合作的方式开展“专业360”的任务驱动,如开展“职业规划”、“互联网+时代高职财会专业前景分析”等任务,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背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有360度全方位的认识,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对今后的就业定位有更科学、深入和理性的思考,明晰今后职业发展的道路和自我提升的方向,为今后的学习进行更好更全面的规划。

4.高职院校的毕业学生大多在企业工作。面向企业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大数据具有强烈的行业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因为行业大数据只有具体领域的相关企业才有,而且只有企业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训练场。因此,只有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学生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掌握行业的特色技术,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专业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大数据时代,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呈现出平台开放、内容开放和校园开放的特点,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将会被淘汰。因此,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育、自组织学习、翻转课堂、导学式学习和在线教育学习。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日益倍受瞩目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更具有大数据时代的突出特征:学习群体的多样性;教学互动的实时性,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视频交互为主体;在线课堂的扩展性,海量的教材和教学互动行为数据;对产生的数据进行定量性的分析。因此,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海量的多源的学习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多元化的反馈评估,实现教学环节的全面贯通、整合和互动。此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大量地采集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利用教育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建模,从而建立面向个体的智能导学,为学生提供自适应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计划,安排个性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四)组建综合型的师资团队

由大数据浪潮引发的教育变革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毫无天分的教师在错误的方向上还在“勤奋地工作”[6]。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建立更宽阔、更深层次的综合型师资团队,共同推进信息检索课程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信息检索专业、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专业、心理学专业以及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图书馆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等都应充实到教学团队中,共同探讨信息检索的教学内容,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共同参与教学任务。大数据必将驱动新技术的发展,研究机构人员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和最前沿的研究融入到信息检索教学中,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发挥教学在信息、知识与科研之间建立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学校还应该与企业进行积极合作,鼓励教师参与企业,亲身实践,使得教师经历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具体现实问题的过程,才能对信息检索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科学实践,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从而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此外,企业中不乏具有深厚的信息处理技术理论功底且又有着丰富实践经历的人才,学校可以聘请这类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特聘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行业中的实战经验和技术,并能及时将大数据时代企业对高级应用人才的要求反应到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中,以此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教育的需要。

(五)搭建高职院校大数据平台

企业纷纷利用大数据打造他们的营销神话;政府正在利用大数据维护国家安全;医学界正在用大数据对病人病情进行密切的监控……[6]。在大数据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新形势下,大数据又能如何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呢?高职院校也是大数据产生的主要场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在线教育和一卡通等产生的数据都可能构成大数据。几乎每所高职院校都拥有如金矿般的数据。如何在金矿中挖掘出黄金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然而,教育大数据的现状却仅仅停于管理层面或者是流失。因此,深度整合高职院校内的各种信息系统,推进信息系统从孤立走向连接与整合,系统与系统连接、系统与人相连,系统自然地融合于教学之中,实现从独立系统到集成化的综合服务的转向[3],建立高职院校大数据统一平台,随时采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数据,结合信息检索网络课程平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融合于教学中,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挖掘和分析学生的行为模式,为学生推送所需的教育资源,让他们获得更细微的指导和个性化学习,从而达到利用大数据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的效果。信息检索课程作为大数据服务于教学和学习的先行者,为今后大数据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如今恰逢世界走向数据化,迈入大数据时代的时刻,与信息戚戚相关的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也需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因此,建立以增强学生大数据意识,培养学生信息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信息利用和处理能力为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新教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多层次、持续化的教学模式;凝聚多方参与合作力量,组建综合型的师资团队;搭建大数据统一平台,将大数据与教学深度的融合,利用大数据服务于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从而改善教学和学习质量。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学校对该课程予以高度重视,特别需要从政策制定、资源投入、教学队伍建设以及大数据平台建立等方面给予强而有力的支持,才能推动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发挥该课程在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培养出更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级应用人才。

[1]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Z].中国计算机学会,2013.

[2]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6):647-657.

[3]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4]李其港.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24):74-77.

[5]陈萍秀,于蓓莉.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以“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4(35):14-35.

[6]江伟硕.信息很热—数据很忙—畅想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5):25-30.

责任编辑 时红兵

甘丽新(1982-),女,江西宜春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数据挖掘;李志刚(1963-),男,湖南涟源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涂伟(1978-),男,江西安义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

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网络微博舆情监测的研究”(编号:JC1312),主持人:甘丽新;2011年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创新研究”(编号:JXJG-11-13-19),主持人:甘丽新。

G712

A

1001-7518(2015)17-0078-05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院校时代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