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7-03 16:21胡正超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

胡正超

摘 要:我国开始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目的是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对学生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对于物理学科来讲,也是如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63-01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从构建和谐课堂,营造氛围、设计合理的探究性实验以及推行自主性评价等几个方面,下文中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提出的看法。

一、营造和谐的物理课堂气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方可以发挥出来。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开能开阔,才能不断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仅仅发挥一个引导作用,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教材内容中拓展出來。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进行大胆的提出疑问,并敢于面对学生的挑战,在课堂上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与发言,这样学生就能不断的积累创新思维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发。

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学习过程中,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利用激光器、烟等道具,教师要允许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并允许学生提出不一样的声音。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应该允许不一样的声音出现,教师只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即可。在课堂中,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如在八年级下册《从粒子到宇宙》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他们严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充分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合理设计探究性物理实验

在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实验,实验可以对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保证有着较强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在对基本的原理、方法介绍完之后,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探究新的实验方法,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物理实验带来的乐趣。

通过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触到物理知识点,使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得到锻炼,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正确开展实验。如九年级全一册低十三章《电路初探》学习过程中,教师安排用电流表与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鼓励学生自己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研究是否存在别的方式进行电阻的测量,并让学生试着选择实验仪器、绘制实验电路图等。一些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了别的新奇的想法,同样成功的测量出了电阻值,不仅让学生开拓了思维,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在进行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验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四维空间与平台,也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体验那种独特的快乐。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学习过程中,第六课时——光的折射中,教师可以设计筷子在水中的折射实验,实验前可以提出“筷子在水中呈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筷子在水中出现弯曲?”等等问题,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可以充分思考这些问题,学生慢慢找到答案之后,就可以强化知识记忆,培养创新能力。

三、提倡自主性评价

所谓的创新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知识认知方面,还需要以学生的创新情感以及精神为基础,必须是情、意、知、行相互配合完成。中小学生往往年龄较小,没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部分学生在诸多因素影响下,还可能没有足够的自信,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就需要多多鼓励和帮助,让学生们经常感觉到成功的快乐,自信心也得到了强化。

通常在物理实验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去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同时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等进行自我评价。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学习过程中,教师设置拔河、掰手腕等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让学生思考,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是否还有那些现象也能验证这一规律。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个实验进行评价,并在课堂中抒发自己对这个实验的看法。

再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与浮力》学习过程中,通过蜡烛在水中的浮力等测量蜡烛的密度实验中,教师可以提出“由于浮力的作用,蜡烛在水中不能完全沉入,对于不规则的蜡烛来说,通过刻度尺等工具测量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应该怎样测量蜡烛的体积呢?”,很多学生提出了先通过天平将蜡烛的质量测量出来,然后用量筒测量蜡烛的体积,然后通过公式计算算出蜡烛的密度。教师紧接着引导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测量蜡烛体积的办法?对于这个方案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学生提出了用大头针将蜡烛压入量筒的水中,有效的降低了实验的误差,并且这种方式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体验了成功以及被认可的喜悦,也增强了创新的信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爱心、恒心以及耐心。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方式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注重巧设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开拓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舞台;另外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索,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红杉.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2,15(8):255-256.

[2] 蒋 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人民教师论坛.2013,26(8):99-100.

[3] 黄 标.试论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3,18(8):65-66.

[4] 高云海,刘莉莉.创新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体现[J].中学生天地.2012,15(8):45-46.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