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贵州高校慕课开设及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5-05-30 06:23叶亮亮雷松岭周勋
大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习模式慕课

叶亮亮 雷松岭 周勋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慕课课程广泛应用于教学。在慕课课程门数与学习者数量不断攀升大背景下,贵州省各高校已逐步展开慕课教学活动。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差异,在硬件条件、学生学习管理与考核评价方面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可以采取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建立统一线上考试制度的策略,旨在完善慕课运行环境,以期更好地解决慕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关键词]慕课 学习模式 考试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66-02

一、“慕课”的基本概况

慕课(MOOC)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在2012年开始陆续建立的提供大量免费开放课程的网络学习平台。根据斯坦福大学学者对Coursera、edX、Udacity三大“慕课”平台的统计:截至2014年2月,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来自全球著名大学的1300多位老师提供了超过1200门的慕课课程,有超过1千万的学习者参与到MOOC课程的学习中,同时“慕课”网站的访问量也仍在不断增加。以“慕课”课程最大的两个平台Coursera、edX为例,根据美国访问量查询网站Alexa的数据,慕课网站的学习者月访问量在不断增加。慕课的课程门数与学习者数量都在不断攀升,且不断有新的学校参与到慕课建设与使用中来,中国多所知名大学在2013年加入了这个潮流中。2013年5月,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宣布正式加盟美国edX。今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签约美国Coursera[1],慕课近几年令人瞩目的发展引起了学术、技术、商业等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

二、贵州省高校慕课运行的基本状况

贵州省高校慕课于2012年首先在贵州大学开始使用,从全省的情况来看,目前仍处于试用与摸索阶段,主要采用的是超星尔雅与乔木慕课平台,由其提供通识教育系列课程。课程主要包括: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自然科学与技术等。慕课课程以短视频为载体,聚合包括答疑、讨论、参考文献、教学课件等在内的各类教学资源,其间穿插小测试,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尔雅平台采用Linux服务器系统、tomcat Web服务器,mysql数据库管理技术;乔木平台采用Linux服务器系统,ApacheWeb服务器,Oracle数据管理系统。两者都具备大数量用户运营能力,能满足大量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

目前贵州大学现开通中华诗词之美、自然地理学、西方名著导读等17门课程;贵州师范大学现开通辩论修养、国学智慧、数学大观等20门课程,贵州财经大学现开通心理健康、西方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精神等7门课程。大量的学生参与到慕课课程学习中,2013-2014年第一学期贵州大学尔雅慕课学习人数1498人,完成学习人数1221人;贵州财经大学尔雅慕课学习人数为561人,完成学习人数539人;2013-2014年第二学期,贵州师范大学乔木课程学习人数562人,完成人数247人,尔雅慕课学习人数2601人,完成人数2134人。

图 1   贵州师范大学尔雅、乔木慕课课程

学习人数与完成人数统计(随机)

图中数字对应的慕课:1.辩论修养,2.创业创新执行力,3.创业精神与实践,4.从泥巴到国粹,5.大众理财,6.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8.美术鉴赏,9.女子礼仪,10.数学大观,11.谈判技巧,12.舞蹈鉴赏,13.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14.中国书法史演讲与口才,15.沟通与交流,16.思维与创新者,17.创业与发展,18.领导力,19.国学经典,20.自我管理,21.职业发展,22.公关礼仪,23.市场营销,24.连锁经营与导购,25.团队执行力,26.团队建设管理。

三、贵州省高校慕课开设遇到的困难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贵州省高校在慕课的开设与运行中,遇到硬件设施不足、线下学习过程无法有效管理、慕课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困难。

(一)硬件条件不足

慕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交响,是一种集成创新。[2]慕课课程的开设与运行离不开技术与硬件的支持,学生需要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在网络覆盖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但根据调查,贵州省各高校学生在学习慕课课程时,存在计算机拥有比例不高、学生宿舍网络带宽受限等情况,不能及时快速地访问慕课资源。

