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品味
——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基础

2015-02-13 16:44颜廷娟颜桂青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精魂拟人品味

颜廷娟 颜桂青



语言品味——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基础

颜廷娟 颜桂青

(汪清县教师进修学校,吉林 汪清 133200)(汪清县第一中学,吉林 汪清 133200)

语言品味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作品,能够抓住有意味的语言,探索其含义,才能够生发出自己个性的认识,得出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品味语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了解写作背景,品出语言的深度来;二是抓住精典语句,品出语言的意境来;三是透过文字表面,体悟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来。

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语言品味;深度;意境;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对文本有自己的思考,通过学习有所体验,也有所感悟。“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

自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特别是2011年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师都在努力践行它的要求和建议,努力尝试改变自己旧的教学观念,努力让自己的阅读教学,体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效果。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一直在摸索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方法和途径,也取得了不少经验。但是还有更多的教师却一直走在理论的边缘,只知道应该做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做。有的教师重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积累,但只是生硬的读读写写记记,有的教师重视让学生谈感悟,但注重的只是对课文内容上的体会……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品味语言”做为载体,逐渐让学生的“语感” 丰厚起来。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定远先生曾经这样说:“语文课想要上出‘语文味’,就必须在品析语言文字上下工夫。”突显学科本位意识,上出语文味,也包括“实现个性化阅读”这个要求在里面。会品味,有语感,才谈得上理解是否个性化。阅读作品,能够抓住有意味的语言,联系上下文探究其含义,才能够生发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得出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什么样的语言才是有意味的语言?怎样对语言细细把摩和品味呢?

一、了解写作背景,品出语言的深度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有一篇鲁迅的散文诗《雪》,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理解起来有难度:“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下面是课上学生对此句的分析理解:

生:“孤独的雪”是写雪所处的环境——凄冷无助“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是说,雪就是雨变化来的。这里有对雨的怀念和不舍。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作者主要是写雪,这句话不只是在怀恋雨。

更多的学生眉头紧锁,陷入深思或迷茫状态中……

设计者设计的意图是通过理解文中部分关键性语句,更深地品味文章的内涵。上述学生的回答显然离正确的理解差得太远,品味内涵更无从谈起。

怎么办?联系背景、重视铺垫。

引进《雪》的写作背景:1925年,正值一个动荡的年代,当时是北伐战争革命前夜,南方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而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仍然猖獗,斗争依然激烈。北平还处于一片黑暗和“寒冷”之中。

蓬勃奋飞的北方的雪在那样的环境中独自与恶劣的环境做斗争,俨然是一个不怕困难的斗士,它追求光明、自由、和平和幸福,是一个挑战者形象。这个教学设计中的语言品味环节在另一个班展开:

生:“孤独是北方雪的特质之一,孤独是刚毅的卵生兄弟,这是在赞美北方雪的刚毅,赞美它能够不屈于恶势力,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在这里它还被描述成死掉的雨,雪是雨的精魂,雪是奉献者的化身。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师: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雪是经历了严寒之后变成的,是死掉的雨,但的精神是永远不死的,它的不屈的抗争精神和追求光明的灵魂会永远在天际闪烁。

两段课堂实录的对比说明一个道理:很多精读文本,探究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要借助于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有些内容,有些意蕴深厚的句子,要借助于写作背景知识来理解,作好语言品味的铺垫。铺垫成功了,即使在品味过程中理解有偏差,学生也能够结合写作背景介绍,自行匡正,从而达到品味语言,进而把握文章思想内涵的目的。

二、抓住精典语句,品出语言的意境来

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里有这样的句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春雨的纤细、密集、闪亮,“斜织着”明写春雨暗写春风, 借雨写风,风雨戏谑生趣,让春雨如图画般展现在人们眼前,活灵活现。再写春雨中的其它景物,叶儿青,草儿绿,它们仿佛有生命似地在用自己的色彩向人世间炫耀着自己的欢快和喜悦。读着它,让人联想到前文里鸟儿的“卖弄”,也会联想到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神妙的语句,让人感叹汉语言表意之丰富之细腻。比喻、拟人、排比三种修辞方法的使用,不仅让描写更生动、传神,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更让我们透过纸背看到一位热爱生命、乐观幸福的作者,连同他的笔似乎都充满了春之来临的喜悦和生命的力量。

如果学生通过这段的文字能品味出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表达效果,想必整篇文章都会在他心里生动起来,他的感悟也许就会瞬间活跃起来,深刻起来。有些言传不得,而心领神会的阅读感受必然会一天天丰厚起他的个性修,特别是人文方面的精神品质。

三、透过文字表面,体悟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以上是《春》结尾处的三段文字。理解分析过程中,学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是健壮有力的,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充满力量。也能够总结出:本文“起于拟人,结于拟人”的特别写法,还能够分析到修辞在这里的作用:运用拟人和排比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增强了语势,层层递进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其实纵观全文,作者对于春,岂一个“喜欢”了得?

“宇宙的人情化” 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理论,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如果你带着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走”几遍,你会发现《春》所描绘的一切景物都充盈着跃动的活力、生命的灵气,还有生之喜悦。什么原因?作者用心、用情去感受眼前的的景物,借物传情,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是装点而是情感自然流淌出的痕迹。使景物鲜活生动的是修辞,更是“真情”。这些景物如在眼前,形象逼真。这也正印证了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如果我们对于《春》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够带领学生达到上述程度,对于实现新课标强调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感受语言的优美”才能不会停留在理想的层面,“阅读的个性化”才能有望成为现实。

2015—04—12

G633.33

A

1673-4564(2015)03—0054—03

猜你喜欢
精魂拟人品味
品味年画
新诗“精魂”的追寻
——穆旦与鲁迅的诗学比较
拟人句
拟人句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自由精魂之舞:试论影视文本烛照下的小说魅力
符神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