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引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施的探索

2015-05-28 14:55樊怀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文本小学语文

樊怀金

【摘 要】实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课前搜集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课后拓展阅读就应该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信息;文本;文化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我想首先应该是实施拓宽阅读资源,树立大语文观。什么是拓展阅读呢?拓展阅读指的是: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好”。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围绕课内教材进行拓展阅读训练,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课前搜集信息,了解感知文本

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在教学《钱学森》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和富裕的生活,一心想回到祖国,为国家作贡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他为祖国作出的巨大贡献。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钱学森先生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这也许就是心理学上认为的“心理近区”吧!

二、课内整合信息,理解感悟文本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在教学《二泉映月》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阿炳如何创作出这首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我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让学生三听《二泉映月》:①初听音乐,激发学习兴趣;②再次听音乐,帮助理解课文;③最后听音乐,加深印象。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呈现信息,锻炼了学生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信息,链接优秀文化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课外的世界更精彩,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便把学生带向《水浒传》;教《三借芭蕉扇》,便把学生带向《西游记》。教《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带学生走进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教《月光启蒙》时,带学生走向诗人孙友田。我们的课后拓展阅读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

当然,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拓展阅读中的主体作用外,教师还要注意“三忌”:

(1)忌“滥”要克服“滥”读,教师必须有计划地组织阅读活动,经常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①贴近学生实际,依据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推荐读物;②以课内带课外,配合阅读教学,推荐读物,充实阅读的内容。教师可以推荐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读物;③拓宽读物的渠道,开阔视野。在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时候,引导他们涉猎一些介绍历史、地理、社会知识和科普小品类的儿童读物,尽可能让他们博览群书,提高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

(2)忌“浮”:“浮”读,就是泛泛而读,浮光掠影,读不得法。针对“浮”读的弊端,采取读、思、讲、写的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阅读效益。

(3)忌“虚”:“虚”,结实无实际效果的阅读活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①不能保证阅读的时间。②阅读无“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③不注意学生阅读信息的反馈。

总之,拓展阅读的实施,这就是一种“大阅读”观的实践。在语文拓展阅读新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深度变化。我想这一变化,必将培养更多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一定语文素养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8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文本小学语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思考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