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回构”

2015-02-28 13:09柯西钢
现代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回环引申义语义

□游 艺 柯西钢

释“回构”

□游 艺 柯西钢

“回构”一词在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代文献中较为多见,前人未曾考释,词义一直不详。本文从文献资料着手,并辅以词义类推和排句变文的训诂方法,试着对“回构”的词义进行训释。

南北朝 唐代 回构 释义

“回构”一词始见于南北朝文献,唐代文献中也有使用,唐以后的文献中少见。从所出的文献性质来看,该词都出现在诗词、赋和碑文等典雅的诗文中,反映口语性质的文献不见,因此推断,它应为当时的一个书面语用词。我们对《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等大型辞书以及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未发现有关“回构”一词的释义。本文试对“回构”一词进行考释。

一、“回构”一词的意义

(一)“回构”的本义:……的迂曲回环势

笔者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国学宝典等数据库中对“回构”进行检索的结果显示,此义多用于严肃宏伟的高坛、宫殿、寺庙等建筑或巍峨挺拔的山峰中。例如,在《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齐》志盖《齐故乐陵王墓志之铭》中:“寝门问竖,成均齿胄,代邸勃兴,龙闱回构。大历有归,灵命攸往,遂分夏玉,爰宅奥壤。”此文刊刻于河清三年(564年),是北齐乐陵王高百年的墓志铭。560年,高百年的父亲高演发动政变,杀高殷(高演侄子)登上皇帝宝座。初即位,在群臣力荐下立高百年为皇太子,高演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兼盛。此处即描述高百年封为太子之后的优越生活以及皇权势力的兴起。“代邸勃兴,龙闱回构”两句均为主谓结构,形成对偶。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封代王,所居曰“代邸”,之后刘恒称帝,后人用“代邸”指入嗣帝位的藩王的旧地。“龙闱”在古代文献中通常与“凤阙”“凤闱”“鹤禁”“凤城”对举,有“皇宫、朝廷”之义,为宫廷建筑,所以“代邸”和“龙闱”均为皇权的象征。“代邸勃兴,龙闱回构”两句借用人之居所的蓬勃兴起,环绕林立来说明此人势力的蓬勃和实力的增强。《全唐文》(卷4)太宗皇帝《临层台赋》:“尔乃崇基回构,危檐闲出。暑结冬台,寒浓夏室。望雕轩之拱汉,观镂槛之擎日。”这是皇帝在“万几之暇景”登高台,所观所感而赋。“尔乃”为更端发语词,无义。“崇基”指高台,“危檐”指飞檐。“崇基回构,危檐闲出”是说高台迂曲回环而成,起翘的飞檐翼角闲逸而出。在这里,“回构”用于描绘高台建筑的构造之势。

“回构”用于山峰中的例子有北朝隋之际卢思道的《仰赠特进阳休之诗》其二:“於铄君子,含章挺秀。龙翰凤翼,玉荣松茂。逸韵孤峙,奇峰回构。慕舜匪高,希颜可陋。”这是一首赠别阳休之的诗,全诗主要赞扬阳休之的人品和文品。“龙翰凤翼”喻杰出的人才,“逸韵孤峙”是指高逸的风韵孤立高耸,喻阳休之人格高尚,人才稀有,与“龙翰凤翼”对应。“玉荣”即玉花,为玉雕的花,“奇峰”义为“奇特的山峰”,与“玉荣”对举。因此“松茂”与“回构”应语义一致,“松茂”比喻兴盛繁荣、生机盎然。故“回构”在此用于山峰,形容奇峰以迂曲回环之势林立,峰峦叠嶂,雄姿灵秀。

(二)“回构”的引申义:回应、呼应

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回构”的引申义。张鷟《沧州弓高县实性寺释迦像碑》:“浦称骏渎,马颊太史之遗踪;地号弓高,龙頟将军之旧业。爰于此地,回构乾堂。兴八会之香台,辟三休之妙观。”该寺为贞观三年奉敕所建。“浦称骏渎,马颊太史之遗踪”一句中,“骏”本义为“好马”,引申为“急速”,“渎”泛指河川,《尔雅·十二·释水》中记载:“徒骇、太史、马颊、覆□、胡苏、简、絜、钩盘、鬲津。──九河。”即此佛像近邻奔腾的河川,可窥马颊太史的遗迹。接下来一句中“龙頟将军”指龙额侯韩说。公元前200年,汉朝将领韩王信逃到匈奴,在颓当城生下韩颓当,汉文帝时韩颓当归降汉朝。汉文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吴楚七国之乱时,韩颓当按例以列侯为将军击吴、楚,功冠诸军。去世后他的弓高侯传了三代,其中有龙额侯韩说。“地号弓高,龙頟将军之旧业”即说佛像所在地弓高县为龙頟将军之前的基业。这两句指出弓高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爰于此地,回构乾堂”中“爰”指变迁,“乾堂”指“天、天堂”。整句义为将佛像矗立在这个地方,是顺应了天的旨意,“回构”即指“与天意呼应而建”义。

《全唐文》卷960,元奘《贺皇太子生表》:“缁林勇锐,欣绀马之来游。伏愿无替前恩,特令法服,靡局常恋,回构良因。且帝子之崇,出处斯在,法王之任,高尚弥隆。”“良因”在这里应理解为佛教语“好因缘”。“回构良因”即指皇太子的诞生是对这段好因缘的回应、报答。

