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自主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5-03-31 08:15何怡华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研学自主学习

何怡华

【摘 要】自主学习、研学后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一定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研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转变传统被动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兴趣的驱使、方法的指导和评价的促进能够更好的形成。

【关键词】自主学习;研学;策略;语文素养

自主学习是在学习上主动而不是被动;自觉而不是盲目;自立而不是依赖;对自己有目标、有要求、有计划、有反思、有总结的学习。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研学策略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学生的导演,课堂是学生表现的舞台;教学过程是教师点拨、引导,为学生创设学习条件与环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养成自动、自学、自得地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

1.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教师为中心,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且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实现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2.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而且还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

但是,学生的参与意识绝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精心地培养。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

二、激发兴趣,萌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更谈不上自主了。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催化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自学思维的形成。

首先,面对童趣十足的学生,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发展出健康活泼的个性。如教完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让学生为西沙群岛画导游图,并作导游,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知识,设计出了不同版本的导游图。再加上学生们绘声绘色的导游词,学生的创造才能通过这样有情有趣的教学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其次,学生的兴趣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诱发,因此教师要把准学生的心理脉搏,点燃火花,想方设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心理优势”。

语文教学活动多多益善,因为它好比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动机。教师如果能灵活善用,就能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

三、教给方法,挖掘学生自学潜能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1. 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好课文的基础。每讲一篇课文之前,我都先要求学生自己先预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能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以后没有老师教你,你自己也能看书学习了。下面我介绍一下一些预习新课的方法:

(1)把课文读三到五遍,还不熟继续读到熟,读到顺。

(2)在每个自然段前写上序号,第几段就写第几段。

(3)浏览课文画出不懂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参考书、字典)等方法帮助理解。

(4)精读课文可以结合课后练习去预习,而略读课文,可以结合预习提示来预习。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自己解决不了的做个记号等上课时解决。

(5)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2. 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和课文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例如,学“百鸟争鸣”一词,可让学生闭眼想象,让其模仿小鸟“叽叽喳喳”的各种叫声,领悟中总结:“喜鹊叫了,燕子叫了,百灵鸟唱了,所有的鸟都在鸣叫,这就是“百鸟争鸣”。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则让学生围绕“为什么会毁灭?”、“有怎样辉煌的过去?”这两个重点去读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读懂课文。凭借这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读写事情类的文章时,应抓住事情的经过这一重点去品词品句,精读有关片段,弄懂课文。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如《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等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它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得到的知识,举了不少例子。

四、积极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小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肯定、适度的鼓励、积极的评价能有效地维系学生参与的热情,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

1. 运用富有灵活性的表扬语肯定学生,他们会因此而继续努力。激励性的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态度。老师的评价如“你的见解真独特”、“分析得很准确”、“读得真感情”等,这些激励性评价创设了一种让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2. 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多变,适当地还可以运用微笑、点头等体态语言,表示对学生的期待与欣赏,另外评价者还可以是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对同伴的评价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宽松与自由,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的热情。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寓学法于教法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做到“会学”、“善学”。自主学习、研学后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农村教师只有通过研学策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课堂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的农村学生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导下,有计划,有方法地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从而培养自学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研学自主学习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