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朝鲜族文献整理与研究

2015-05-30 06:19祝婷婷
出版广角 2015年9期
关键词:朝鲜族东北整理

【摘要】关于朝鲜族研究的大多数成果至今仍散见于国内外公开或内部出版的各种著作中,处于分散的状态,尚未得到系统的整理,因此,有必要对东北朝鲜族研究文献进行充分的搜集与系统的整理。本文在对朝鲜族纸质文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构建了具有双语检索功能的东北朝鲜族文献研究多媒体数据库,实现了朝鲜族相关文献检索的数字化、文献分类的科学化。

【关键词】 朝鲜族文献;地方文献;文献整理

【作者单位】祝婷婷,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

【基金项目】 吉林省社科规划办项目“中国东北朝鲜族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0130093。

何为文献?“文”是记录正史的叙事之作,“献”则指奏疏、评论、燕谈等野史之论[1]。地方文献记载了特定区域内的一切资料信息和知识资源,反映了该地区地理、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宗教、风俗、民情等内容的综合性发展现状。20世纪80年代,地方文献得到我国图书馆界普遍重视,同时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为编修地方志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准确翔实的第一手资料[2]。

一、中国东北朝鲜族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现状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多民族国家,在东北地区生活着朝鲜、内蒙古、满、鄂温克、锡伯、鄂伦春、达斡尔、赫哲等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政治革新、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保存下来大量的关于东北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成为我们研究东北少数民族的珍贵资料。

19世纪末,我国很多学者已经开始着手对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把《朝鲜王朝实录》书中关于朝鲜与建州、朝鲜与宗主国的史料辑为《朝鲜王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金毓黻先生所做的“辽海丛书”、李澍田等学者出版的“长白丛书”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黑水丛书”中都或多或少涉及了朝鲜族文献。

21世纪初,有关学者相继完成了《高句丽研究论文数据库》《渤海国历史研究论文数据库》《中国东北民族史研究论文索引》《20世纪东北地方志提要(吉林卷、黑龙江卷、辽宁卷)》《中国东北民族史》《满族家谱研究》等相关著作的编制与编写工作。然而,这些工作,其重点在于东北古代民族文献,忽略了现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文献,尤其是专门针对朝鲜族的文献,目前尚没有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整理与研究。因此,关于朝鲜族研究的大多数成果至今仍散见于国内外公开或内部出版的各种著作、学术期刊与论文集中,尚未得到系统的整理,使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很难一睹研究现状的全貌,从而造成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影响了研究的深入进行。因此,有必要对东北朝鲜族研究文献进行充分的搜集与系统的整理,为今后史料工作研究者提供便利,使前辈学者开创的事业得以延续。对朝鲜族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工作,不仅可以总结梳理百年来关于东北朝鲜族文献研究的成果,而且可以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补充新的史料。

二、中国东北朝鲜族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东北朝鲜族文献的收集整理,除了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古籍的整理,还要大量收集新时期的文献资源。目前,东北地区部分图书馆收藏的大多数是纸质的朝鲜族资料,这在少数民族文献中是相当有价值的一部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指非文字、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也需要收录整理到文献资源中去。

1.东北朝鲜族文献的收集、分类与整理

东北地区朝鲜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在已有朝鲜族古籍整理的基础上,长春工程学院与延边大学、延边图书馆的相关研究人员,对现当代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文献进行了多途径、全面、系统地收集。研究人员首先对朝鲜族文献进行了材料选取、版本考定、标点校勘、双语编译等大量的基础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国分类法对文献进行分类编目,最后辑出题录4700余种,汇辑成书完成了双语对照版的《中国东北朝鲜族文献题录》。在收集东北朝鲜族文献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高校的图书馆通力合作,集中各自的优势力量进行资源整合。延边当地图书馆的研究人员对本地的文献进行了仔细、广泛的收集,鉴别把关,在保证文献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文献收集的全面性;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包含朝鲜族的文献,通过整理、汇总、编译出汉语、朝鲜语两种语言的朝鲜族文献题录,并在此基础上将朝鲜族文献按照中图法分类,归纳出20大类主题,包含了朝鲜族地区的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语言文字、科学生产等内容。

