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花,花盛开

2015-05-04 07:21李智华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农村中学成效

李智华

【摘 要】在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中,礼仪教育处于薄弱环节。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农村中学礼仪教育的策略与成效,为农村中学的礼仪教育提供借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中学 礼仪教育 策略 成效

在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中,礼仪教育处于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礼仪教育得不到学校及家长的重视,导致学生礼仪教育严重缺失,这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性格,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针对上述情况,我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礼仪水平作了如下尝试:

一、礼仪教育的策略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是我们形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礼仪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学生对礼仪知识严重缺失,对礼仪的认识也较为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普及礼仪的知识。

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播站利用中午及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定期广播礼仪知识。每学期各班要出一版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选。

2.国学经典诵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民族精神的精髓。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让我们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而且能够提高自己的修为,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我校把《三字经》做为必读的国学经典,要求各班利用早晚读时间认真诵读,每学期进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的比赛,希望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3.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主题班会。学校要求每班每个学期开一次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

实践永远是提升认知的有力杠杆。有些学校虽然开展了礼仪教育,但效果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说教多于实践。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把抽象的道德礼仪观念形象化、具体化,转化成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因此,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重大活动,如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慰问孤寡老人、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等,重要典礼,如开学或毕业典礼等,让学生学习礼仪、实践礼仪、传播礼仪。

2.将礼仪实践活动融入南宁市开展的“洒扫应对”和“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中。南宁市自2011年起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以日常起居生活为载体,通过动手劳动、接人待物等活动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形象化、具体化,为中小学生树立“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意识奠定根基。2013年,南宁市又提出开展“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我校积极响应南宁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了“美丽校园”活动。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校园内热火朝天地掀起大扫除活动,在南宁市开展的“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中,我校也开展了校园畅通有序大行动,让学生从上下楼道及排队打饭等做起,自觉养成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

1.在学校,老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学生的品行。老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先做到。

2.评选文明班级及礼仪大使。我校每周一升旗的时候,会根据教室纪律、宿舍纪律、清洁卫生及好人好事等方面的评分选出文明班级及礼仪大使并发放流动红旗和证书。

(四)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礼仪教育也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针对家长礼仪知识的缺乏,我校邀请专家、优秀家长或老师对学生家长进行礼仪知识指导或介绍一些提高学生礼仪习惯的做法。平时,教师要和家长多联系,强调礼仪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帮助家长解决遇到的难题。

(五)其他成功的尝试

开设“阳光小屋”。在我们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也知道礼仪必要性。也知道在校尊敬老师、在家孝敬父母这样的基本礼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在父母、师长面前变得叛逆,不懂礼仪。为了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非礼仪”行为,也为了促进教师的双向沟通,我们礼仪课题组的教师开设 “阳光小屋”。其目的是通过给学生一个心情宣泄的渠道,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学会为人处事,为学生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校园、社会关系。

二、研究成效

(一)学生的礼仪水平有了提高

学校通过围绕礼仪教育目标开展的各类礼仪活动,使得学生礼仪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二)促进教师的成长

1.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在开展课题活动中,能够从无目的、不明了逐步转化为有意识、有目的做好各类研究工作,真正使教与研结合,并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思考,撰写论文,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课题组研究教师论文均获得奖

2.提高了教师的礼仪水平

教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自己必须以身作则。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参加这一课题,教师也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水平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翔环:从礼仪需求现状探索礼仪教育的实践途径,职业教育研究,2009(06).

[2]赵玉梅:初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7(09).

[3]郭素红:对加强学校礼仪教育的思考,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农村中学成效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