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课堂返璞归真

2015-07-22 04:40曾华
中小学德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动画片品德儿童

曾华

摘    要 立足学生生活,发现学生的真实问题;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真情表达;尊重儿童天性,促发其道德行为,才能让品德课堂返璞归真,真实有效。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学生生活;课堂互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7-0043-0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课堂日益生动起来。但在繁华热闹的背后,品德课堂“失真”现象屡见不鲜:教学活动花样繁多,看似热闹有趣,却未能涉及学生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老师的殷切期望,学生回答不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就是高喊口号,勇表决心;辨析他人的行为,孩子们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而置身于真实的道德情境则不知所措。诸多“失真”现象,导致品德课堂走向假大空,有悖于“学校德育主阵地”之神圣使命。

为此,品德课教师应立足学生生活,寻找“真问题”,激发“真表达”,促成“真行动”,让品德课堂返璞归真。

一、课前采集,发现“真问题”

课前采集是发现学生生活“真问题”的有效途径,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找寻与课堂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素材。在采集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方式感受现实生活,收集学习资源;教师则借助采集表,从中发现学生共性的或有代表性的问题与困惑,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从而让“问题”成为教学的起点。因此,采集表的设计及采集方式对于能否发现“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1.采集的问题要小,呈现方式要细

《做个“快乐鸟”》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主题。这一主题意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快,拥有健康的心理,愉快积极地生活。因此,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倾诉烦恼,在此基础上,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寻找让自己快乐的好办法。据此,笔者设计了如下课前采集表:

《做个“快乐鸟”》课前采集表

同学们:

生活中,每个人难免都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说说你的烦恼,我们一起来寻找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好办法!

采集表将烦恼的事情细化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个小版块,学生只需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进行选择即可,降低了填写的难度,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采用匿名填写,收集方式以尊重学生隐私为前提,以此鼓励学生真实填写采集信息,确保采集有效。由此,学生填写的过程便是对自己真实生活经历的再现。借助采集表,教师便能了解学生丰富的生活,从中捕捉涉及学习主题的真实问题。

2.采集信息要适当加工,发掘问题要突出共性

所谓适当加工,可以是梳理学生不够简洁、准确的表达,可以是提炼和融合存在于不同生活情境中的不同个案的问题,从而让问题更集中,能引起多数学生的共鸣。例如,学生在采集表中这样表述自己的烦恼:

——练琴时,有一些曲子很长,我背不下来。

——上游泳课时,我不敢把头埋进水里,教练就批评我。

——我练书法的时候,老师让我站着写,写一会儿就累了。

对此,教师将其归纳为“兴趣班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烦恼?”这一问题涵盖了大部分学生的遭遇,是真实存在于许多学生生活中的烦恼,极易引起学生共鸣。以这样的问题为学习基点,品德课堂的学习活动自然能深入展开。

二、 有效互动,激发“真表达”

真实有效的品德课堂基于儿童生活的“真问题”,强调让儿童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用生动的课堂互动,引导儿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感受,不断提升成长智慧。

[教学片断1]:

师:图片中这两位小朋友为什么不开心?

生:这个同学可能不想练琴了。

师:正在学琴的同学举手告诉老师,你在练琴时有过这样的表情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1:我也会不开心,因为弹得手很累。

生2:我记不住谱子的时候最不开心。

生3:除了节奏要正确,还要弹出感情,一首曲子要弹一个星期。过关了再练另一首,我都没机会出去玩。

师:除了学钢琴,同学们在其他课外班学习中还遇到过哪些烦恼?

生1:我在游泳班学不好时被教练揪耳朵。

生2:我去学古筝,戴指甲很痛。

……

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我们要耐心倾听,循循善诱,鼓励儿童真实表达自我。在这一教学片断中,“猜一猜”,用图片引出生活烦恼这一话题;“说一说”,让儿童说出生活中的烦恼。教师用简单的提问,耐心引导儿童逐渐打开心扉,自然说出自己的烦恼。

[教学片段2]:

生1:我上游泳班的时候,总是不敢把头埋进水里,教练就揪我的耳朵!

师:这样啊!那真的很不开心!让老师摸摸你的耳朵,现在还疼吗?

生1:(望着老师,尽情享受老师的关爱)“不疼了,不疼了……”

生2(女孩):我最难过的事情是……同学们都叫我“男人婆”!

一些同学哄笑起来,还有一个男孩大声叫道:“她整天疯疯癫癫,就是个男人婆嘛!”

(女孩越说声音越小,头也低下去了!)

师:抬起头来,让老师好好看看你!多漂亮的大眼睛呀,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啊!大家来看看,她是不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呀!

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女孩抬起头来,眼睛湿润了。接下来,老师开始引导孩子们“发现”女孩的优点……

品德课堂上总会出现“不一样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正是儿童真实想法的表露,往往蕴涵着儿童道德成长的契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真实的声音,用包容和关爱鼓励孩子真实表达自我。如此,才能抓住契机,促进道德成长的飞跃。

[教学片段3]:

当学生倾诉烦恼后,老师建议大家争当快乐小医生,一起寻找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好办法。一开始,孩子们的发言都是看书、听音乐等容易获得成年人认可的“好办法”,偏离自己的真实生活。于是,老师尝试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生活。

师:老师有时感觉很辛苦,下班回家还要自己带小宝宝,也会有很多不开心的时候。这时,老师就会去小区的健身广场运动一下,出一身汗,然后回家好好地洗个澡,再吃点小零食,心情顿时就好起来了!有没有哪位小朋友也试过这个办法?”

(听了老师的倾诉,孩子们的眼睛立刻亮起来了。)

生:我不高兴的时候,就喜欢去跑步!

生:我最喜欢看电视,一看动画片,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生:我也喜欢吃零食,吃零食的时候最开心!

……

师(相机回应):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长了哟!零食最好要有所选择……

老师的生活分享激起了孩子们的情感共鸣,触发了孩子们对自身生活的感悟和表达。此时的师生互动顺畅自然,孩子们真情流露。

三、童心评价,促发“真行动”

评价是引领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途径,及时、准确的课堂评价能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立足儿童天性,用充满童心童趣的课堂评价,引导儿童的道德行为,促进其品德发展和生活能力的提升。

[教学片段4]: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请了一位特殊的嘉宾——来自快乐岛的“快乐鸟”。小朋友们,你们想和她做朋友吗?今天我们有很多活动,哪个小朋友在活动中表现好,就奖励一张“快乐鸟”的卡片。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大组的小朋友获得的快乐鸟最多,就可以和快乐鸟一起游戏,做好朋友!

……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同学说看动画片是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好办法。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办法好不好呢?老师想听听别的小组的意见。

生:我觉得这个办法好,上次我和弟弟吵架了,很不开心,我就看电视,看着看着就开心了!

生:我也喜欢看动画片!

师:还有谁也觉得这个办法好,举手表示一下!

师:这么多同学都觉得这个办法好,要不,就奖励大家看一个动画片,好吗?

生顿时欢呼,提出看动画片这个好办法的学生则一脸的自豪!

……

“快乐鸟”评价紧扣学习主题,而用动画片观赏作为激励,更符合儿童的需求和兴趣,充满了童趣。孩子们在活动中自觉调整自身的学习行为,争做快乐鸟的好朋友。课堂气氛愉悦,评价也成为了孩子们的快乐体验。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教孩子们学做真人、说真话,让品德课堂返璞归真,是品德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珠海市香洲区第一小学

广东珠海   5190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动画片品德儿童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爱看动画片的爸爸
萌萌的斗牛犬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