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信息化建设策略

2015-06-18 09:46许琴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大数据建设

许琴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的相关内容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数据理论得到极大扩展,并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给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不但有利于提高数据准确性,还能够提升政府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大数据背景下与统计数据相关内容概述

1.大数据与统计信息化数据区别

大数据与政府统计信息化数据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一,政府统计数据与大数据两者之间进行比较,政府统计数据具有大数据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即为社会的服务性。大数据主要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数据主要服务于数据提供者或使用者,而政府统计数据则不同,政府统计的数据和停止主要服务于社会,两者的服务对象明显不同;其二,绝大多数企业提供的大数据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而政府统计数据有严格的、系统的规范标准;其三,大数据主要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而政府统计数据主要以结构化数据为主,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2.大数据对统计数据产生的影响

大数据背景下对政府统计数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首先,扩宽了数据的主要来源渠道。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图片、网站、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大量增多,这些数据不但是大数据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政府统计数据的重要内容。其次,大数据提升了政府统计数据效率。由于大数据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广泛,能够缩短数据生成时间、减化生成程度、减轻各项负担。最后,大数据对政府统计数据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数据处理都由机器全权负责,通过制定的具体程序将人解放出来,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新思路,从根本上提高了数据的分析效果,还提升了数据的有效适用性。

二、大数据背景下统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数据库结构不符合当前数据信息量

经济的发展,数据量成倍增加,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以往的几倍、几十倍,数据库传输过程中不论是频率还是存储量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数据信息的快速扩张,局限了数据的快速传递和有效处理。以往的数据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展,但由于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数据量的增长仍实现全面扩充。大数据信息不但信息量过大,而且分布较为松散,数据之间规律性较差,造成系统处理难的现象。

2.平台建设尚未达到需求且不够规范化

以往我国采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在当前的科技信息时代化很难应对,单一数据平台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以及不同字符的数据,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混合存储和访问。以前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绝大多数都为结构化数据,数据与数据之间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统计数据平台能够实现有效的判断和分析。然而在以大数据为背景的条件下,政府统计信息化数据绝大多数为非结构化数据,数据与数据之间关系不够明确,以往的关系型数据库很难达到需求且不规范,难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信息。

3.架构设计不符合科技时代应用需求

我国以往的传统计算机架构设计很难满足大数据频次高、覆盖广、时效快的现代化科技应用需求。大数据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广泛,数据标准得不到统一规范,数据与应用之间的关联连较差,应用和处理大数据应当架构设计完善,且能够满足数据价值提供。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引入新的基础架构,解除计算机信息化处理和信息存储量限制。

三、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信息化建设策略

1.构建规范的数据收集和存储信息化平台

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当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细化,制定相应的数据统计标准,分析各大数据的主要特点,建立统计数据标准及满足需要的数据库。这也就是说,实现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除了要构建规范的数据收信标准,还要构建起一个完善的数据信息收集和存储平台,实现对大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各政府部门的数据平台应当根据自身部门数据的信息量制定管理和存储,让相关数据实现报送,并在传送到政府部门相应数据平台后,相应的数據信息使用部门能够根据数据信息实时查阅,实现数据与使用者之间关联。与此同时,在大数据收集过程中,应当采用全新的科学技术方法来开展数据信息与数据平台间的内容传递,减少传递环节,防止各种因素对其产生干扰。

2.利用高科技计算技术实现数据自动化管理

政府部门是维系整个社会良性运作的核心,政府统计数据信息化建设更是对数据的全新处理。实现政府统计应利用高科技构建云平台,进而实现数据的自动化管理,改善统计数据的传递、管理、存储以及分析和发布。云平台具有自动化管理功能,其能够通过自定义完成服务、动态细化等功能,有效提高业务效率,降低管理复杂性。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通过利用云平台,能够有效的加强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如果该平台发生错误或问题,平台系统能够自动起动安全备份程序进行后续工作,即使发生不可控制问题,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云端设备连接,将数据信息进行备份,进而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3.建立健全大数据信息的开放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网络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并加快了社会的发展。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应当做到:其一,实现政府部门内部间的统计数据信息开放和共享。政府部门统计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能够有效减少交易成本,缩短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其二,在统计系统内部实现开放和共享,国家统计数据使用部门之间实现彼此之间共享。各地区级统计局可以能够政府统计数据平台,取得其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资料,提高数据使用效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库俊平.大数据环境中企业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及利用[J].创新科技,2012(9).

[2]周福林.大数据环境下如何改进官方统计[J].中国统计,2013(12).

猜你喜欢
大数据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