(三)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

与用于高台、宫殿和奇峰等形象事物不同,“回构”在唐代文献中的语义运用到了“天意、因缘”这类抽象事物中,但不管是高台的迂曲回环,宫殿的环绕林立,奇峰的层峦叠嶂,还是对天神旨意的呼应,对美好姻缘的报答,其语义均带有回环、回应的特征。即两种不同的事物有相似关系,词就可以由表达某一事物而类推为表达另一事物。这是一种词义引申的途径——相似引申,其引申义与本义在性质、特征、作用等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可以说“回构”由本义发展出引申义,用于指抽象事物,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不过,从目前笔者掌握的文献材料来看,“回构”在唐代以后的作品中几乎不见,似乎呈消亡之势。这在词汇的各种变化中,当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有些词语的消亡主要是语言外部的因素造成的,假若某词所表示的事物或社会现象绝迹了,那么该词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而随之消亡,“回构”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有些词语的消亡主要是语言内部因素造成的,可以说是语言自身新陈代谢、自我调节和完善的结果。具体表现在某词所表示的事物或性质等依然存在,但这个旧的词语形式已不再能满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需要,于是,一种(或几种)新的形式开始取代它。或者说,该词在与其他同类的相关词语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逐渐被淘汰出局。“回构”也许就属于这后一种类型。

二、从语义搭配角度审视“回构”

通过分析上述例子,我们还可以发现“回构”一词在语义搭配上的一个特点。首先是本义的使用,“回构”在“崇基回构,危檐闲出”“代邸勃兴,龙闱回构”“龙翰凤翼,玉荣松茂。逸韵孤峙,奇峰回构。”三个例子中均出现在对偶结构,此时“回构”为形容词,是形容高台、宫殿、寺庙、山峰等的构造之势。其次是引申义的使用,“回构”在“回构乾堂”和“回构良因”两处用例中为动词,且没有出现在对偶结构中。根据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提出的配价语法理论分析发现,“回构”作形容词时是一价谓词,作动词时是二价谓词。作形容词的“回构”其一价古代汉语语义配置式为[名词1]A1,这种配置式既简单又简短,只要求前后词性相同无需句子成分一致。而作动词的“回构”其二价古代汉语语义配置式为“S+V+O”,文中两个例子“回构乾堂”“回构良因”均是省略了主语的用法,此时使用“回构”要求主语一致,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对偶结构也较难形成。因此,“回构”作形容词时大多出现在对偶结构中,而作动词时少见对偶结构。

三、从词义类推角度审视“回构”

与“回构”相类似的“回”字词语和“构”字词语在文献中都很常见,前人对部分词汇做过较详细的考释。

(一)“回”字词语

《说文解字·囗部》:“回,从囗,中象回转之形。”《汉语大词典》中的“回”共收录29个义项,“旋转、回环”和“环绕、包围”是其中两个义项。就此两个义项,“回”字组合成了大量词语,如:唐元稹《哭女樊四十韵》“四年巴养育,万里硖回萦”中的“回萦”即回旋萦绕①;《孔丛子·记问》“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中的“回连”即曲折连绵②;何其芳《忆昔》诗注“南有石方大如席,宋束庄凿为流杯池。曲折回绕,引泉流其间”中的“回绕”即环绕③;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八“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中的“回峰”即环绕的山峰④;魏晋陆机《吴趋行》“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中的“回轩”即回曲的长窗⑤。

(二)“构”字词语

《说文解字·木部》:“構,蓋也。从木,冓声。杜林以为椽桷字。”前蜀杜光庭《嘉州王仆射五符镇宅词》“臣顷以所居,须资揆搆,巨功既毕,輒备焚修”中的“揆构”指规划营造⑥。再如《旧唐书·李密传》“故璇室崇构,商辛以之灭亡;阿房崛起,二世是以倾覆”中的“崇构”犹言高筑⑦。又如唐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诗“一拳墺伏东武小,两山斗构秦望雄”中的“斗构”义为“对峙,相对而立”⑧。还有,晋庾阐《孙登赞》“灵岩霞蔚。石室鳞构。青松标空。兰泉吐漏。笼荟可游。芳津可漱。玄谷萧寥。鸣琴独奏”中的“鳞构”谓依次序建造⑨。综合“回”字和“构”字的词义,可推知“回构”即“回环建造、呼应构建”义。

从以上分析可见,“回构”之“回环建造、呼应构建”义大体可见,并多用于严肃宏伟的高坛、宫殿、寺庙等建筑或巍峨挺拔的山峰中,形容其迂曲回环的构造之势。此外,依笔者所搜集的语料,“回构”一词始见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使用较多,唐以后少见。

注释:

①~⑦资料来源于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⑧~⑨资料来源于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清]董诰等.全唐文[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4]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5][清]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6]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2).

[8]郭芹纳.排文变句说——训诂方法补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9]黑维强,唐永健.释“落构”[J].甘肃高师学报,2012,(6).

[10]贾刚如.试探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式[J].古汉语研究,1994,(12).

[11]高源.从概念语法隐喻角度分析古代汉语——兼论形容词的词类活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5).

(游艺 柯西钢 陕西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710119)

猜你喜欢
回环引申义语义
《黄帝内经》回环英译的选择与顺应
嘟嘟闯关记
语言与语义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透 月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