2.非印刷品田野调查的整理

在对朝鲜族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朝鲜族的非印刷品载体形式多样,其中包含口述史料、说唱歌舞、铭文碑刻等类型。以朝鲜族民族艺术为例,仅朝鲜族舞蹈就包括了长鼓舞、扇舞、农乐舞、巫舞、剑舞等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要想把这些题材都收集和整理全面具有很大的难度。课题组的成员利用田野调查方法,借助先进的技术,深入到东北朝鲜族主要活动的地区进行走访、调研,并通过记录、拍照、录音、录像、收集实物资料等形式,对朝鲜族非印刷品资源的收集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如通过对朝鲜族地区知名民间艺术家进行自传式的访谈,对相关朝鲜族作品的照片、录音、录像资料录制保存,邀请学者、专家就某一专题进行田野调查,对网上朝鲜族资料加以选择收集,形成丰富的专题资源库,在补充扩展纸质文献资源的同时,也丰富了朝鲜族整个文献资源储备[3]。

3.东北朝鲜族文献的信息化建设

在全面收集、整理东北朝鲜族纸质文献与非印刷品文献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构建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中国东北朝鲜族文献研究多媒体数据库》,实现了文献检索的数字化与文献分类的科学化。《中国东北朝鲜族文献研究多媒体数据库》在建设中囊括了前期收集整理的各种类型朝鲜族文献资源,形成了一个集书目、文字、图片、视频、多媒体和其他资源类型为一体的综合性集成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库。与此同时,《中国东北朝鲜族文献研究多媒体数据库》还具有丰富的检索功能,支持基本检索与高级检索,检索字段包括了常用的题名、著者、主题词、分类号等项目,数据库针对地方文献的信息特点提供了地名、年代检索,为有不同检索需求的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检索途径[4]。同时,针对汉族人民在研究朝鲜族文献时,容易出现不懂朝鲜语语言文字的情况,项目组延边大学的研究人员专门对朝鲜语文献的题录信息做了汉语、朝鲜语对照的编译工作,并把编译后的双语文献题录信息录入数据库,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双语的检索途径。朝鲜族文献研究多媒体数据库在文献检索结果的处理上,支持一站式检索与二次检索。通过对东北朝鲜族文献信息化建设构建起来的数据库,既利于读者对文献书目信息的掌握,也利于读者对数据库资源全面准确地获取。

三、中国东北朝鲜族文献研究工作的政治意义与现实意义

1.具有消除错误历史影响的政治意义

近代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是列强侵略扩张的重要对象,日、俄学者为了达到侵略我国东北的目的,对我国东北古文献的整理研究存在歪曲、篡改历史的现象,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甲午战争后,以白鸟库吉、内藤虎次郎为代表的一些日本帝国主义御用文人为了配合日本军国主义的政策,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东京支社成立了“满洲历史地理调查室”,对高句丽、百济、新罗、渤海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即“满鲜史”研究。他们将研究成果歪曲成侵略中国军事扩张的借口,在东洋史学发展史中写下了可耻的篇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对东北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些敏感问题采取回避政策,人为地设置了学术研究禁区,无法肃清日本军国主义的遗毒。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除了要提高学术水平,还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正本清源。

2.担负着保护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200年里汉族与朝鲜族文化历经各代不断交汇融合,形成了典型的双语双文化特点。但让人遗憾的是,随着朝鲜族人口的不断减少,与汉族长期共融的“汉化”朝鲜族不断增多,曾经为世人所折服的一些朝鲜族文化正在慢慢消失,所以对东北朝鲜族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朝鲜族特色文献的梳理,不但收集、归纳、总结了朝鲜族的纸质文献与非物质文献的成果,为日后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与资料补充,而且也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多年来积淀的朝鲜族文献资源传承与特色文化的弘扬起到保护与建设的作用。

全面收集、整理东北朝鲜族文献,不但保护传承了东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而且通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了朝鲜族相关文献检索的数字化、文献分类的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马端临. 文献通考·自序[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 吴佩林. 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与研究为中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3-27.

[3] 李文波. 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 大理学院学报,2004(6):55-57.

[4] 张丽玲. 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12(18):45-50.

猜你喜欢
朝鲜族东北整理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大东北的春节
KORE A TOWN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他有颗金子般的心:记朝鲜族“老关工”金道永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