(二)学生学习过程无法有效管理

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清泉教授认为,能够授予学分是慕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贵州省高校已对慕课进行学分认证,学生在完成慕课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以后,会获得学校相应的课程学分。学生在慕课课程中完全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因此无法有效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实时控制。调查中发现,存在学生为获得学分而出现“替学”等现象,加之慕课自身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尚缺、讨论交流机制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规定慕课学分最高限制为2.0分,并没有大范围推广。

(三)在线考试制度不完善

高校在开展慕课教学过程中,慕课的教学质量与评价体系是开展学分认证的前提与保障。由于慕课学生来自全校各不同的学院,慕课采用计算机抽题、无人监考方式,希望学生在考核过程诚实作答的初衷,可能会因学生为获得学校认可的学分的动机而无从实现。美国慕课网站Udacity宣布与考试中心Pearson合作,需要获得Udacity课程证书的学生可以在Pearson考试中心完成课程结业考试[3],这为提高慕课证书的可信度奠定了基础。根据调查,在没有监考人员监督的情况下,学生存在作弊抄袭的情况。期末考作为教学评价与获得学分的主要指标,其真实度与有效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这也是很多高校或机构不愿意承认慕课学分或考核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解决贵州省高校在慕课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针对贵州省慕课课程开展中遇到的困难,拟提出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建立统一线上考试制度的策略,旨在完善慕课运行环境,以期更好地解决慕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完善硬件设施

慕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其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应该积极提高开设慕课课程的硬件条件,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为鼓励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学校应该增加公共机房开放数量与开放时间,选修慕课课程的学生凭借一卡通,可进入学校公共机房进行学习,平台管理员可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学校教务部门应成立相应的教研室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管,要求学生定时提交作业并及时处理作业等,从而有效地组织慕课学习。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慕课中诚信问题的解决需要制度和强有力的技术,但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单从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较长时间。如Coursera与网络考试机构合作,包括根据打字节奏判断学习者是否为其本人,但这些手段均不能完全杜绝“替学”或“作弊”。[4]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贾义敏认为,慕课的学习最突出的特点是自主、主动[5],要想解决慕课教学中学生诚信问题,需要完善的制度和强大的技术支持,更离不开学生的素质教育与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只有两者配合,并经过长期有效的执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慕课教学中的诚信问题。

(三)建立统一线上考试制度

如何杜绝学生“替学”和“作弊”现象以及如何保证“证书”和“学分”的可信度,是提高慕课学分认证的有效性与含金量的关键。对于慕课,至少目前的考试仍然借助线上的考试中心或者是未来的学习中心来进行。根据在线考试与传统考试的优点,开展线上考试与统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教务部门组织全体学生在指定的机房内,在监考状态下进行统一考试,以保证考试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评价,将学生的平时练习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学习汇报情况进行综合,得到最终的有效成绩。

五、结语

美国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预测一项新的技术从产生到成熟应用大致经过萌芽、过热、幻想破灭、复苏以及成熟5个阶段,Gartner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慕课目前正在处于过热期。[6]慕课在高校教学全面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贵州省高校慕课教学还处在试行阶段,慕课运行有一定困难,有效解决好这些困难,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对教育者的必然要求。

[ 注 释 ]

[1] 徐舜平.中国大学和教师参与MOOC的行为分析——以清华大学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4(6):33-39.

[2] 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3-12.

[3] 蔡文璇,汪琼.MOOC 2012大事记[J].中国教育网络,2013(4):31-34.

[4] 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212-213.

[5] 郝丹.MOOC:颠覆与创新——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5-17.

[6] 董晓霞,李建伟.MOOC的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34-39.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14-12-19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13年招标项目《贵州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应用》资助。

[作者简介]叶亮亮(1989-),男,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论。雷松岭(1978-),男,贵州贵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在线教学。周勋(1966-),男,重庆人,教授,研究方向:课程教学论,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学习模式慕课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