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验的运用探讨

2015-05-04 02:52周达明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外实验初中物理运用

周达明

【摘 要】物理是产生于生活实际,以实验为基础,探索物理规律并重新运用于实际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课外实验的运用不可避免地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学生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着重讨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验的运用的重要性以及深刻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外实验 运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实验过程是推进理论发展,证实理论可靠性的重要依据。“伽利略的斜塔实验”便是尽人皆知的用实验验证理论的经典案例。可见,要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获取主观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客观地证实自己的理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验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验过程中,初中学生更易接受理论知识,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验的环境下把握知识概念,越过理论洞察物理规律,这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具有极大的意义。

一、物理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实验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理论的发现与发展自然离不开物理实验。回顾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许多经典的物理结论是通过实验得到验证或遭到推翻的。例如胡克的弹性实验,伽利略的斜塔实验等。所以,物理结论的得出是以物理实验中材料所呈现出的反应为前提的。一个理论学说正确与否是要经过大量实验的检验和实践的浸礼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验的重要性

(一)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物理教学课外实验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掌握

初中学生正处于认知规律的第四阶段,即形式运算阶段。对于抽象和感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的能力已接近成熟。实验中涉及的表征材料,为学生对物质的认知营造了的良好环境。初中物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总结实验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将表现出来的抽象的物理现象和模型,转化成更加具象化的物理结论,有效地激化实验前学生的猜想认知与实验后结论认知间的冲突,继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研究的求知欲,让他们学会调整思维,在物理理论与课外实验之间进行合理快速切换,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掌控程度达到最大化。

(二)实验教学符合新课改后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进行多次实验是学习一个新的物理理论知识,或总结一个新的物理规律的必要前提。课外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酌情参与的实验教学活动。例如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协作研究吊盘中的钩码放到多少克时,在实验用的纸带上能打出制定个数的有规律的清晰的点,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总结出如何调节小车可以走直线等等。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养成主动与实验互动,积极参与探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惯性,激发对知识创新的热情,加强对团队协作精神的认知。这对于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有积极的作用,并且符合新课改后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验的运用的深刻意义

(一)物理课外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物理实验需要经过猜想、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协作、认证分析、评估交流等一系列流程。这个过程对加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十分有益。

控制变量法是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积极地思考并精确地选择实验中的变量,对实验进行合理地控制,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观察是物理科学实验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通过观察不同的“物距”,所成“像”的不同,进行实验操作和总结。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观察,学生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程度和灵活性。老师及时正确地指引学生,对提升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物理实验的协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对实验前后结果的猜想、分析、论证、总结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在老师与学生的评估交流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长处,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得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二)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与突破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点,突出了过程教学的重要意义。作为物理实验教师,站在物理学科严谨、专业的高度上,要更加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过程教学。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验的运用便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灌溉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的过程,亦是教会他们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展现自我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思考、修整、完善自我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与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学的专业知识与科学规律,都来自于对生活的总结。物理实验是人为的对物理现象再现的方式。只重视结论的灌输,不重视过程的耐心灌溉是对初中学生的智慧、个性、好奇心的逐渐封杀。物理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品质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自如地将科学知识与技能方法相互融合贯通。在课外实验的教育中巩固完善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能得到老师正确地、积极地引导。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验的运用具有重要极高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只要合理运用,方能在小实验中逐渐显露大智慧。

【参考文献】

[1]刘佳家.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研究[J].考试周刊,2008(18).

[2]杨兴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贯穿思维培养[J].时代教育,2007(23).

[3]朱正平,徐建国.明确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方向,提高总复习的效益[J].宁夏教育,2005(0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实验初中物理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有效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的几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