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西世界杯看中西方体育赛事的报道异同

2015-05-30 06:19张博
出版广角 2015年9期
关键词:异同体育赛事新闻报道

【摘要】 本文分析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新闻报道过程中中外新闻媒体态度的异同。通过分析造成中西媒体报道异同的因素,从强化新闻报道的队伍建设、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新闻报道的技巧、提高新闻报道的受众关注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赛事新闻报道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赛事;中西媒体;新闻报道;异同

【作者单位】 张博,内蒙古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 内蒙古教育厅教科所课题“内蒙古高校体育课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手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NGJGH2011071。

纵观国内外新闻报道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新闻报道与西方发达国家新闻报道在报道内容取向、报道视角与深度、报道技巧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在报道的多样性、逻辑性等方面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新闻报道过程中中西方报道异同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促进我国体育新闻发展的建议。

一、体育新闻及其特征分析

首先是互动性。体育新闻通常有较强的时效性要求,受众习惯于通过网络或电视媒体与其他体育爱好者进行赛事进展讨论、赛事结果预测等方面的交流,特别是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新传媒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受众互动交流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其次是竞技性。体育赛事的竞技性是体育新闻对受众的最大吸引力所在,体育赛事的竞技特征给赛事结果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体育新闻报道价值的实现更多建立在以竞技性新闻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基础上。

再次是情感性。体育赛事新闻报道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向受众传递体育赛事结果的信息,更在于通过新闻报道凝聚人心,达成社会共识,宣扬社会正能量。

最后是国际性。体育新闻因其关注度消解了文化差异的影响,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特征。

二、从2014年巴西世界杯看中西体育报道的异同

1. 中西体育新闻报道的相似点

(1)关注体育新闻的人文关怀价值传递。体育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传递比赛结果的信息,更在于通过比赛传递体育精神、人文精神。2014年世界杯的开幕式出现了一位瘫痪的青年,他身穿机械衣为世界杯开球,体现了体育的大众参与度,同时将巴西的人文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世界。国内媒体也对巴西世界杯开幕式残疾青年开球的一幕大力宣传,发挥了体育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价值传递功能。

(2) 丰富体育新闻报道受众娱乐性需求的满足形式。早在南非世界杯期间,ESPN电视台就通过推出3D体育节目的形式提高新闻报道的娱乐性;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央视推出了《体育晨报》《体坛快讯》《体育新闻》等体育新闻栏目报道世界杯,同时推出了《Go 巴西 Goal》《豪门盛宴》《我要赢》《我爱世界杯》等多样化的节目形式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2. 中西体育新闻报道的不同点

(1)视角。受文化差异的影响,西方媒体的报道更加倾向于以多样性、独立性的视角报道新闻事件,而中国媒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报道中更多选择从正面、积极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在世界杯开幕式的报道中,西方媒体会进行直接的批评。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虽然我们都不是专业的编舞师和音乐人,但这个的确太糟糕、太无聊了”;《卫报》称“真是难看极了!连主题曲都如此不堪,把夏奇拉请回来吧”,对世界杯开幕式的批评可谓直截了当。国内媒体《人民日报》则认为开幕式“彩色的舞台,很绚烂”,这一中庸的新闻报道视角和态度引起了国内民众的不满。

(2)用语。国外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用语较为轻松和幽默,而国内媒体通常使用更为正式的用语报道新闻事件。产生这种报道用语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体制的不同,国内新闻报道的发布通常有较为严格的审批流程。例如,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东道主巴西队出人意料地以1︰7的大比分输给了德国队,失去晋级决赛的资格,国内外媒体随即聚焦于这一重大新闻。在报道中,中西方媒体在报道用语方面呈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例如,英国《每日邮报》用《今夜巴西坠入地狱!》为题报道了巴西队的失利,并通过“德国7︰1击败东道主。是的没看错!是7个球!巴西创造了自己在世界杯上最惨痛的失利”报道了巴西队的失利;《卫报》使用“这不是一支队伍的失利,而是一个梦想的终结。这里有愤怒、有抽泣,还有一些奇怪的声响,像是混合着恐惧和战栗”的用语报道巴西队的失利。相比西方媒体诙谐幽默的用语,国内媒体的报道则中规中矩,例如,人民网体育频道发表了题为《巴西1︰7惨痛失利历史罕见 连创多项耻辱纪录》的评论文章。

