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视角分析高校资源浪费的根源及对策

2015-02-25 18:08李华明
学术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两个责任党风廉政浪费

李华明

从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视角分析高校资源浪费的根源及对策

李华明

当前,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浪费问题,成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资源浪费现象与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强化高校党的“两个责任”落实,坚决遏制资源浪费,可从正确认识资源浪费的本质入手,强化高校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职责,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责任追究。

高校资源浪费;“两个责任”;党风廉政建设

高校资源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所拥有的各种人、财、物及无形资源的总和。高校资源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高校建设规模的扩张,资源浪费也日益成为高校办学的突出显性问题。本文对高校资源浪费表征进行分析,从党风廉政建设视角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试从落实党的“两个责任”入手,对遏制高校资源浪费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校资源浪费的现象分析

(一)人力资源浪费

人力资源是高校资源中最为重要与关键的资源。人力资源浪费不仅表现为人才流失,也可表现为人才资源使用不充分等。一是各类人才流失。出于经济压力、个人意愿、发展前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人才流失有增多趋势。这些流失的人才大多流向大型国有企业、党政机关或个人经商等。二是机构臃肿,人员闲置。近年来,个别高校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机构过于庞大,出现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管理环节过多等浪费现象。三是教师队伍功能发挥不合理。有些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承担大量科研项目,疏于给学生授课,而青年教师却大量授课,以获取课酬维持生计,出现人才智力浪费。

(二)财力资源浪费

财力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转的“血液”,这一资源的“漏斗效应”也较为明显。在实际中,我们经常看到因经费投入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而出现较多浪费现象。极个别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为达标、创优、争荣誉的项目或工程,有时不计成本地投入大量财力进行开发,如大兴土木,耗资数百万元建设校门,或标志性建筑;各个院系部争相投入巨资,重复购买教学仪器、大型设备等,而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一些基建工程项目招标有时不规范,影响工程决算成本;基建工程预算粗糙,合同签订管理不完善等。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科研经费使用在非科研项目上,滥用、乱用、套现现象时有发生。

(三)物力资源浪费

物力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为:一是各类资源重复购置,使用率低下。个别高校中各院系部图书、仪器、设备重复购置,长期闲置,造成浪费。二是教学资源利用率低。有些高校在扩建、扩招过程中,盲目扩大办学规模,造成浪费,如有的高校大力开展“圈地运动”占用大量闲置土地,在各校区间重复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大型实验室等,虽然建设规模上去了,但利用率低。三是低水平重复设置专业。有些高校专业设置过于盲目,对一些新兴专业或就业热门专业“一窝蜂”地开设,造成高校间的专业相似度高,既浪费了高校有限的办学资源,也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出现过剩,引起社会人力资源浪费。

二、高校资源浪费现象中党的“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分析

上述高校资源浪费种种现象,表征上看,属于高校行政管理的问题,但从深层次分析,其与高校党的建设力度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着密切联系。笔者拟从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视角分析其根源。

(一)对资源浪费的本质缺乏认识

高校资源浪费,侵犯的是国家的公共利益,社会个体或师生群众往往未能感受到直接的利益损失。因此,有些社会个体对资源浪费的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与己无关,也难以与党风廉政建设联系起来。本质而言,资源浪费也是一种腐败。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指出,奢侈和浪费会腐蚀我们的党、政府、军队和群众组织,给我们的国家造成极大的灾难,甚至可能有亡党、亡国的危险[1]。浪费与贪污腐败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公共权力拥有者出于私人目的而采取的行为,侵犯的是国家利益,也是广大师生群众的利益,浪费产生的“好处”往往进入个别人或领导者的口袋中。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能等闲视之,甚至要把其视同贪污腐败坚持予以反对。

(二)对党风廉政建设与资源浪费关系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对资源浪费在本质上的认识不足,部分党员干部与师生群众在其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上也存在误区。高校资源浪费有时披着合法的外衣,隐蔽、无声、低调地侵犯着公共利益。在实际中,对于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现象,人们大多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工作必须或人之常情,常常不将其当做腐败来看待并加以处理[2]。而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更多是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示范教育、案例教育、警示教育,对工程招标、干部选拔、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进行监督,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受理查处等。因此,个别干部群众认为这两者是行政与党务的关系,各不相干,一些必要的浪费问题不能上升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进行处理,更不需要党委或纪委进行直接管理或监督。

(三)高校党委发挥遏制资源浪费的主体责任有一定虚化趋势

不可否认,高校资源浪费问题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落实,落不实”有密切联系。高校党委在遏制资源浪费的主体责任不力也是其重要原因。有的高校党委对于党风廉政建设这一“隐性工作”呈现出“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个别高校党委书记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不足,忽略各类浪费现象,或踢包袱,让校长进行处理;个别高校党委对出现浪费现象的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放弃批评和斗争,疏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少数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敢担当,认为浪费是小问题,在所难免,不涉及干部作风与纪律问题。种种原因,使得个别高校党委放弃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自然导致浪费现象的蔓延。

