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物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2015-05-30 06:19刘丽萍
出版广角 2015年9期

【摘要】 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平面设计理念,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尽管数字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阅读形式的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出版物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忽略传统阅读的优势。数字出版物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地将传统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充分地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 数字出版物;出版设计;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作者单位】刘丽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传统阅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出版物通过网页、交互式程序和Flash等多种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必须充分地借鉴传统出版物设计中的一些原则,结合传统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进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一、数字出版物基本设计理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区别

与传统纸质出版物不一样,数字出版物是基于网页进行开发和设计的。两者面对的媒介载体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单一化的纸质平面,一个是多维度的媒体平台。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理论上讲,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内容涵盖了图像、声音等。数字出版物在基本的设计理念上与传统出版物的设计有非常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字出版物的设计更进一步突出了图像的主体化趋势。不像传统图书设计中,图像只是辅助性的角色,在数字出版物的设计中,图像逐步成为传递信息的又一“主角”。图像的主体化趋势的形成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当下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以图像为主的泛阅读越来越广泛,“读图”成为大众快速阅读的一种方式;其二是受数字出版物终端媒介阅读环境的限制,在移动终端屏幕上,图像相比于文字传递的信息更加直观。因此,对于数字出版物的设计来说,设计者需要充分地认识到人们接受信息方式的转变。

其次,数字出版物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交互性。不同于传统纸媒介单向信息传递的方式,数字出版物的传递更注重交互性。数字出版物突破了传统纸质书相对固定不变的内容,更像是一个集合多方信息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读者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跳跃阅读。例如,微软公司出版的百科全书,从早期的硬盘版本发展到现在的网页版,加入了很多智能化的设计,能够及时地更新网页的内容,用户也可以随时进行访问,给读者提供了高度自由的阅读方式。

最后,数字出版物的设计理念是不断变化的。新技术的变革对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影响巨大。当下,随着Web3.0技术的发展、云储存技术的应用,数字出版物本身的设计理念也得到极大丰富。也就是说,设计者不仅仅要掌握基本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还要了解日益变化的新技术,探寻新技术带给数字出版物设计的革新。比如,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因Web3.0技术的开放性,呈现出高度的聚合性。Web3.0技术的出现可以使文件系统更加精简。

二、数字出版物设计方法中传统和现代的平衡

鉴于平台的优势,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动态化特征。平台的不同也影响了其设计的方式和理念,使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传统设计模式的非线性特征,但是在实际的设计理念中,我们并不能忽视传统设计模式对于读者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这种非线性的设计必须要以读者为设计的主线,在产生丰富的动态化信息的同时,充分地照顾到读者的阅读感受。

在数字出版物设计中,要保持传统与现代感的平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多维整合法

多维整合法,这种方法是将数字出版物多个维度的空间和元素整合到一个空间内,这跟传统的纸质图书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数字出版物和纸质出版物都是将多个信息融合成为整体,不同的是,数字出版物需要整合的信息更多,相对于纸质空间来说,数字空间理论上讲是无限的。在无限的设计空间内进行设计,其设计的过程有着非常大的自由度,但是过分的自由设计会给读者造成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数字出版物的设计者必须结合传统的设计理念,突出文本阅读的中心,毕竟任何出版物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必须将多维度的信息进行融合,给读者营造一个有机的信息内容整体。例如,电子版的《读者》《青年文摘》就做得非常好,其设计不仅很好地突出了文本信息的主体,而且也将多个维度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融合,结合文章的内容将更多文本以外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到数字出版物中,给用户提供全新阅读感受的同时,也照顾到了用户传统阅读的思维习惯。

2.自由跳转法

相比于传统纸质出版物的顺序结构,数字出版物有着一定的跳跃性,其本质上是一个基于网站开发平台的软件,有着一定的逻辑特点和网络化特点。因此,在数字出版物不同的部分之间可以实现传统纸质出版物所不具备的跳跃性,让读者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阅读。但是数字出版物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一定的原则:首先,跳转的设计并不适合很多文学作品,其次,跳转设计必须结合文章的结构,缺少逻辑的跳转会影响到读者阅读的整体感,这也是现代化的设计需要借鉴传统图书设计的一点,那就是保持阅读的流畅感。例如,《孤独星球》的电子版设计中就有着大量的链接和跳转设计,由于其内部结构采用了网络结构,因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这类数字出版物的设计也非常好地照顾到了读者的需求,在自由跳转的同时保持了严谨的逻辑结构,让读者能很好地把握书中的信息。

三、数字出版物设计原则中传统和现代的平衡

无论是在设计平台,还是在设计方法上,传统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尽管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两者本质上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上具有一致性。因此,数字出版物在设计时,也要充分借鉴和参考传统出版物的设计原则,保持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平衡,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传播的目的。

总体来说,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原则需要体现以下几点:

其一,保持结构平衡性原则。对于单个web的设计来说,它所包含的元素基本上应该保持平衡,这种平衡性必须贯穿到设计的整个环节中。例如,保持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视觉元素内在之间、听觉元素内在的整体平衡性。无论是内容的组织形式,还是其跳转的设计,数字出版物设计都必须保证整体的平衡性。

其二,保持读者心理平衡原则。一个好的数字出版物设计能够给阅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带来好的阅读体验。要营造好的阅读氛围,在数字出版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是要保持出版物形式上的统一,尽量避免失衡的视图界面;其次是适度地进行视觉冲击设计,强烈的视觉冲击会影响读者的心理,从而影响其阅读体验,例如,很多的电子杂志在设计的时候过分地强调背景的颜色以及背景音乐,弱化了实际的阅读感觉。因此,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必须保证设计中的平衡性,充分地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在设计中尽量适应读者的阅读感受。在数字出版物的设计中,设计者只有实现传统观念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图书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统一。

其三,保持动静结合的原则。在传统出版物的设计中是不存在动态这一说的,因此,也就不存在动静结合的整体性。但是在数字出版物中,动静结合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加倾向于关注运动的物体,在数字出版物的设计中适当地加入动态元素设计,有利于其信息的传递效果,但是又不能过度地采用动态设计,杂乱和复杂的设计会给人造成不适的阅读感。因此,在数字出版物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把握这一平衡性。传统的出版物是静止的,我们可以参考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中静止信息给人的阅读感受,并以此为基础来辅助数字出版物中的动态设计。数字出版物的设计要充分地结合文本信息的内容和风格,结合设计的整体性以及读者的接受能力,为文本信息提供一定的动态效果。

数字出版物的本质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在设计的过程中,数字出版物既要有创新,也应该借鉴和传承传统纸质出版物的设计理念,充分地以读者为中心,集合读者的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将传统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1]刘红菊. 比特思维下数字出版物设计教学实践[J]. 装饰,2014(8):74-75.

[2]王灵毅. 解构传统:数字出版物设计理念及方法研究[J]. 出版广角,2014(14):58-59.

[3]关强. 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的有声读物数字出版物之设计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2014.

[4]黄涛,曾刚. 传承与拓展——浅谈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出版物设计[J]. 中国报业,2012(2):64-65.

[5]余永海. 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谈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开发[J]. 包装工程,2007(9):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