(3) 政治关联性。西方媒体与国内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考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受举国体育体制的影响,国内媒体习惯于将比赛结果上升到国家高度,“唯冠军论”“唯金牌论”等报道出发点在国内体育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西方国家媒体更习惯于就事件进行延伸的新闻报道视角,会通过体育新闻报道揭示社会民生的现状和改进方法。例如,巴西世界杯期间,法国《国际信使报》文章称,许多中下阶层的民众对少数人的特权可望而不可即,不得不将更多关注投放到赛事本身。对发达国家而言,足球只是一种游戏,但对许多巴西人而言,足球意味着更多、更沉重的东西。通过举办世界杯,巴西应该更加致力于社会民生的改善和公平社会体系的建设。国内媒体《南方周末》发表题目为《关注巴西世界杯 畅想中国梦》的文章,认为中国足球的发展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国家的政策也高度支持足球事业的发展,足球梦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西体育新闻报道差异的因素分析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体育新闻作为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衍生出的精神层面需求,其需求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略逊于西方发达国家,且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发展进一步造成新闻需求的多层次化和不稳定性。因此,我国体育新闻在内容深度和广度、节目形式丰富程度等方面稍逊于西方媒体。

其次,传播体制不同。西方国家新闻体制以私有制为主体,新闻内容的设计、传播渠道等影响新闻传播的主要因素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新闻传播主体更关注受众的需求,通过满足受众需求实现新闻经济价值。我国的新闻体制以国家所有制为主,新闻传播的主体为国家拥有,新闻传播的价值也首先体现在政治层面,因此体育新闻事件的报道往往上升至国家高度。

最后,体育体制不同。我国的体育体制以举国体育为主要特征,举国体育的弊端在于体育的价值超越了竞技的范畴而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使命,冠军的价值往往与国家或民族相连;而西方国家的体育体制通常以全民体育为主要特征,体育的价值优先体现在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从体育活动中获得参与乐趣。体育体制的不同造成了差异,因此,比赛成绩成为中国体育新闻的关注重点,而西方媒体更关注体育赛事的过程。

四、对提升体育新闻报道的思考

首先,强化新闻报道的队伍建设。一方面,建立和健全新闻从业人员行业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职业准入门槛,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和引导新闻从业人员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行业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的实施,对优秀新闻工作者和团队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加大对不良新闻报道行为的惩治力度。

其次,加大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应坚持体育新闻报道尊重事实的基本原则,摒弃新闻报道中的个人偏见,坚持以事实为基础挖掘新闻价值;另一方面,在客观报道体育赛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体育事件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深入挖掘体育事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和体育精神,弱化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政治因素,通过人文情怀和体育精神的报道丰富和提升体育新闻的价值。

再次,丰富新闻报道的方法和技巧。与西方体育新闻媒体擅长以小见大、细节切入的描述方式不同,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往往习惯于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报道新闻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思辨性。借鉴西方体育新闻媒体的经验,我国体育新闻在报道的方法和技巧方面应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等形式丰富报道方法,通过微观切入、细节描写等方式丰富新闻报道的技巧。

最后,提高新闻报道的受众关注度。体育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新闻产品必须坚持满足受众需求的基本原则。在关注和满足受众需求方面,新闻媒体应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学历水平等受众需求建立分类管理体系,在分类的基础上提取关键需求要素,并将关键需求要素转化为新闻内容、新闻形式,从而提高受众满意度,推进体育新闻报道行业发展。

[1]刘慧玲. 媒体奇观与体育宣传:中西体育报道的视角差异[J].  新闻界,2013(13):16-18.

[2]张英. 体育赛事中西新闻报道的个案比较[J]. 新西部,2008(18):229-230.

[3]关妮. 中外电视媒体体育赛事报道差异研究——以北京奥运CCTV、NBC赛事报道为例[J]. 东南传播,2009(5):117-119.

[4]唐建军. 中外综合性日报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之比较分析[J].  中国报业,2012(1):72-73.

猜你喜欢
异同体育赛事新闻报道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