(四)高校纪委在遏制资源浪费的监督地位有弱化现象

高校纪委应发挥遏制资源浪费的监督地位作用,这不仅是其主业,也是其首要的政治责任。但从现实情况看,个别高校纪委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田”时有“荒田”“废田”现象,难以对浪费现象起到遏制作用。目前高校纪委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但实际上更多受同级党委直接领导,纪委执纪问责力度取决于高校党委尤其是一把手的态度。当浪费现象发生时,是否监督与查处必须征求党委意见,从而影响了案件查办的效率。同时,由于高校纪委专职人员不足,有时甚至还兼任许多其他议事、协调机构领导或成员,造成精力分散,对一些资源浪费现象的监督与查处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其结果导致“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此外,个别纪委干部缺乏应有的责任担当,对资源浪费现象不敢监督、不愿追责,怕得罪人,进而放纵了浪费现象的蔓延。

三、落实高校党的“两个责任”,坚决遏制资源浪费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建工作取得成效的保障,也是遏制资源浪费的重要抓手。笔者认为,高校遏制资源浪费,应强化教育,深刻认识浪费的危害性,还应做好治标,解决浪费现象中的突出问题,并要加强责任追究,形成有力的震慑。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教育,深化资源浪费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关系的认识

宣传教育是强化认识的基础。高校党委应加强对资源浪费现象与本质的教育,深刻认识资源浪费的危害性与严重性,教育广大师生把浪费与贪污腐败、违纪违法等同起来,像反对腐败与违法现象一样,坚决反对各种资源浪费现象。高校党委与纪委,尤其是党委书记与纪委书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准确把握两个责任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把思想认识与行动统一到坚持反对浪费的要求上来,坚守责任担当,种好“责任田”,守住“主阵地”。

(二)强化高校党委书记遏制资源浪费“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职责

高校党委书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反对浪费,责无旁贷。高校党委落实好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担当好“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职责,应管好自己,建好班子,带好队伍。一是担负起强化干部自律能力的责任。要教育好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浪费,什么是犯罪,切实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校纪校规。二是要善于对监督责任进行分解。要把资源浪费问题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分析,统筹部署与推进,并把责任落实工作落到各级党组织与广大党员干部身上,建立责任传导机制,使履行党风廉政责任与反对浪费分解到细处。三是要全力支持纪委的监督工作。“两个责任”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高校党委要大力支持和推进纪委履行职责,保证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要为纪委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壮胆、撑腰、打气[3]。

(三)不断强化高校纪委遏制资源浪费的监督检查

高校纪委要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履职尽责。高校纪委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方面,主要是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维护党的纪律;推进作风建设;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强化党内监督。因此,高校纪委应针对资源浪费的问题,肩负起各项监督检查的重任。一要加强组织协调。高校纪委应对资源浪费的种种情形进行预判,把握好资源浪费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向学校党委与上级纪委进行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的意见建议;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二是要加强检查监督。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反对浪费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促学校各部门、院系落实惩治和预防浪费工作;督促党员、干部执行党的纪律,并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和教育提醒,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4]。三是要加强资源浪费与党风廉政风险的防控。重点加强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部门与关键环节的防控,深入查摆风险点,明确各种防控的环节、风险点、风险表现形式与防控措施,使资源浪费风险降至最低点。

(四)着力解决资源浪费现象中的突出问题

资源浪费在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些还比较严重。笔者认为,要想有效落实“两个责任”,当务之急是着力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以破解个别突出问题来为落实“两个责任”赢得时间。因此,高校应选取一些看似合理合法,容易被公众忽略且隐蔽的资源浪费问题,如“公款吃喝”“豪华门”“豪华酒店”及办公、科研、水电等经费的泛滥开支等问题进行重点解决,使各类浪费现象得到遏制。

(五)加大资源浪费的责任追究,形成有力震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制度。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变成纸老虎。强化对资源浪费的责任追究,一是要把责任追究作为落实“两个责任”的“索引绳”,制定责任追究办法,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制度,倒逼责任落实[5]。对出现一些严重的浪费问题,社会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而党委、纪委或相关党员领导干部在落实“两个责任”中不力、不到位或缺失的,要对相关干部进行问责,确保责任追究制度刚性运行。二是要着力构建和完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反对资源浪费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和工作机制。对一些容易出现浪费的部门与关键环节,要严格实行党风廉政责任承诺制并签字背书,建立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工作程序和保障机制,形成责任分解、监督检查、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使问责机制彰显震慑功能。

[1]张荣臣.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思想梳理——兼论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历史经验[J].人民论坛,2015,(4).

[2]陈文艺.高校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探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

[3]李善文.高校贯彻落实“两个责任”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

[4]尚海磊.对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根源的制度性分析及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姜向红.反腐败工作机制改革的重点[J].理论探索,2015,(3).

[责任编辑:刘烜显]

李华明,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6

D261.3

A

1004-4434(2015)09-0024-03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究课题“高校资源浪费与制度优化研究”(2014ZJ028)

猜你喜欢
两个责任党风廉政浪费
不浪费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浪费等于扔钱
宜宾县:定责夯责追责 层层压实“两个责任”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