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素质培养的探索

2015-03-22 07:02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孟宪玲
中国商论 2015年25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素质培养高职院校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孟宪玲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素质培养的探索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孟宪玲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除了培养学生物流方面的专业能力外,还应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还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专业 素质培养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结构的构成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三年来的企业调研问卷、毕业生调查问卷、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等相关资料,对学生的素质结构做了分析,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创新、创业素质五方面构成。

1.1 思想道德素质

物流管理的学生对政治与物流政策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在工作中能够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调整工作步骤和内容,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自身的言行能进行自我约束;能够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企业调研问卷内容的统计和分析,95%的企业关注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列为首项考核内容,作为企业是否录用员工的重要依据。

1.2 身心素质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主要是在生产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服务企业等一线从事仓储管理、理货、配送等工作,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对员工的身心素质要求较高。在校期间就要要求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注意身体健康,培养坚强的意志力,能够胜任未来工作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

1.3 文化素质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物流管理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除了要掌握好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能力外,还要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不仅“会做”,还要“会说”、“会写”,逐渐由一线操作人员转变为管理人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职业晋升和发展。

1.4 职业素质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完成物资采购、仓储、包装、配送、运输、成本核算等作业,熟练使用常见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学生到用人单位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不用特别培训就能独立工作,体现学生的专业优势与竞争力。

1.5 创新、创业素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创新意识相对较弱,喜欢动手,不喜欢动脑,不能适应目前社会形势。在创新、创业素质方面,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和形式的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实干精神。

2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关素质培养的课程设计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由通用素质平台、通用素质拓展平台、专业群平台、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五部分构成。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主要体现在通用素质平台和通用素质拓展平台的课程设计。

2.1 通用素质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与健康、人文素质教育等必修课程,学生必须完成所有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

2.2 通用素质拓展平台

平台主要开设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应用文写作、国学与人生等课程,由学生根据培养进程和自身需求自主选择。

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政治与物流政策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开设《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应用文写作》、《国学与人生》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通用素质平台课程和通用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学时分配中,理论学时为279学时,实践学时为154学时,合计 433学时,占总学时的25%(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总学时为1699学时),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3 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素质培养的其他途径

3.1 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入校时必须参加入学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和军训,毕业前要参加物流管理专业毕业教育。通过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要求,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入学军训锻炼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参加毕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3.2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公益劳动

我们鼓励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使学生在劳动中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3 举办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

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了50学时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学会对政治和物流政策进行分析;安排了30学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开设了40学时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讲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4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为了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也要渗透素质教育。现如今,全国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能够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部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再将这三种目标细分到每项教学任务,把对学生的素质培养逐渐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经过我院一年来的课改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素质整体上升。

3.5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对学生的影响

每个高职院校都会成立许多学生社团,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学院可以对社团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路,邓培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12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5(3).

[2] 周勇.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8).

[3] 李铁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1).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9(a)-188-02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专业素质培养高职院校
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预测实验教学研究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